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在宋朝宋仁宗年间,河南陈州有一户姓赵的人家,主人名叫赵大,是个老实本分的庄稼汉。
一日清早,赵大像往常一样早早起床,将自家田里打理了一番,便扛着锄头往家里赶。刚走到村口,赵大便发现村里的气氛有些不对,只见家家户户都关着大门,街道上空无一人,只有几只鸡在悠闲地啄食。
赵大心中疑惑,村里往日这时早已炊烟袅袅,怎么今日会如此冷清?他快步走到自家门前,只见大门紧闭,门口还放着一个崭新的黑色大瓦盆。
赵大心中一惊,这瓦盆明显是新近烧制的,怎么会无缘无故地放在自家门前?
赵大轻轻推开大门,走进院子,只见妻子张氏正慌忙地从屋里跑出来,神色紧张。赵大见状,急忙问道:“娘子,发生何事了?为何门口会放着一个黑瓦盆?”
张氏一听,脸色变得更加苍白,她颤抖着声音说道:“夫君,你可曾听说过村西头老窑匠刘世昌的事情?”
赵大闻言,点了点头,说道:“自然知道,刘世昌是村里唯一的老窑匠,烧制手艺一流,只是前几日听说他突然暴毙而亡,这黑瓦盆莫非与他有关?”
张氏道:“正是,这瓦盆是刘世昌的徒弟送来的,说是刘世昌死前曾托梦于他,让他将这个瓦盆送到咱家来。刘世昌在梦中说自己死得冤枉,要咱家为他申冤。”
赵大闻言,心中暗惊,忙问道:“那刘世昌的徒弟可曾说明他究竟是如何死的?”
张氏道:“他只说刘世昌是被害死的,具体情形他也不清楚,只是让咱家将瓦盆放在门口,三日之内,必有奇事发生。”
赵大听罢,心中虽然半信半疑,但想着刘世昌平日里为人和善,从未与人结仇,如今却突然暴毙,其中必有蹊跷。于是,他决定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
三日之后,夜幕降临,赵大和张氏早早便上了床,但两人都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就在这时,突然听见院子里传来一阵响动,似乎是有人在翻动什么。赵大和张氏急忙穿衣下床,点亮油灯,走出屋子查看。
只见院子里那黑瓦盆竟然自己动了起来,在地上缓缓滚动,发出“咕噜咕噜”的声响。赵大和张氏见状,吓得浑身发抖,紧紧依偎在一起。
就在这时,那瓦盆突然停了下来,随后竟然发出人声,说道:“赵大兄弟,我乃刘世昌,死于非命,望你为我申冤。”
赵大和张氏闻言,吓得差点昏厥过去。好一会儿,赵大才壮着胆子问道:“刘大哥,你究竟是被何人所害?”
那瓦盆又发出声音,说道:“我乃是被本地恶霸赵财主所害,他觊觎我家的窑厂,便设计将我毒死,又将我烧成了瓦盆,企图毁尸灭迹。我死不瞑目,特来求你为我申冤。”
赵大听罢,义愤填膺,忙道:“刘大哥放心,我一定为你讨回公道。”
次日一早,赵大便带着那黑瓦盆,来到了县衙报案。知县包拯闻言,觉得此事甚是离奇,便决定亲自审理此案。
包拯命人将赵大和那黑瓦盆带上大堂,又命衙役将赵财主传来问话。赵财主一见包拯,便知道事情不妙,心中暗自叫苦。
包拯问道:“赵财主,你可认识此人?”
赵财主瞥了一眼赵大,说道:“认识,他是村里一个庄稼汉。”
包拯又指着那黑瓦盆,问道:“那你可曾认识这个瓦盆?”
赵财主一看那瓦盆,脸色顿时变得铁青,他强作镇定,说道:“大人,这不过是一个普通的瓦盆,我怎会认识?”
包拯冷笑道:“哼,这瓦盆可不普通,它可是刘世昌的化身。”
赵财主闻言,心中暗惊,但仍是嘴硬道:“大人说笑了,瓦盆岂能化为人形?”
包拯不再与他废话,命衙役将瓦盆放在堂上,又命人取来一盆清水,倒入瓦盆之中。只见那瓦盆一遇到水,便发出“滋滋”的声响,随后竟然开始慢慢变形,最后竟然变成了一具人形。
赵财主一见,吓得瘫坐在地上,浑身颤抖,连话都说不利索了。
包拯严厉地盯着赵财主,沉声道:“赵财主,现在你还有何话说?这瓦盆已化作刘世昌的模样,难道你还想抵赖不成?”
赵财主此刻已是无话可说,他深知自己已无法逃脱罪责,只好低下头,认罪道:“大人,是我……是我害死了刘世昌。”
原来,赵财主一直觊觎刘世昌家的窑厂,想据为己有。但他知道刘世昌是个老实人,又有手艺,不好直接下手。
于是,他便想出了一个毒计,用重金收买了刘世昌的一个徒弟,让他趁刘世昌不注意时,将毒药下在他的酒里。刘世昌喝下毒酒后,不久便毒发身亡。
赵财主见刘世昌已死,便命人将他的尸体抬到窑厂里,准备将他烧成瓦盆,以毁尸灭迹。可没想到,刘世昌的灵魂竟附在了瓦盆上,变成了会说话的瓦盆,前来找他申冤。
包拯听罢,心中已有了计较,他命衙役将赵财主押入大牢,待秋后问斩。同时,他也命人将刘世昌的徒弟捉拿归案,一并惩处。
此案审结后,包拯又命人将刘世昌好好安葬,并派人保护他的窑厂,不让任何人再有机会侵占。
赵大和村民们得知此案已破,都纷纷来到县衙,向包拯表示感谢。他们称赞包拯是青天大老爷,为民除害,为刘世昌讨回了公道。
包拯则谦虚地表示,这是自己应该做的,为民申冤,惩恶扬善,是每一个官员的职责。
这个故事也传遍了整个陈州,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人们纷纷感叹,世间竟有如此奇案,也有如此青天大老爷,真是让人敬佩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