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介,开始悄悄“站”房东了

楼市   2024-11-26 08:01   上海  
就在前几日,我有一位同事想看看二手房,他的目标是长宁区,一些在我们后台数据库中,房价表现比较“坚挺”的老小区。
但在跟中介看房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个小插曲:

同事原本想看一个比较心水的小区时,中介突然告诉他:
“看这个小区的房子是要提前预约的。”
最后同事当然也没有看成。要知道在市场下行、稀客如金的时期,这是绝对不会发生的事。

先不论中介说法的真假,但在这个细微行为的背后,我恍惚间嗅到了一丝熟悉的信号:

上海的有些中介,开始从一边倒向买家,悄悄转头“站队”房东了。

随即我也和曹家渡相熟的老中介好友聊了下他那的情况,得到的原话是:

“我手上现在其实不缺客户,缺的是好房子。”

一个长宁,一个静安,是巧合还是某种信号隐现

我们从大数据层面,来看看新政后关于市场的一些真相


01
中介们“站队”很分化

作为对市场反应最敏感的群体,中介的细微变化有时空穴来风。
为了摸清楚他们“敢”这么做的底气,我选取了3组最前置的市场数据:
a.带看量,b.成交/新增挂牌比,c.议价空间。
先看对比5.27之后,头部中介带看数据走势。
明显可以看到,9.29后的带看走势出现了3个特征:
温和、持续、强劲
新政后第3周,带看数据来到这轮的高点,剔除10月底台风带来的影响外,整体走势的持续性很好,没有出现5.27之后的滑落断崖。
走势的波动较小,反映出了买家情绪正在转变:尽管没有最后入手,但内心看跌后市的心理在逐渐松动,自我心理的拉扯博弈在加剧。
我们再看第二组数据,各环线的成交/新增挂牌比。
很明显,这个市场新的分化出现了:
整个中环线以内,11月的成交/新增挂牌的比值在,而一旦出了中环线外,比值的程度与环线距离成正比。
而且如果仔细看,会发现内环内的扩大速度要远远大于内中环。
但不管怎样,中环以内的市场已经连续两个月,保持住了旺盛的成交需求。
再回到文章开篇中所提到的长宁老小区刚好就位于内中环间,而曹家渡则在内环就很好的解释了为何在当下的市场中,有些中介会悄悄开始“站”房东了:
分化的市场供需关系,让嗅觉灵敏的中介小哥们产生了“差异化”的行为,但也仅仅是小部分。
为了能让大家更清楚的辨别,你遇到的某些中介行为,究竟是在“装装样子”,还是真实的供需不平衡造成的改变。
我再把第3组数据:议价空间,叠加入内。
从价格维度来看,新政后所有总价段的二手住宅,议价空间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收窄。
但具体到收窄能坚持的时长来看,情况就有些细微的不同。
最明显的,应该属200万以下的二手房,议价收窄只持续了短短一周,而且在最新的数据中,出现了比新政前更大的议价空间情况。
这部分房子通常对应的是大家口中的“老破小”,也折射出房东的信心依然很弱,买家占主导权。
300-400万,维持住了收窄稳定,只是在最新的数据中,出现轻度的增长。
但整体来看,400万以上全线都保持住了收窄的大趋势,从侧面看到了市场的稳定性在增强。
结合上面所有的数据维度来看,中环线内改善房源的价格将变得越,好房源的去化速度会
而且叠加下个月马上实行的增值税调整(主要影响高端改善及豪宅),我大胆做个预判:上海的二手市场在明年3-4月前,会持续有一个良好的表现。
看到这里一定会有小伙伴疑问:那之后会怎么样?
其实这次最让大家感到意外的是,在9.29新政+央妈放水的市场效应没有出现任何冷却信号之前,增值税政策就调整了。
这一系列大力度的调控堆叠,上层无疑是在向市场释放信号:对上海等一二线楼市“止跌”的强烈决心
02
挂牌量虽高,可交易的好房子很少
截止到2024年11月19日,全市二手住宅挂牌量来到211738套,再度刷新了楼市的历史。
但仔细把这些数据拆解对比后,我发现了一些微妙的信息。
注:数据剔除了2024年2月的春节干扰
比如全市的挂牌量单月环比变化。
从去年6月下跌开始至今,市场一共出现过3次挂牌增量小高峰:去年6月、7月,9月、10月,以及今年的10月和11月。
但从挂牌的增减变化来说,前9个月二手挂牌的增量是很缓慢的。
甚至到了9月,二手挂牌已经出现了从去年6月至今最大的环比跌幅
也就是说,相比于之前的不调价,挂在那的“按兵不动”,9月有更多房东选择直接下架不卖了。
颇有一点房东对市场的“非暴力不合作”
而今年的整体成交量在政策的刺激下,却一次次出现高峰,但呈现出非常不稳定的形态。
一方面是买家信心的不足,导致买房的一等再等,还有一个原因,也是我觉得下半年市场不能忽略的因素:
在潜移默化中,市场中“可交易”的房源正在快速萎缩。7、8、9三个月,成交量的连续环比下滑,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源于此。
注意,我这里用了“可交易”三个字。
其实今年有4成左右的挂牌房源都是“僵尸房源”(6个月不做调价动作),理论上是暂时不计入中介会优先选择的谈判范畴内的。
所以越是到下半年,中介能获得一套好房子的难度也变得越来越大
这个市场已经不再像上半年那样,一边倒向买家了。
部分中介也知道一套好房源,相当于一个好筹码,在当前的市场上,还是能非常精准匹配到有需求的客户。
好在9.29新政缓解了这个局面。
一方面11月环比挂牌的新增比例来到了年内最高,环比增长了3.4%,是继去年9月后的增幅第二高点。
新入场的房东们也带来了新鲜的房源;另一方面,“僵尸房源”也有活化的迹象。
我对比了新政前后,截止11.19日,头部中介的僵尸房源占比减少了1.9%,套数上减少了约2800套。
原来在场上“拒绝合作”的部分老房东们,也终于松动起来了。
从某种程度上看,当下的市场环境需要扭转两个观念:
1、高挂牌量对于目前来说,不全然是“贬义词”,它能补充新鲜房源,有利于刺激交易循环。
2、与客户需求能真实匹配的好房源其实极少,部分区域的去化在加速,买卖双方的心理预期在快速加大。

