马军教授:肿瘤支持治疗白皮书项目启动,开启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新篇章

学术   2024-10-01 18:01   四川  

导读

随着肿瘤治疗领域的不断进步,患者生存期实现了显著延长,这一新时代的到来促使诊疗目标与患者的期望同步提升。在此背景下,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日益成为关注的焦点,为肿瘤支持治疗体系的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机遇。然而,我国肿瘤支持治疗起步较晚,发展相对滞后。目前,尚缺乏系统性的指导文件以引领和规范实践,为了填补这一空白,在复星医药公益支持下,医脉通即将发起中国肿瘤患者支持治疗临床管理需求与现》白皮书项目。值此之际,医脉通特邀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马军教授深入剖析肿瘤支持治疗模式的现状与困境,分享临床医生及患者的需求,为该项目的启动和进行提供坚实的学术支撑。





医脉通:在肿瘤治疗的多维体系中,支持治疗关乎患者的生存质量及预后,已成为肿瘤规范治疗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请问在当前的临床实践中,您特别关注肿瘤患者的哪些症状管理?肿瘤支持治疗的现状如何?


马军教授

目前肿瘤治疗的主要方案为化疗、放疗、手术、免疫和细胞治疗,同时临床也关注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管理,如血小板减少症(CTIT)、肿瘤所致的贫血、中性粒细胞减少、肝脏损伤等,并制定了相关指南和共识。


在实践中,疼痛是肿瘤患者的常见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有效的疼痛管理是支持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比例也较高,健全的营养支持方案也尤为重要;治疗过程中还应关注抗肿瘤治疗相关的血液学毒性、恶心呕吐、腹泻、便秘、靶向药皮肤毒性反应等治疗不良反应;同时肿瘤患者可能会经历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心理支持和照护可以帮助患者应对这些挑战。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加剧,肿瘤患者的患病年龄升高,如多发性骨髓瘤平均患病年龄为68岁,此类患者的治疗不再追求治愈,而应以改善生活质量、达到同龄人生存情况为目标。因此,肿瘤的支持治疗尤为重要。我国早期疼痛管理与国际具有一定差异,在国家和临床的共同努力下,陆续建立1000多个止痛中心,并持续推动肿瘤止痛规范化。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国的肿瘤支持治疗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应学科及服务体系亟待完善与发展。





医脉通:《中国肿瘤患者支持治疗临床管理需求与现状》白皮书已正式启动,您认为它将如何指导临床实践,助力医疗服务和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


马军教授

肿瘤的支持治疗应该从患者的诊断到治疗直至生命结束的全程,从营养、止痛、抗肿瘤治疗的不良反应的处理,到心理干预、照料者的关怀、多学科会诊(MDT)治疗模式等,提高各个方面的诊治水平。因此为了更好地规范肿瘤患者支持治疗的临床管理,我们开启了《中国肿瘤患者支持治疗临床管理需求与现状》白皮书项目,旨在了解中国肿瘤医生和患者对支持治疗的管理现状和真实需求,探索肿瘤支持治疗最佳临床实践模式,帮助中国肿瘤支持治疗向多学科整合、以患者为中心的个体化、全程化的管理方向发展,以达到平衡地区医疗资源差异、降低治疗负担、提升患者总体生存及生活质量的目标,为临床实践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该项目通过全国范围的广泛调研,涵盖了2000名医生、2000名患者以及20家肿瘤中心的资深专家和管理层的意见,以及对10名患者的深入访谈。参与医生包括来自不同地区、不同等级医院、不同职称的肿瘤内外科专家,他们均具有肿瘤患者管理的丰富经验。调研结果可用于制定系统化的管理方案和操作指南,旨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同时,该项目还将整合最新临床指南和权威专家的建议,提出全面的管理策略,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最后,项目将突出多学科团队在肿瘤支持治疗中的关键作用,推动综合治疗的实施。





医脉通:肿瘤支持治疗涉及多学科协作,是整合医学的典型范例,支持治疗“三位一体”的运作模式更加符合我国国情,如何使我国的肿瘤支持治疗机构更健全、结构更合理、运作更规范、治疗更专业,请问您有哪些建议或经验分享?此外,如何加强基层医院在肿瘤支持治疗方面的建设?


