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时期的中法战争一直被后世视为“爱国主义斗争”的典范,我觉得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中法战争被视为中国近代反侵略战争第一大捷;另一方面,在中法战争中的镇南关、谅山两战,清军打爆法国帝国主义军队的种种描述让广大中国人直呼过瘾,“民族自信”又大大提高。
我以前在初中的历史课上听闻此事也曾热血沸腾过,但随着年龄增长读的史料越来越多后,我不禁佩服清朝的官真是编故事的好手。
一
中法战争第一阶段
1858年法国攻取西贡,且于1862年和1874年与越南阮氏王朝分别签订了第一、二次西贡条约,法国成为越南保护国。但阮氏王朝还在暗中抵抗,一面请求越南境内的黑旗军提供帮助,一面北上寻求清朝增援。消息抵达北京,朝野上下普遍主战,这种自信源自进行了二十余年的洋务改革,再加上慈禧太后深受“庚深之变”影响,一心要报仇雪恨,一雪前耻,但事实上此时的洋务改革尚未成熟,或者说还不彻底,再加上国库空虚也无力支援长时间的战争,这一点只有主持洋务的李鸿章看出来了,可朝野上下的迷之自信使得李鸿章只能与他们站一队。
在慈禧看来,这一场战争必须得打,因为这是检验二十年洋务的最好机会,也就是说,与法国之间的战争,就是一场考试,一场检验二十年洋务改革成效的考试。
1883年,考试开始了,但一开始的成效让清廷上下大失所望,海陆军根本不是法军的对手,陆军节节败退,水师更是被秒杀。现在看来这种结果并不出人意外,清军装备落后不说,将领也无能,甚至有的将领还特别守旧,比如徐延旭,当时的法国陆军都是先进的后膛枪,他居然让士兵扛着古老的抬枪战斗,原因是他迷恋抬枪,觉得抬枪威力巨大,一炮十子,法军无法抵挡。所以在战场上就会看到这样的场景:手持先进后膛枪的法国陆军对峙着扛着抬枪、握着长矛的清军。洋务改革又触碰不到国家整体军事体制,好的将领培养不出来,这种不彻底的洋务改革,又如何通过慈禧太后的考试?
慈禧收到前线的战报后大怒,将前线的将军斩的斩,治罪的治罪,赐死的赐死,并且将军机处和总理衙门内有“主和”倾向的大臣全部革职,重新换血,这就是震惊朝野的“甲申易枢”。换血过后,慈禧派李鸿章去给清廷擦屁股,与法国签了《李福协定》,清军需要在三个月内撤军。但因为中文和法文有细微不同,三个月时限未到,法军却违约了,提前来赶清军离开,清军没有违约,不让步,《李福协定》失效,双方战事再起。这就是“观音桥事件”,法军重新夺取镇南关。
二
镇南关战役
于是主角登场了,清廷任命老将冯子材为将领,集结两万多士兵进军镇南关,到此地安顿下来后,派兵前去法军驻地文渊城诱敌出来,中间虽有与法军抵抗,但抵抗规模非常小,也没有冯子材等人宣传的“剿匪成百上千”之说,可见冯子材等人的贪功之心。事实上,这次偷袭,清军数千人甚至都打不过法军的两个排,最后败退,清军战斗力究竟如何大家心知肚明。
但有一点冯子材做到了,就是诱敌出击。法国将军尼格里气急败坏,只带了一两千名士兵和六天的粮食,就要离开谅山,前去攻打镇南关。清军此时数量上有极大优势,再加上驻地防守坚固,四周云雾缭绕,尼格里此行无疑是在冒险。
说是冒险,但双方真实实力就摆在那,尼格里专门等到大雾散开才下令进攻,一天之后,法军轻松占领清军三座堡垒,距离拿下镇南关仅一步之遥,但意外的是法军此刻后援没有及时做到位,反倒是清军后援源源不断。骄傲的尼格里依旧决定以少击多,最后受到大雾天气影响,误入清军伏击圈,经过激战,法军74人死,213人伤,清军伤亡更是惨重。尼格里只好下令撤退,回到装备充足的谅山调整再战。清军收复镇南关,打赢了这场战役。
由此可以看出,法军的失败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后援不及,大雾环绕,再加上尼格里的大意,导致这样的结果,但法军实力并没有被消灭,冯子材等人上的奏折将此战描绘的栩栩如生,更有击毙数千人之说,都是夸大其词,贪功的表现。