03
有些房子,确实涨价卖掉了
了解完数据,相信不少人和我的感受一样,上海二手市场的量价冲突已经来到了未曾有过的剧烈程度。
不断刷新的二手挂牌量、缩小的议价空间、快速卖掉的好房子、大量被遗留在市场的僵尸房源...
导致了市场上不同区域,不同预算的客户听到的信息非常零碎、不对等。
比如最近不少舆论提到的二手房涨价成交的情况,我也通过一房一万数据中心对头部中介的成交价格进行了比对,也做了一个市场还原。
注:由于头部中介对外公布成交数据的情况会有半个月左右的延迟,因此数据统计截止到11.2,数据将楼层高低、面积等因素对房价的影响进行了计算还原。

这里所说的涨价,是指同小区、同类型房源,与年内最低成交时期的单价进行的横向比对,可以理解为这些小区,有一小部分房源出现了触底反弹的苗头。
但也可以看到,这样的成交个案毕竟还是极少数,而且我们也统计了两次新政后,涨价和降价房源数量,发现9.29新政的绝对数少于5.27
但不管怎么说,从种种数据迹象中,我已经隐隐嗅到了房东们正在星火燎原般的信心,买家们被市场交易数据,不断冲刷下,开始动摇的“坚持”。
或许这个市场,只差最后那一记
本公众号发布的原创数据、图表、文章等信息的版权由公众号运营公司独立所有,并受法律保护。转载必须注明出处,否则构成侵权,我司有权依法追究侵权方的法律责任。


一房一万
大数据帮您选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