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清代周汉类卿,今有哈尔滨地铁小伙
文摘
2024-05-18 21:19
浙江
越无知的人越自信
周汉,晚清反洋教的“传奇”人物,早年从军,跟随左宗棠征战新疆,晚年返回湖南家乡开设宝善堂,刊布善书。1884年,周汉请丧回老家,那时湖南的福音工作已成燎原之势,光是天主教堂就有一百二十多座,传教士加教民接近九千人,周汉将这些看在眼里,如鲠在喉,这些教民的存在败坏了他信仰已久的三纲五常和皇帝宝训。终于,在1890年的时候,周汉举起反教大旗。他大骂天下读书人不蒙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之泽,反倒纵容猪耶稣妖叫四行,更是痛骂教民猪孙猪徒孝于妖叫之猪祖宗,忠于妖叫之猪师。他号召大清读书人都要日日更加勤奋地诵读四书五经,并且站出来赶走洋教,保护圣教,否则连猪孙猪徒都不如。他开始刊写反洋教的册子,在长江中下游各省免费发放,光是《鬼叫该死》这一册书,就印刷了八十多万册,可见周汉反教言论的影响力之大。有一说一,周汉骂得确实难听,正是有了这些话才逼出了许许多多小周汉们站出来对抗洋教。1891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到周汉册子的影响,爆发了一次范围广大的教案,五月到九月的长江沿岸,各教堂和学堂遭到愤怒的民众围攻,教民和传教士死伤很多。这场袭击事件完全可以归结为恐怖事件,而周汉是恐怖分子的头头。最后各国领事馆向清廷施压,周汉才被囚禁了起来。反洋教漫画《谨遵圣谕辟邪全图》,周汉刊印
周汉倒下了,大大小小的周汉们却存活了下来,他们继续阻碍着晚清近代化的进程,他们的这种认知,是十九世纪末期大多数士绅和儒生的思想底色,这种排外的思想底色,使晚清的近代化进程一步步走向毁灭。在周汉的认知里,仿佛维护国家思想是十分正确的行为,换位思考一下好像有点道理,我爱大清,岂能让其他蛮族践踏我大清的信仰?这恰恰是愚昧的爱国,这一点看看近代中国的自强史就可以明白,不必过多解释。同样是爱国,郭嵩焘才是真正为了大清的进步着想,他出使英国,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驻洋大使,他写了很多书,记录自己对西方先进社会所见所闻所感。这些开眼看世界的书传到了大清,就被打成了妖书,周汉更是将郭嵩焘痛骂为崇洋的“四鬼”之一。就这样,上到慈禧下到乡绅,都对郭嵩焘的书不屑一顾,就算是慈禧欣赏,大臣亲王们也不欣赏。法之不行,自在贵戚,愚昧爱国,则是误国。这些大大小小的周汉们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延续了下来,只不过这些后代周汉们的精神食粮变了,不再是儒释道的这些东西了,但有一点要承认,现在的精神食粮也是排外的。前不久的哈尔滨地铁,再一次发生基嘟教思想与中国传统之间的碰撞,只不过这一次是基嘟教落于下风。小伙不愧是当代中国有志青年的“模范”,背起政治来振振有词,五千年文化,女娲捏小人,文化自信……我是不忍再看,评论区也是清一色的周汉们,现在的人口口声声文化自信,文化强大,我很好奇他们自信在哪里?是抵制日货美货的自信?还是抵制圣诞节母亲节的自信?什么是自信?包容对方才是自信,你一个劲的排外,害怕对方侵占了你,你谈什么自信?我说过很多次了,这是自卑的表现,口口声声谈文化自信,眼里又容不下西方的东西出现,这不是弘扬文化自信,这是文化自卑。为什么我喜欢研究晚清,就是因为能借此对现代进行思考,晚清的历史太过惨烈,中国人需要进步,最需要的是文化的进步。真正的自信是文明的交流,而不是排外,中国人在一个世纪以前就已经很艰难地开眼看过世界了,难道现代还要再次,重新开眼看世界吗?历史可以以史为鉴,如果不鉴,那历史就成了圈,永远都走不出来。最后我想说的是,基嘟教在国内确实慢慢边缘化了,成为非主流中的非主流了,它被越来越多人讨厌,原因是什么?这值得我们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