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讯 | 刘爽:《移动的圣城》

文摘   2024-01-25 16:21   比利时  

移动的圣城:

四座欧亚城市的隐秘传记

文|刘爽



每次执意地登上山顶,独自一人俯瞰一座陌生的城市,每当面对如宇宙般壮阔的人居大陆,都希望此刻眼前震撼人心的场面,有朝一日不再是一个人的风景;都希望那些曾无数次交叠的、登高望远的瞬间,能够以某种方式化作实质,而这本书的出版就是一个最好的机遇,衷心地希望每一位读者都能“不虚此行”,在文字间“傲立云端”。



01



内容简介


城市的拓展亦是一个征服“高地”的过程,从“七丘之城”罗马到罗马帝国境内的大量山地城市,“山地建城”的理念逐渐成为罗马城市的一大共性,在地中海世界催生出一座座“山巅之城”。而在文艺复兴时期,罗马这一特殊的“七丘”形象不仅再次得到强化,更在海权时代拓展到了大西洋沿岸:葡萄牙的首都里斯本一面展开系列“重建罗马”的计划,一面将其高地理念带往印度洋的各个海岸和岛屿。随着印度的果阿被塑造成了一个“东方的罗马”,罗马人的圣城理想也从地中海、大西洋驶入了印度洋。虽然在葡萄牙人的目的地——中国,强大的东方传统最终挫败了曾经的“山城理想”,但在特定时期的澳门,一座“水上的罗马”赫然出现在半岛之上。




02



作者简介



刘爽,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讲师,美术学博士,主要从事跨文化美术史、15—18世纪东西方艺术交流的研究工作。2016年、2019—2020年分别作为访问学者、联合培养博士生,前往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深造,成果获北京市优秀博士论文、中央美术学院千里行奖、王森然美术史优秀论文奖等。近年研究主要集中于欧亚大陆间的海上艺术交流。出版专著《移动的圣城:四座欧亚城市的隐秘传记》、译著《维米尔的“野心”》。发表《从全景到街景——从里斯本东方艺术博物馆藏“十三行潘趣酒碗”看“长卷式”城市视野的形成》《圆形图像与世界视野——博洛尼亚圣雅各伯圣殿洛伦佐·科斯塔壁画新解》等。


03



文库主编



李军,澳门大学讲座教授、艺术与设计系主任,中央美术学院二级教授、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文艺复兴艺术史学者,跨文化艺术史家。兼任国务院学位办第八届艺术学理论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紫禁城学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巴黎第一大学、法国国家遗产学院、哈佛大学艺术史系高访学者,哈佛大学佛罗伦萨文艺复兴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客座教授。出版专著《跨文化的艺术史:图像及其重影》《可视的艺术史:从教堂到博物馆》《穿越理论与历史:李军自选集》《出生前的踌躇:卡夫卡新解》《家的寓言:当代文艺的身份与性别》,译著《宗教艺术论》《拉斐尔的异象灵见》等。主编《跨文化美术史年鉴》《明日·艺术史文库》《达·芬奇全集》等丛书;论文和专著获第七、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2015)、一等奖(2020),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第八届中国优秀出版物奖,第二十九届“金牛杯”美术图书奖金奖等。


04



目录

目录

引言:移动的圣城?

第一章 罗马:七丘之城的建立与传递

1. 罗马早期的山城景观及其演变

2. 七丘之城:文艺复兴时期罗马的理想形象

3. 又见罗马?——圣城景观的转移


第二章 里斯本:“水上的罗马”

1. 大航海时期的葡萄牙山城

2. 里斯本的罗马印迹

3.“理想城市”与中央高地

4. “重建罗马”与“七丘之城”

5. 成为“水上的罗马”

6. 结束与开始:1755年里斯本大地震


第三章 果阿:步入东方的七丘之城

1. 理想起航:“七城岛”与“真十字”

2. 移至亚洲的“理想城市”

3. 山城果阿

4. 殖民时期果阿的“高地景观”

5. 里斯本还是罗马?——果阿的“七丘之城”形象


第四章 澳门:半岛上的“东方圣城”

1. 濠镜澳——被遗忘的“真十字”之地

2. 开埠前的高地景观

3. 力量的抗衡:“中央高地”的崛起

4. 传统的胜利:另一种“山巅之城”

5. 被改变的“海岛理想”:妈港圣名之城


第五章 移动的圣城

1. 从山地、平原到海滨:罗马山城的“转移”

2. 转折:“水上圣城”的出现

3. 从地中海、大西洋到印度洋:岛屿山城的崛起

4. 从里斯本、果阿到澳门:圣城景观的“改写”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结束与开始


05



引言


移动的圣城?


一座城市是否会成为另一座的缩影?