马军教授

在国际上支持治疗有三种不同的运作模式,一种是独立治疗的模式,由肿瘤医生负责处理肿瘤患者出现的所有需要支持治疗的问题,比如贫血、疼痛、呕吐等等。第二种为多学科会诊治疗模式,由肿瘤医生将患者出现的所有需要支持治疗的问题转诊给相关专业的专家处理。第三种就是整合治疗的模式,建立支持治疗专科团队,由肿瘤医生将患者常规转诊给支持治疗专科团队,以解决需要支持治疗的问题。在中国的大型肿瘤专科医院和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里以整合治疗模式为主,但是对区、县或小规模社区仍以第一种和第二种为主,所以三种模式的并存,即“三位一体”,更加符合中国的国情¹。


中国肿瘤支持治疗的进步不仅停留在对患者个体诊疗水平的提高上,也体现在医院层面高度重视并提升支持治疗整体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上。为此,中国医院广泛开展了“无痛、无血、无栓、无饿、无忧”五无医院建设试点,并推行示范病房建设行动。在管理模式上,肿瘤支持治疗也将逐渐形成“家庭-社区-医院”的三级管理模式,但提升基层医院和家庭的护理水平,维持整体的一致性,依旧任重道远。





医脉通:作为CSCO肿瘤相关贫血、血小板减少症等诊疗指南的编写组组长,您连续三年参与指南撰写与更新,2019年也曾作为副组长参与首版CSCO抗肿瘤治疗相关恶心呕吐(CINV)预防及治疗指南,能否请您阐述一下当前肿瘤治疗中血液学不良反应、CINV的管理策略,并评述相关药物研究的进展趋势?


马军教授

针对肿瘤治疗所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CIN)以及CTIT,治疗前均需对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包括患者自身因素、肿瘤特征和治疗方案相关因素,以确定风险等级。对于高风险患者,分别推荐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和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TPO-RA)进行一级预防。2023年,新获批的预防粒细胞减少性发热(FN)及CIN相关感染并发症的药物拓培非格司亭,其是新一代的长效G-CSF,可以在化疗后12小时到20小时应用,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TPO-RA如海曲泊帕、阿伐曲泊帕、罗普司亭等均被推荐用于CTIT的治疗²


在NCCN指南以及由我国中国抗癌协会推出的《中国抗肿瘤治疗相关恶心呕吐预防和治疗指南(2023版)》中,建议对接受化疗的患者进行呕吐风险评估,将风险分为高、中、低、轻微四个等级。并强调预防优于治疗,采用个体化的预防方案,根据患者的呕吐风险等级选择合适的预防性药物³。对于高风险CINV,推荐使用三联疗法(5-HT3受体拮抗剂、地塞米松、NK-1受体拮抗剂)或四联疗法(在三联基础上加用奥氮平)。其中,NK-1受体拮抗剂和5-HT3受体拮抗剂可使用固定剂量复方制剂——奈妥匹坦帕洛诺司琼(NEPA),该药物强调了在整个治疗期间对CINV风险的管理,半衰期长达96小时,有效覆盖CINV“急性期”和“延迟期”,延迟期无挽救治疗率高达97.6%⁴,爆发性恶心呕吐发生率较低,多周期化疗均实现较高完全缓解率,有效控制多周期化疗中-重度恶心呕吐。此外NEPA方案在降低住院费用方面的潜在优势。


目前在抗肿瘤支持治疗中主要有3个研究趋势,首先是靶向治疗,新的药物靶点不断被发现,如TPO-RA阿伐曲泊帕在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的效果。其次是长效制剂,长效G-CSF和促红细胞生成素刺激剂 (ESA)等制剂减少了患者的注射频率,提高了依从性,是老年人和社区患者常用的治疗方案。最后还有免疫疗法,其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也为血液学不良反应的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总的来说,肿瘤的支持治疗在临床中尤为重要,一个好的肿瘤医生除了需要掌握肿瘤相关治疗知识之外,还要有一定的其他学科支持治疗经验,从而进一步延长肿瘤患者生存期,达到更高生活质量,甚至达到临床的治愈,为此我们将共同努力奋斗。










马军 教授

  •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 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所长

  •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监事会监事长

  • 亚洲临床肿瘤学会副主任委员

  •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白血病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 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与继续教育中心淋巴瘤专科建设项目专家组组长

  • 白血病·淋巴瘤杂志 总编辑

  • 原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主任委员

  • 原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参考文献

1. 石汉平,等.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2018,5(4):333-336.

2. Yuankai Shi, et al. 2023 ESMO ASIA. 441P.

3. 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等. 中华肿瘤杂志,2024,46(6):481-501.

4. L Zhang, et al. Ann Oncol, 2018,29(2), 452-458.


审校:Dreams

排版:Babel

执行:Babel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医脉通肿瘤科
关注医脉通肿瘤科,快速获取国内外肿瘤领域进展,及时查看指南更新,抢先知晓热门会议动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