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生存都难,现在开始鼓励大家进入股市和楼市,确实是有点看不懂。
最近看到的都是这样的新闻:某某人股市日赚了多少万,某某房地产成交了多少亿等等。
我想说,这些事之所以能成为新闻,一是为了配合宣传,另外也说明这些事很稀少,才能符合新闻的特征,满足读者的猎奇心理。
股市下跌几年了,没见过报道吧,房市萎靡的时候也没见宣传吧?
因为常见的事情不符合新闻新奇的要求。
现在基本面没有变化,但牛市就这样来得猝不及防,这几天的分析也有很多,大家逐渐看明白,上面大规模、超预期刺激经济,提振股市和楼市,就是让大家花钱去投资。
如果不投资股票和房产,那么,存款会大幅贬值,尤其这次放水特别大、特别多,不参与,差距似乎会进一步拉大。
如果盲目跟风参与了,自己不懂游戏规则,又担心被套牢。
真是进退两难!
所以,搞得大家的情绪都有点焦虑。
对于依靠工作赚钱的普通人而言,这似乎是一种惩罚,给大家传递的价值观好像是:努力一文不值,只有捞偏门才能过得很好。
现在的情况,谁也说不准,只能期待,在消费提振起来、经济全面复苏之后,普通人也能跟着喝口汤。
毕竟,很多人实际上生存都难,让他们去股市楼市,实在有些过于强人所难了。
金融产品,不管多烂,要做的就是全力忽悠,信息爆炸的时代,这一招真的好用。
这次的股市拉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美国什么降息不降息的只是一个理由、契机,以前就没降过息吗?怎么死成那样?
这次真正起作用的,还是排山倒海的一边倒的信息,全部唱多,没人唱衰,全民的热情就被忽悠起来了,一人一把柴,火就烧起来了。
这是一次很好的尝试。
说白了,很多时候,投资就是个信心、对未来的预期,并不是貌似理性的这个数据、那个数据。
此次行情,数据并没有变,但人心变了,市场就变了。
楼市也是这个道理,目前是一多半人唱衰,当然要跌了,如果换成一多半人唱多,或者全民唱多,那嗷一声就起来了。
金融最大的功能就是财富转移,资本的本质是以利益为驱动,以人为连接,营销或广告是一种名正言顺的手段。
目的是利用人性的弱点作为突破口,就形成了设计和被设计的角色,是镰刀还是韭菜?
只有每个人心中才会有真实的答案。
我的观点是,在自己拿不准、没想清楚的情况下,不要碰,特别是股票,它再怎么涨和我们普通人都没关系,永远不要去赚认知以外的钱。
对于跑步进场的新投资者要小心了,不要以为股市遍地是黄金,大概率都是一坨坨的粑粑。
另外也不要眼红别人赚钱,别人的认知都是交过学费的,你交过学费吗?
你什么都不懂,凭什么泼天的富贵能砸到你头上?
还要思考一个问题是,之前铺天盖地股票大涨的信息都是给谁看的,这就叫从众心理,越是热闹,就越有人想进去扎堆,越扎堆盘子就越大,最后就越容易把你套牢。
2017年左右的时候房价持续上涨,很多人都把钱投到房子里了,如今你再看,现在套住的几乎全是前几年大量买房的人。
所以说,咱们就是普通人,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了。
永远记住,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没有通天的手段,就别琢磨腰缠万贯。
小老百姓这丁点三瓜两枣还是自己留着应急吧,被忽悠没了,可就惨了。
或许,有不少人还是心有不甘,生怕自己错过了什么红利。
其实,不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所能知晓的事情,错过了,那不叫遗憾,因为本身就不属于自己,你能抓住的机会也很小。
人其实很难挣到自己认知和能力以外的钱,能挣钱的风口有些人可能一辈子都触摸不到。
接受自己的平庸,多学习、多了解、接触实事,相信你很快就会发现下一个属于自己的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