偶然的历史契机、特定的地理位置、多样的内部格局,每座城市似乎都是独一无二的;但在文明内部,对于“典范”的效仿司空见惯,这些典范城市不一定拥有最为优越的条件,却能够凭借无上的政治权力、宗教地位或历史声望被奉为至高“理想”—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典范都是“都城”。


在各个时期,伴随着海陆要道的拓展,城市典范的影响力不断延伸,在那些让人意想不到的地方,不约而同地重复着一种特定的“城之理念”,却又难以克服环境、地位、需求的差异,只能有限地实现一种久远的理想。正是在这样的“改写”过程中,人们逐渐“遗忘”了最初的那座城。但在欧亚大陆间,这些衍生的城市从未消失,它们在迅猛的城市化进程中,艰难地维系着与古老传统的关联,等待着唤起遥远的历史记忆。


作为曾经的帝国之都,“罗马”无愧为城市建设的绝对典范。2015年,笔者在博洛尼亚见到了一幅形制特殊的壁画,洛伦佐·科斯塔(Lorenzo Costa, 1460—1535)在圆形空间内绘制出了广阔的山地景观(图1),却如同一幅地图,指向了罗马这座“七丘之城”。这一特殊的现象引申出意大利境内对于“罗马”景观的效仿、“高地建城”理念在意大利的实践,却只是一个宏大图景的“开端”,吸引着我去开启那扇连通“新大陆”的大门。数年之后,当这一现象真正在全球化的语境中、跨文化的视野下展开,我才发现它是一条如此波澜壮阔的路径,超越了以往对于任何一座“圣城”的认知。这种独一无二的影响力、适应性,是本书中的研究得以开展的前提,从而借助葡萄牙人的航路,首次将罗马的“七丘”传统带到了东方。


然而,圣城真的可以被复制吗?


在本书中,作者将深入葡萄牙“罗马城市”、葡萄牙殖民地/暂居地、澳门城市图像三个相关领域,初步展现15—18世纪“圣城景观”在欧亚大陆间的“转移”现象,并在罗马山城建设的传统中,首次呈现“从罗马、里斯本到东方”的图像线索中可能存在的历史脉络:进而延伸出欧亚大陆上的一个个“罗马城市”形象。


第一章“罗马:七丘之城的建立与传递”系线索的“起点”,即罗马“圣城”景观的形成与传播。从早期罗马山城,到文艺复兴时期“七丘之城”形象的强化,罗马的城市形象随着高地景观的建设,不断强化着自身的各项特质,以一种接近“理想”的古典地景,成为境内乃至“伊比利亚城市”效仿的典范,它使得那些广布于地中海的罗马城市从废墟上兴起,在新的传统中走向复兴。


在这一语境之下,第二章到第四章为上述现象在欧亚大陆的全面展开,逐步展现圣城形象的“改写”和“遗忘”过程。因而在第二章一开始,笔者便聚焦于葡萄牙境内的罗马山城,由此延伸出大航海时期新的城市改造。在这一过程中,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凭借一系列“重建罗马”的城市改造计划,不断尝试接近一个圣城的理想,通过将“七丘之城”的古典格局“转移”到欧洲大陆的“边缘地带”,在大西洋东岸打造出一个海权时代下的新的罗马。


而随着帝国版图的扩张,葡萄牙人的圣城理想也随之远航。第三章以葡萄牙对于岛屿“安蒂利亚”与“真十字之地”的探索和早期殖民地建设为例,将其高地建城理念引向其在亚洲的“理想城市”建设,进而将目光聚焦于葡萄牙东方殖民地的首都级城市“果阿”,通过对当地山地景观演变过程的梳理,揭示在里斯本之外另一座“七丘之城”—“水上的罗马”的形成过程。但在这一时期,“圣城”景观的转移现象带有一定的选择性,从里斯本到果阿的圣城形象的传递显示出“首都城市”的绝对实力与创造力,同时也将罗马山城现象从内陆带入了亚洲的港口城市,它既是圣城模式在亚洲大陆的初步实践与“改写”,亦是另一段历史的开端。


第四章系本书的核心,随着上述独特的现象进一步入驻“偏居一隅”的澳门,全书的图像讨论也真正进入中国语境。与果阿相比,这片被外来的葡萄牙人称作“真十字”的地方显示出与葡萄牙早期探索的更大关联,自建城之初便与其他海外山城的建设齐步并进,却无法真正将势力渗透到内城,只能在遭遇失败后活动在外缘的高地;然而,在传统势力的压制下,澳城的高地景观反而愈发凸显,最终在中西方力量的抗衡当中,建立起一个独一无二的“妈港神明之城”—即使最终被遗忘在历史的洪流当中。


在前四章的基础上,最终章将这一现象置于“长时段”的地理空间演变中,从更大的维度审视“从罗马、里斯本、果阿到澳门”的圣城景观“转移”现象,并借此呈现出一种“双向的”圣城演变规律—从山地到海滨的“纵向”转移、从地中海到印度洋的“横向”崛起,以此展现这一重要的历史进程与“近代早期城市形象形成”的内在关联,使这条纵贯欧亚的山城图像线索成为一段“可视的”2的“地理志”。


纵然城市聚落体系的变化与自然地理关系密切,城市个体的“形象”塑造却带有鲜明的人为因素。不可否认,城市文明的发展一日千里,但我们之所以能够有幸一探究竟,是因为与各类“短时段”的艺术现象不同,固化的城市空间即使经过一次次的历史风化,也能够保留下各个时期的景观断层—地理空间是对过去的一种延续。正是这种延续性、层积性,让我们有机会去找寻那些散落在欧亚大陆间的历史碎片,适时跟随葡萄牙“东进”的海上航路,在跨文化的广阔视野下看到“圣城”理念不可思议的流转与演变。


让我们拉开历史的帷幕,在东方遇见“罗马”。

历史地理学研究
交流历史地理学研究信息,展现历史地理学研究成果。投稿或联系请发邮件到 lishidilixueyanjiu@163.co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