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随波逐流也是一种选择

文化   2024-09-03 21:18   江西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这篇散文出自北宋理学家周敦颐之手,也是李白曾经上学时候,语文课本里要求背诵全文的一篇课文。周敦颐被称为程朱理学的开山鼻祖,而理学经过众多大佬的钻研与总结,最后只有一个字:诚。

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哲学范畴内,唯物与唯心探索到的最高成就,当然了,即便时间过去将近一千年了,至今能够领悟到这个“诚”字的精髓的人,恐怕也不多。周敦颐曾经在虔州做过通判,虔州也就是现在李白的所在的城市,赣州。根据《赣州府志》记载,周敦颐任通判时,建了莲池,并写下了这篇《爱莲说》。

全文精短,爱寓意颇深。开头“水陆草木之花”,可表世间万物,世间的好东西有很多很多,可以供人选择的也很多很多。通过陶渊明爱菊花,唐代以后世人喜欢牡丹,很自然的说出作者对莲花的情有独钟。

接着就是客观描写了莲花,包括生长环境、外观形象、气味等,写出了莲花的与众不同。其中“出淤泥而不染”与“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两句,借物喻人,更是成为千古名言。

喜欢菊花有问题吗?喜欢牡丹有问题吗?都没有问题,那只不过是人们的一种选择,不管出于什么原因,这种选择仅仅是人们对生活的一种态度,对人生的志向、志趣的一种反应。于是,作者发出感慨:和他一样喜欢莲花的人又有谁呢?

这是一种孤独感,但这种孤独并非是抱怨,而是认清了世界,认清了自己,更重要的是尊重他人。不去强行改变他人,更不强加自己的愿意给别人,然后理解,并且承受孤独,这是很高层次的一种人生智慧。看似无能为力无可奈何,实际上是跳出了尘俗,尊重生命和自然万物。

现在人们很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我喜欢菊花,你喜欢牡丹,那么我就拼命说菊花的美,并且要诋毁、轻蔑你喜欢的牡丹,一定要把牡丹贬到粪坑里,才能显示出我比你更像君子,更是一个合格的人。

犯这种错误的主要原因,就是不明白“相同”、“不同”和”大同“之间的关系。大同是一种态度,是一种觉悟。而相同和不同,是人生、是社会现实。人生、社会现实,它不会改变,它就是这样,它就在这里。

你选择了左,或者右,那仅仅是人生中千百种生活方式、存在方式的其中之一。你应该充分去尊重别人和你不一样,你可以不认同他们,但你不需要为了标榜自己,而瞧不起、瞧不上他们。

穷人看不惯富人的穷奢极欲,富人不屑穷人的粗鄙困窘,于是双方都互不认可,形成对立。这就是人们感觉到痛苦的根源:无法正视别人,也无法认清自己。

出淤泥而不染,只不过是莲花的一种特性。陷污泥而身脏的花还有千万种,到底是喜爱莲花呢,还是讨厌污泥呢,这是一个需要深刻去认清楚的问题。没有搞清楚这个问题之前,也就找寻不到那个能让自己眼前一亮的答案。

有人追求名,有人追求利,有人追求健康,有人追求平淡。千万种追求,就像千万种花,你所喜欢的,只是你喜欢的,其实和别人的喜欢,是相同一个性质,没有所谓的高低贵贱,仅仅是一种选择。

有人如春风里的柳絮,如海波中的扁舟,飘荡浪迹,没有一个固定落脚的地方,那只是他们的生存环境在左右命运。

也有人乘风破浪,披荆斩棘,散发耀眼光芒,如晚霞一般映红天际,那也只是他们的选择。

智慧的眼睛,要能够先心平气和去看到这样的人世间,看到形形色色的万物,然后再去决定走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路上也许会有很多情绪,情绪也许不会稳定,每一次的调整,都不应该忘记了自己也是众生的一份子,别人是你的风景,你也是别人的风景。如此,才算得上通达通明,进而,才能够触摸那一个”诚“字。

出淤泥而不染是你的选择,但出淤泥而不染并非是世间的唯一。不认同,但尊重,这才是真正的”大同“。


慈俭化尘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你一起看不一样的风景。从来都没有失传的文明与传统,它只是换了一个方式存在,你如果没有看到,那可能仅仅是你还没有切换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