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语:
6月15日至8月31日,“殆是前缘——苏东坡真迹《阳羡帖》宜兴特展”在宜兴博物馆一楼临展厅展出,为此笔者特撰此文与读者朋友共飨。
阳羡老农
苏轼行书《阳羡帖》
出世风骨,从容气象
——苏轼行书《阳羡帖》赏析
在存世的苏轼书法作品中行书《阳羡帖》无疑是重要的一件,无论是艺术角度,还是文史角度。此帖书体刚健阿娜,绵里藏针,足见其秀伟之气,不仅字里行间风流胜赏,更显现出苏学士潇洒出尘之风骨。此帖为苏轼有关阳羡买田信札,虽只有60余字,然笔墨中再现了苏学士的出世之风骨,从容不迫之气象。
《阳羡帖》来复的跋文
一
《阳羡帖》,行书,纸本,纵27.6厘米,横22.7厘米;共8横68字;藏于旅顺博物馆。《阳羡帖》与来复的跋文装裱在一起,形成一幅手卷。《阳羡帖》及来复跋文的字里行间钤满印章,其中,来复自押印三方,元明清三代的私人收藏印38方,清宫鉴藏玺14方。
通过这些印章,我们可以了解《阳羡帖》的流藏情况。自元代起,它已经进入收藏家的视野,郭畀、陆友都曾经是它的藏主;到了明代,它曾经沈周、崔深和项元汴收藏;清代初年,收藏家元揆曾经收藏。乾隆年间《阳羡帖》流入宫廷,著录于《石渠宝笈续编·乾清宫》第七册。
抗战初期,溥仪曾将它同其它大量书画一起携至长春伪皇宫小白楼。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溥仪仓皇出逃,小白楼所藏书画大量散失。1962年,大连文物店从辽南民间征得《阳羡帖》,1963年转藏旅顺博物馆。
据《石渠宝笈续编》著录,在《阳羡帖》的引首有乾隆皇帝“御笔章草书用东坡韵,题王诜烟江叠嶂图诗”(诗文不录),在诗的结尾,乾隆皇帝自注曰:“适得东坡买田阳羡帖,妍丽绝伦,与烟江诗画相辉映,可称天然巧合。因录是诗于帖前”。在《阳羡帖》的后幅,有来复、董其昌、项元汴三人题跋。
从董其昌的题跋(董其昌为《阳羡帖》题写的跋为:“此东坡先生真迹已自可藏又是阳羡故事,徐文靖公得之刻石洑溪书堂,诧为风流胜赏。顾文靖平生际遇,如饱风帆,于东坡流离坎坷,可骇可叹之事无有也。余同年吴澈如光禄,虽名满天下,而拜官未及三百日,又曾谪官湖州,计其出处,大都与坡公相类。此真迹今为澈如所藏,真可传之子孙,知忠孝大节,远师古人,即吴氏之天球大训,不是过矣。”)可知,《阳羡帖》曾由明宏治中大学士,宜兴人徐溥收藏,徐溥将其刻石于洑溪书堂,后流藏到董其昌同乡兼“同年”吴澈如光禄手中,董其昌的题跋就是应吴澈如之邀而为。
目前,旅顺博物馆只收藏《阳羡帖》和来复题跋两段文字,乾隆皇帝的题诗及董其昌和项元汴的题跋均已缺失。
苏轼行书《楚颂帖》局部
二
《阳羡帖》释文:“轼虽已买田阳羡,然亦未足伏腊,禅师前所言下备邻庄,果如何?托得之面议,试为经度之。及景纯家田亦为议过,已面白得之,此不详云也。冗事时渎高怀,想不深罪也,轼再拜。”
阳羡买田是苏轼归隐养老思想的具体实现。早在苏轼22岁(嘉祐二年即1057年)中进士第时,在琼林苑宴坐中,即与同中进士第的阳羡(宜兴)人蒋之奇相约“同卜居阳羡”。之后,苏轼仕途多变,居无定所。苏轼第一次买田阳羡是熙宁七年(1074年),苏轼正在杭州通判任上,据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总案》记载:“熙宁七年甲寅。正月元日,过丹阳;明日立春,寄鲁有开並寄刁璹草堂诗,抵润州,过藏春坞,访刁约,和所作《赏瑞香花,忆先朝侍宴》詩;……二月,初游宜兴,泛荆溪;三月,常润道中有怀钱塘寄陈襄诗。”这一次,他结识了刁约,并习了少许田地。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遇《乌台诗案》艰时,曾留家人归阳羡居,即为是处有田可滋给养。
