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十二年春,楚子围郑。旬有七日,郑人卜行成,不吉。卜临于大宫,且巷出车,吉。国人大临,守陴者皆哭。楚子退师,郑人修城,进复围之,三月克之。入自皇门,至于逵路。郑伯肉袒牵羊以逆,曰:“孤不天,不能事君,使君怀怒以及敝邑,孤之罪也。敢不唯命是听?其俘诸江南以实海滨,亦唯命。其翦以赐诸侯,使臣妾之,亦唯命。若惠顾前好,徼福于厉、宣、桓、武,不泯其社稷,使改事君,夷于九县,君之惠也,孤之愿也,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君实图之。”左右曰:“不可许也,得国无赦。”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庸可几乎?”退三十里而许之平。潘尪入盟,子良出质。(宣公十二年<公元前597年>)
【译文】
十二年春季,楚庄王包围郑国十七天。
郑国人占卜以求和,不吉利;为在太庙号哭和把兵车陈列在街巷中准备决战而占卜,吉利。城里的人们在太庙大哭,守城的将士在城上大哭。楚庄王退兵。
郑国人修筑城墙,楚国又进军,再次包围郑国,经三个月,攻克了郑国。
楚军从皇门进入,到达京城的大路上。郑襄公脱去衣服,牵着羊迎接楚庄王,说:“我不能承奉天意,不能事奉君王,使君王带着怒气来到敝邑,这是我的罪过,岂敢不唯命是听?要把我俘虏到江南,放到海边,也听君王吩咐;要灭亡郑国,把郑地赐给诸侯,让郑国人作为奴隶,也听君王吩咐。如果承君王顾念从前的友好,向周厉王、宣王、郑桓公、武公求福,而不灭绝我国,让我国重新事奉君王,等同于楚国的诸县,这是君王的恩惠,我的心愿,但又不是我所敢于指望的了。谨坦露心里的话,请君王考虑。”
楚庄王左右随从说:“不能答应他,得到了他的国家就不能赦免他。”楚庄王说:“这样的国君能够屈居他人之下,必然能够取信和使用他的百姓,恐怕还是很有希望的吧!于是楚军退兵三十里而允许郑国讲和。潘尪进入郑国结盟,子良到楚国作为人质。
【呓语】
《道德经》中有这样的话:“哀兵必胜。”说两军对峙的时候,心怀悲愤的一方更容易获得胜利。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求生是人的本能,面对战争和死亡谁都会感到害怕,趋利避害是人之常情,可是有一种情绪能够让人战胜内心的胆怯,那就是仇恨和悲恸。打起仗来,一方的人如果连死都不怕,即使胜不了,也会给对方造成很大的伤害,是很可怕的。
郑国人这是要拼死啊,谁招架得住?楚庄王当机立断,撤兵!我不围你了,等你们慷慨悲壮的情绪成为过去我再来。
郑国人一看,还没开打,楚国人就撤兵了,肯定是神灵在护佑,于是信心大增,修复城墙,加强守卫。
楚庄王等了几天,发现郑国人精神头不减反而更加高涨,等不住了,于是重新开始进攻。
《孙子兵法》中说“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是打仗的最高境界,攻城实在是下策。“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孙子兵法·谋攻》)时间一长,将帅控制不住愤怒的情绪,就会驱使士卒像蚂蚁一样去爬梯攻城,这种进攻往往会带来多达三分之一士兵伤亡,城池还不一定能够攻下来。
楚庄王现在就是用下下策在攻城。每天,楚国的士兵爬上去被砍下来,接着再爬,又被砍下来,这样,不断地重复了近三个月。虽然最后楚军攻下下了郑国,但伤亡肯定惨重。
三个多月的战争,楚庄王牺牲了众多的将士,得了城又放弃。郑襄公肉袒牵羊,跪地求饶,只为国家和全城的百姓。残酷的战争中,依然崇尚高贵的情怀,这正是春秋时代的风貌啊!
往期悦读链接:
《素履以往——藏地旅行日志》购书链接:
https://book.kongfz.com/519871/7347326260/
https://m.tb.cn/h.gKfij1A?tk=d16A36qYE7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