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就听到某同事唉声叹气:
早知道就今年再买房了,我家的房子市场价又跌了......
千金难买早知道,广州有句俗话说得好:有早知,某(无)乞丐!
截至目前为止,盘点2024年楼市的六大现状:
看起来办法都使尽了,却没有激起太大的水花。
难道是大家都不喜欢房子了吗?
当然不是!
因为早期买房都是几套,几十套,甚至更多,都想套现,但新房子也更多,价值都在高位,想要一般人去接手,想都不要想。
归根结底,是有钱的不玩了,没钱的玩不起。
不号召的,有可能还有救的可能性,若是号召了,老百姓就怕又再被坑一次!
资产的价值首先是流动性,没有了流动性,价值无从体现。
房市几年来持续萎缩,房子渐渐失去流动性,使投资、消费信心丧失,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以前银行贷款是香饽饽,而今主动找你放贷的电话、消息不断,说明银行资产也日渐失去流动性,这对经济危害是极大的。
但是,一厢情愿地在消费端给予各种支持,而房价却依然高挂,不以市场化方式进行买卖,效果不会大,毕竟消费者也学聪明了。
但房价也不能一下子降得太快,如果跌破贷款余额,则会酿成全面断贷的风险。
只能慢慢放水,挤出存款为地产化债,慢慢稀释房贷余额。
那么,高位买房的人,错了吗?
也没错,只能说运气差了点。
有时候你躺着什么都不干,就已经赢了瞎努力的人了,人生有时候就是这么戏剧性!
其实,在高位买了的人也不要太气馁,都是市场行为,愿赌服输,自住刚需的话,心态要好,人生来就注定命运不同。
其实该不该买房,如果你是自住,我觉得有2个最基础的问题,你要问问自己:
我是不是需要它,我能不能负担它(如果贷款,能不能保证未来二三十年都能按时还款)。
就像任何消费品一样。
如果你还是看重买了之后的涨跌,那要考虑的问题就很多。
但我觉得最基础、最重要的这两点不应该忘。
对于房子这个事,永远有人说房价涨,也永远有人说房价跌。
这个世界,残酷的地方就在于它有无数的选择。
可它从来不会告诉你,哪个是对的,对错要你自己去分辨,后果也需要你自己去承担。
买对了,你就享受房价上涨、城市发展的红利;买错了,就得用后半辈子给这个天大的错误去买单。
那以后的房价,到底升还是降?
商界大佬曹德旺曾经这样说过:
“人人都说房子保值,有钱的人都去囤房子,剩下需要买房的人没钱,现在没钱,将来八成也没钱,那么将来的房子就是有钱人卖给有钱人,房子能卖得出去吗?”
资本和ZF还在试图制造购房刚需:什么学区房、婚房、有房才有家、买房送户口,把一些伪刚需的东西绑到房子上。
为什么要这样操作?
其实就是债务和风险的大转移,地方的债务要转移,地产商的债务要转移,银行的风险也要转移,最后转到了哪里?
就是接盘侠的房贷啊。
现在谁还有能力去接盘,谁愿意去接盘?
过去很多人认为,投资房产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但是2017-2018年高位买房的人现在都已经被套在了历史的最高位。
房价只涨不跌的神话终结,大家都谨慎起来,不敢轻易出手买房。
同时也可以看到,整个大环境几乎从上到下都在进行一场消费降级的运动。
不生孩子是属于养娃降级、不结婚属于婚姻降级、经常逛拼多多属于购物降级。
甚至像体制内的降薪也是属于收入降级,大家的收入都下滑了,赚钱变得越来越难了呢。
而在当前楼市预期还不够明朗的情况下,面对阴跌潮,多数人都只会选择观望和等待。
毕竟,多等一个月就少花一平米的钱,换作谁,谁都愿意等。
毕竟,大家的钱都是辛辛苦苦赚来的,肯定也不想打水漂啊。
有人说,年轻人结婚生娃肯定要买房吧?
我想说,现在的年轻人活得越来越理智,中年人推高房价,让年轻人做牛做马来接盘,你当年轻人是傻子吗?
他们结婚的意愿都降低了,未来购买婚房的刚需也会越来越少。
此外,即使年轻人结了婚,也不愿意再掏光家里所有的积蓄,欠下沉重的房贷。
年轻人买房刚需是还挺多的,但光有刚需意愿没用啊!
如果一个人全家没房子,需要刚需住房,掏空全家所有积蓄只能凑到几十万付个首付。
现在物价高,工资少,花销大的同时收入还不高,能收支平衡就很不错了。
未来收入很难大涨,未来也很难再存到钱。
要是买了房子背上巨额债务,抗风险能力大幅下降,全家都喝西北风,生个病都没钱医。
以前老鼓吹买房是为了安全感和归属感,现在看来,贷款买房,更没安全感,每天都要提心吊胆。
一旦断供,白忙活一场,房子和钱都要跟你说拜拜!
在这样的情况下,这家人根本不会考虑买,虽然购买意愿很高,因为真需要,但实际上买不起,就不会真去买。
现在大家兜里存款不多,收入低、花销大,对未来的收入预期低、信心低,所以根本不敢买。
只要不大幅降价,不大幅度降利息、不能大幅度提高大家的收入,那买不起的人始终买不起,怎么号召、怎么刺激都没用。
不是不想买,是买不起,不敢买!
最后,说说看,你会选择在今年买房吗?
买房是你的必选项吗?
欢迎留言分享你的买房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