冯子材甚至描述了清军如何如何乘胜追击,在文渊一带大败法军,这种说法就纯扯淡:
“法军自镇南关败退后,匆忙将全军撤回谅山及其附近,只留下一些骑兵在文渊一带巡逻,当清军向文渊进发时,不可能遇到什么抵抗。所以,冯子材奏称如何攻打文渊云云,是不符合事实的。”
廖宗麟,《中法战争史》(天津古籍出版社)
这还没完,后面所谓的“谅山大捷”才是离谱。
三
无中生有的“谅山大捷”
清军继续向谅山驻地进军,在谅山城北面的驱骡城,与法军又打了一战,这就是“驱骡之战”。这是中法战争中打的最后一战,也就是说,谅山之战根本就不存在。
驱骡之战中清军其实也没赢,冯子材等人上奏称“再加痛剿、法队奔溃、乘胜追击、直逼驱骡”等等的描述实在是不真实,事实上,驱骡一战,法军把清军打得一直在退后,伤亡惨重,而法军才死了三人,伤了37人。但是清军虽败,但也取得了成果,就是击中了尼格里,尼格里重伤,无法再做指挥,他的属下爱尔明加没有尼格里那么果敢,他认为虽然法军还未被打败,但长久下去法军也占不到便宜,于是主动放弃谅山,下令撤退,前去与援军会合再战斗。
谅山根本未有激战,法军将谅山拱手让给冯子材,冯子材不战而胜。
“由于法军在此之前已退出谅山,因此,清军将帅绘声绘色描述经过激战才占领谅山的说法,就是夸大了的。” 廖宗麟,《中法战争史》(天津古籍出版社)
那将领们总不可能跟朝廷说清军不战而胜吧,这样的话就得不到更多奖赏了,所以才有了冯子材在奏折中的“谅山大战”,将本来就没有的事情无中生有,描述清军如何痛打法匪的,又如何在艰难中拿下谅山的。
冯子材这封奏折骗的不仅仅是慈禧,还有后人,更是在后世的各种“民族主义”宣传中不断被神化,变得越来越脱离真相,更是有后人宣称慈禧不该下令撤退,让冯子材去打肯定能全面胜利,这是愚蠢的想法,因为法军还有后援,清廷却没那么多钱可以支援战斗了:
“法军在越南北部战场上并未受到真正的重创,清军继续追击下去,势必拉长战线,10倍于敌的优势兵力不存。同时,法军却在不断收缩兵力并进行增援,至1885年4月中旬,集结在越南北部的法军总数已达2.5万余人。冯子材等部若继续追击下去,结局不容乐观。” 谌旭彬,《大变局,晚清改革五十年》(浙江人民出版社)
而且法国一方面也无力支持全面战争,一千法军纵横中国的时代已经不复存在了,于是决定回到谈判桌企图通过谈判捞到更多好处。慈禧也答应了,但他只有两个要求,一是不赔款,二是越南依旧是藩属国。第一条法国同意了,但是第二条法国玩了个文字游戏:“中越往来,言明必不致有碍中国威望体面。”法国用这一条来回应慈禧的第二条要求,但清廷上下无人看出来弊端,虽说中越依旧往来,但事实上法国依旧是保护国,清朝则失去了越南。
条约签订举国欢庆,都以为是清朝胜利了,实际上清朝根本没赢,但也没输,可见当时的朝廷对国际法是多么不了解。中法战争结束,慈禧开启了享乐时代,大肆挥霍钱财,为甲午战败埋下伏笔。
这场二十年洋务改革之考试,以“勉强及格”结束。
四
只是一个“神话”
很多人都说奏折是真真实实的第一手资料,我只能同意一半,奏折确实是反映清朝社会的一手资料,但就事实而言,奏折上的事不一定就真实,有些可能掺杂着各种刻意修饰和美化。好比鸦片战争,前线军队屡战屡败,奏折上却写杀敌数千;三元里只不过是场“闹剧”,奏折上却说百姓围剿英军,逼得英军撤离广州;收复谅山本就无过多激战,奏折上却写“毙贼不下千余,我军伤亡无几”这种离谱说辞,更有各路诗人对其神化的称赞,官兵贪功至此,如此违背事实,以致清朝上下依旧不反思军制的落后,还各种迷之自信,此真可痛哭也。
但有一事实要承认,就是镇南关一战确实让法军撤退了,这场战役确实是赢了,但其中的种种夸大事实的宣传就违背事实了,中法一战在大局上没有赢下来,条约签了,越南也丢了,这也是事实。后世之人对中法战争的夸大,对谅山“大捷”各种鸡屁股拴绳搬地神化,让不知情的人更加不知情,不知道真相的更加远离真相,后世民族主义宣传中的种种夸大描述,亦是对真相的不尊重,更是对历史的不尊重。
1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