元丰七年(1084年)4月7日,苏轼结束在黄州4年的谪居生活,赴汝州出任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他顺长江东行,从长江入运河,转淮河,再转汴水,然后设法赴汝州。长途跋涉,生活困顿,再加上年老体衰,苏轼感到归计茫然,于是萌生买田养老的愿望。8月至金山,致信好友滕元发(字达道,此时在湖州任上)叙欲于宜兴买田。
9月,苏轼再次从常州来宜兴,“与单秀才步田至黄土村”,买下田地。并向友人王定国、秦观等人通报了阳羡买田事:“近在常州宜兴,买得一小庄子,岁可得百余硕,似可足食”。苏轼亦赋词《菩萨蛮》、《浣溪沙》表达自己阳羡买田的喜悦心情。10月2日,苏轼在宜兴返回常州的船上撰写《楚颂帖》:“吾来阳羡,船入荆溪,意思豁然,如惬平生之欲。逝将归老,殆是前缘。……”进一步表达自己对即将开始的阳羡生活的美好憧憬。
10月19日和12月上旬,苏轼连续两次上表,乞常州居住。元丰八年(1085年)正月,朝廷允许苏轼居住常州。5月22日,苏轼抵常州贬所,开始其期盼已久的归田养老生活。然而,苏轼仅在宜兴居住一个多月,就接到朝廷命令,“复朝奉郎,起知登州军州事”。7月,苏轼自常州起程,10月15日抵登州任;11月上旬,抵京师,就任礼部郎中任,12月升为起居舍人;次年3月免试除中书舍人。自此,苏轼在朝廷任职4年。
2024年7月3日《书法报》刊登《出世风骨,从容气象》一文
三
苏轼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型大家,他的文学、书法、绘画等领域均谱写了名垂青史的恢弘篇章。作为北宋书坛著名的“宋四家”之首,他在书法艺术实践和理论方面均有着卓越的成就。他的书法理论精深,常常以精要的言辞表达出他对书法艺术的独到见解,这既是他深厚的文学素养的体现,也是他传统文人书家的代表。
苏轼书法取法王羲之、李北海、颜真卿、杨凝式等人。他善于融会贯通,自成一家。黄庭坚《山谷题跋》有句:“东坡道人少日学《兰亭》,故其书姿媚似徐季海;至酒酬放浪,意忘工拙,字特瘦劲似柳诚悬,中岁喜学颜鲁公、杨风子书,其合处不减李北海。至于笔圆而韵胜,挟以文章妙天下,忠义贯日月之气,本朝善书自当推为第一。”从中可见苏轼对前人法度的继承和超越,他并未一味模仿和重复晋唐人书法,而是“自出新意,不践古人”,超脱前人法度的束缚,保持自己的志趣,开创宋代新书风。
《阳羡帖》笔墨流畅,清逸神俊,气息超然拔俗,毫无生硬迟涩之笔,展现了苏轼刚健阿娜、流畅自如的笔墨技巧,仿佛一位潇洒的文人,在纸上挥毫泼墨,将内心的情感和思想倾诉于纸上,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作者意欲归退却怀揣不安的心境。此时,苏轼政治上的辉煌已成过去,他即将面临人生的又一次磨难。这正是他书法的魅力所在——他将笔墨作为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工具,将艺术和生活融为一体。
《阳羡帖》在用笔上,肉丰而骨劲,偃卧式执笔,侧锋起势,故而厚重中不失妍丽,如“羡”“然”“议”“深”等。此外粗细变化跳宕多姿,同时亦有字组上的轻重变化和单字内的轻重变化。结字上,横向取势,姿态百出,常左舒右密,左低右高,险宕紧密,如“轼”“禅”。同时也有纵向体势的字形打破共同点,如“如何”“再拜”。字体的大小相生,亦是东坡融情于笔的体现,如第二行对比第三行的轻重。章法上,字大多独立,字距紧而行距疏,疏密变化颇为丰富,此外亦有笔画之间的重叠,形成浓重的墨块,弱化了字内的空间,如“虽”“邻”“议”等。字形结构锋芒毕露,敦厚朴实,刚柔相济,显现出苏轼受佛教影响的痕迹。这不仅体现了他的书法技艺之高超,更反映出他内心的深沉与广阔。
