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耕堂悦读《春秋左传》呓语(20)

文摘   2024-10-20 11:30   江苏  


【原文】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置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宣公二年<公元前607年)


【译文】


      晋灵公做事不遵守为君之道:大量征收赋税来彩绘墙壁;他从高台上用弹弓射行人,观看他们躲避弹丸的样子;厨师没有把熊掌炖烂,他就把厨师杀了,放在筐里,让宫女们用头顶着经过朝堂。大臣赵盾和士季看见露出的死尸的手,便询问杀人的原因,并为晋灵公的无道而担心,打算规劝晋灵公,士季说:“如果您去进谏而国君不听,那就没有人能接着进谏了。让我先去规劝,他不听,你再接着劝谏。”


【呓语】


       不知道是否有心理学家专门研究过历史上的暴君的心理,这种研究肯定很有意思。在平常人看来,暴君们的言行举止都有些异乎寻常,按正常人来说是匪夷所思的。比如,夏桀的宠姬妹喜爱听裂帛声,建造过“酒池肉林”;商纣王的酷刑“金瓜击顶”“炮烙”“虿盆”、做人肉羹、活剖孕妇等。这里的晋灵公喜欢弹射路人、杀厨子游尸……夏桀、纣王、晋灵公的这些举动,仅仅用残暴、凶狠是难以说通的,应该是有心理变态疾病,或者歇斯底里症一类的精神病,才能解释他的怪癖行径。如果真是这样,除了治病、关进疯人院之外,没有任何办法让他改邪归正,或者像赵穿那样把晋灵公杀掉,以免危害更多的人。


      虽然有此痼疾,但让人感叹不已的是,无论在哪个时代,只要有昏庸残暴的暴政、苛政存在,就有敢于诤言直谏的义士出现,并有敢于弑君的勇士出现,前者如赵盾,后者如赵穿(赵盾的堂兄弟,晋国大夫,晋灵公为他所弑)。他们明知自己的行为将以自己的生命作为代价,甚至还包括以自己亲人的生命为代价,依然大义凛然,慷慨陈词,视死如归。


       其实,敢于直谏、敢于弑暴君,已远不是一种一时冲动的个人行为,更不是宗教信徒的迷狂。它是一种非常清醒的、理智的选择,是不得不如此的抉择。有时,明知暴君不可理喻,有时明知自己的行动无异于以卵击石、自投罗网,如荆柯刺秦临行前所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但是,它们所体现的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永恒的正义,即绝不向残暴专制、黑暗腐朽屈膝让步的决心。


      面对残暴和死亡而敢于挺身而出,这种行为表示了一种严正的抗议,表示了一种不屈的精神。翻看历史,这种抗议和精神从来就没有中断过,就好比光明和黑暗从来都是相随相伴,哪一方都没有消失过一样。也许,光明和黑暗永远都会这样抗衡下去,直到人类不再存在。

往期悦读链接:

三耕堂悦读《春秋左传》呓语(1)

三耕堂悦读《春秋左传》呓语(2)

三耕堂悦读《春秋左传》呓语(3)

三耕堂悦读《春秋左传》呓语(4)

三耕堂悦读《春秋左传》呓语(5)

三耕堂悦读《春秋左传》呓语(6)

三耕堂悦读《春秋左传》呓语(7)

三耕堂悦读《春秋左传》呓语(8)

三耕堂悦读《春秋左传》呓语(9)

三耕堂悦读《春秋左传》呓语(10)

三耕堂悦读《春秋左传》呓语(11)

三耕堂悦读《春秋左传》呓语(12)

三耕堂悦读《春秋左传》呓语(13)

三耕堂悦读《春秋左传》呓语(14)

三耕堂悦读《春秋左传》呓语(15)

三耕堂悦读《春秋左传》呓语(16)

三耕堂悦读《春秋左传》呓语(17)

三耕堂悦读《春秋左传》呓语(18)

三耕堂悦读《春秋左传》呓语(19)



《素履以往——藏地旅行日志》购书链接:

https://book.kongfz.com/519871/7347326260/


https://m.tb.cn/h.gKfij1A?tk=d16A36qYE7n 




三耕堂
发布信息、上传作品、交流互动、获取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