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藏》“精華編”《何氏公羊解詁三十論》校點説明
职场
文化
2024-09-02 11:15
北京
《何氏公羊解詁三十論》校點説明
《儒藏》“精華編”第85册《何氏公羊解詁三十論》書影
《何氏公羊解詁三十論》,清代廖平撰。廖平,字季平,四川井研人,生於清咸豐二年(一八五二),卒於民國二十一年(一九三二)。原名登廷,字旭陔,又字勖齋,號四益,後改四譯,晚年更號五譯,又更號六譯。光緒二年(一八七六),廖平赴成都應科試,以優等食廩餼,調尊經書院。光緒五年,應鄉試,中舉人第二十四名。十二年,主講井研來鳳書院。次年,至成都,任尊經書院襄校。十五年,赴京應會試,中式第三十二名,殿試二甲七十名,賜進士出身,依例即用知縣,以親老請改教職,部銓龍安府教授。十八年,主講嘉定九峰書院。二十三年,爲尊經書院都講。二十四年,主資州藝風書院講席。二十五年,署射洪縣訓導。二十六年,主講安岳鳳山書院,次年兼嘉定九峰書院山長。二十八年,奉札代理安岳教諭,授綏定府教授。次年,以「離經叛道」被參落職。三十年,歸井研,聚徒講學於高洞寺。三十一年,赴成都,在成都各校任教三年。宣統三年(一九一一),任四川軍政府樞密院院長。民國元年(一九一二),受聘四川國學館。民國三年,任四川國學學校校長,又兼任成都高等師範學堂、華西大學教授。民國八年,中風,自後語言蹇澀,手足拘攣,然仍以左手堅持著述。民國二十一年,爲謀著作出版親赴成都,卒於旅次,享年八十一歲。廖平曾得張之洞提攜。同治十三年(一八七四),時任四川學政張之洞擢其爲秀才第一。越兩年,又入張之洞創辦尊經書院讀書。受張之洞的影響,「從事訓詁文字之學,博覽考據諸書」。光緒五年(一八七九),提倡今文經學的王闓運入主尊經書院,書院學風爲之一變。廖平學術取向亦受其影響,此後「厭棄破碎,專事求大義」,逐漸轉向今文經學(見氏著《經學初程》,《六譯館叢書》)。廖平經學,曾經六變。他説:「爲學須善變,十年一大變,三年一小變,……若三年不變已屬庸才,十年不變則更爲棄才矣!」其所謂的「六變」大致如下:初變平分今古,時間在光緒九年至光緒十二年,以爲古文經學宗《周禮》與周公,今文經學宗《王制》與孔子,二者的區别關鍵在於禮制的不同;又以古文經學爲孔子初年之説,今文經學爲孔子晚年之説。代表作爲《今古學考》。二變尊今抑古,時間在光緒十三年至光緒二十三年(一八八七至一八九七),以爲今文經爲孔子真傳,存孔子受命改制大義;《周禮》爲劉歆僞造,史籍中關於古文經學的記載不盡可靠。代表作爲《辟劉篇》和《知聖篇》。三變小統大統,時間在光緒二十四年至光緒三十年,以《王制》與《周禮》皆爲真古書,《王制》爲小統,治中國;《周禮》爲大統,治世界。代表作爲《地球新義》。之後的四變人學天學,五變天人大小,六變以《黄帝内經》的五運六氣解《詩》、《易》,時間在光緒三十一年至民國十一年,體系愈發龐大,理論愈發玄妙,但脱離社會現實,陷入虚妄荒誕。廖平説經,喜求變求新,前二變影響最著,尤其是第二變直接影響了康有爲,進而在社會上引起了很大的震動。廖平一生著作甚豐,主要輯有《四益館經學叢書》,後又增益爲《六譯館叢書》。《何氏公羊解詁三十論》是廖平經學初變時期的作品,是他不滿何休《公羊解詁》,欲改注《公羊》而先行總括的大綱。書中對何休多有批駁,對其「王魯」、「三世」等説亦予以否定。是書仿洪亮吉《春秋十論》,故以十爲數,分爲《何氏公羊春秋十論》、《何氏公羊春秋續十論》及《何氏公羊春秋再續十論》三部,分别作於光緒十年(一八八四)、十一年和十二年,光緒十二年集爲《何氏公羊解詁三十論》,收入《四益館經學叢書》由成都尊經書局刊行。今所見《何氏公羊解詁三十論》最早的版本即爲此本,也是最爲常見的版本,光緒二十三年增編《四益館經學叢書》、民國十年《六譯館叢書》皆用該版。此外,是書還有光緒年間《蟄雲雷齋叢書》本和宣統三年《張氏適園叢書》排印本。此次校點,以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藏光緒十二年尊經書局刊《四益館經學叢書》本爲底本。該本《四益館經學叢書》,共四册,分爲《今古學考》上、《今古學考》下、《何氏公羊解詁三十論》、《左傳古義凡例》,末有蕭藩跋一篇。《何氏公羊解詁三十論》爲其中的第三册,書名頁題「何氏公羊解詁三十論」,下題「坿尊卑表儀注表」,半葉十行二十字,小字雙行,左右雙邊,大黑口,單魚尾。以《蟄雲雷齋叢書》本(簡稱「蟄本」)、《張氏適園叢書》排印本(簡稱「適園本」)爲校本。《續修四庫全書》影印光緒十二年本取作參校。底本書名頁題有「坿尊卑表儀注表」,然書中未見附,查實錯置《今古學考》下之下,今移附於卷末,即《〈春秋〉天子二伯方伯卒正附庸尊卑表》與《儀注表》,並增入目録。底本蕭藩跋原置於《左傳古義凡例》之末,亦即初刻《四益館經學叢書》全書之末,然光緒二十三年增編《四益館經學叢書》時,轉植《何氏公羊解詁三十論》之末,自後《六譯館叢書》、《蟄雲雷齋叢書》皆以該跋附《何氏公羊解詁三十論》之末,今亦附之。(録自《儒藏》“精華編”第85册,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