宋人尺牍的精致与萧散,让我们仰慕不已。这并不是无法在形态上模仿,而是后人无论如何也无法捕捉到那种松散的、不羁的、自由的情态。苏轼的尺牍只能是他这个时代、他这种环境和他这个人物三者结合的唯一结果。有如米芾、黄山谷、蔡襄、薛之奇、薛绍彭、王鞏……这是一个密切的书札尺牍群。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一切自如的、人性化的内容都毫无掩饰地坦露出来;成为宋代书法“书如其人”的最好注脚。
以此再来看苏轼的《阳羡帖》,这件信札显然是十分自由随意的。随意的倾斜与上耸;随意的侧锋与顿笔;随意的章法错落、随意的连贯与衔接,一切都是那么潇洒悠然,舒卷自如,并无半点刻意矫饰。宋代的书风独具一格,以“尚意”为主流,这与尚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尚意”所强调的“意”,是源于内心的主观立场,它倾向于抒情而非仅仅是形式上的表现。因此,与晋代所崇尚的“尚韵”相比,“尚意”更加注重创作者的主动性,而非那种超脱飘逸的风格。然而,与明末清初的“尚态”相比,“尚意”又并未过分强调主体意识的“表现主义”,它更注重内心情感的流露与表达。
苏轼是我国书法史上“尚意”书风的代表人物,他的书法博学诸家,又注重个人性情的表达,形成独具特色的“苏体”,对后世影响很大。苏轼尝自言:“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这种“本无法”的书写风格使苏轼的书法充满了天真、妩媚的神态。在1085年前后苏轼写了许多短札,如《阳羡帖》、《久留帖》、《覆盆帖》、《归安丘园帖》、《东武帖》等等,在风格神韵方面,无一不是纯真、天然,充满机趣之作。
2024年7月3日《书法报》一版
四
《阳羡帖》自元朝以来,经过众多收藏家和鉴赏家的细致鉴赏,但曾一度被中国书画鉴定组专家认定为廓填本,如徐邦达在其《古书画伪讹考辨(一)》将此帖断为廓填本。
廓填,为书法复制的一种精妙技法。其法在于以纸或绢轻覆原迹之上,以纤细之线条勾勒出原迹笔划之形态,再填充墨色,完成复制。
苏轼书风独特,善用浓墨,行笔从容不迫,流畅自如,如清泉涓涓,思绪随笔而生。作《阳羡帖》时,他正值五十岁盛年,书法技艺已臻化境。此帖墨色浓郁,字体大小错落,姿态各异,信手拈来,皆成妙笔。尤其是“轼”“拜”二字之写法,在苏轼书法中颇为罕见,特别是“拜”字末笔那悠长的拖尾,轻盈飘逸,一气呵成,尽显作者洒脱不羁之风范。此种拖尾在苏轼墨宝中屡见不鲜,足见其书法之独特魅力。纵观《阳羡帖》之墨色、笔法、书体及神韵,无不彰显苏轼之风格。
近年来,由于“苏轼热”的高涨,《阳羡帖》再次进入书法研究者的视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美术观察》副主编赵权利认为:“此书(指《阳羡帖》)笔意婉转,格调淡然,恰好能体现作者意欲归退却怀揣不安的心境。此时苏轼政治上的辉煌已经结束,即将面临人生的再一次磨难”。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陈中浙在其《苏轼书画艺术与佛教》中认为:“《阳羡帖》即尚有《兰亭》的笔意,又超越于刻意锻炼。字形结构虽锋芒毕露,但又不失敦厚朴实的一面,故而已略显刚柔相济之态。在这一点上,比起《黄州寒食诗帖》来,似乎更显露出苏轼受佛教影响的痕迹”。
总言之,《阳羡帖》不仅是苏轼书法艺术的瑰宝,亦为中国书法艺术的珍品。它展现了苏轼卓越的书法实践与理论造诣,更彰显了他的文学底蕴与人格魅力。艺术非单纯技巧的展示,更是情感的表达与思想的交流。唯有用心感悟,方能领略其无尽魅力。让我们共同欣赏《阳羡帖》,感受苏轼那独特的笔墨风采与精神风骨吧!
往期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