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文章,是大卫·林奇描述冥想深处的世界。你不必完全相信,但不妨一听。
两周前,电影界极具影响力的巨匠大卫·林奇(David Lynch)逝世,享年78岁。他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叙事手法闻名,执导过《双峰》、《蓝丝绒》和《穆赫兰道》等多部经典电影与剧集,广受赞誉。作为电影制片人、画家、设计师、雕塑家、舞台设计师、摄影师及音乐家的全能创作人,他的艺术表现力让人惊叹。
然而,他真正触动我的,是两年前我观看的一部关于大卫·林奇的纪录片。在其中,他解释了“冥想的最深处究竟是什么”。
纪录片是在大卫·林奇位于好莱坞的画室里拍摄的。近40年前,他开始了冥想的深层精神之旅,而直到拍摄纪录片时,他才决定公开谈论这段经历。他说,这个世界上有太多人在抑郁中挣扎,他想将冥想的钥匙传递给更多人,希望能减少人们的痛苦与悲伤。
当时,我已经学习冥想有十年,冥想对我来说是管理情绪的重要途径,它让我缓解压力与忧虑,帮助我不再纠结于过去、不再担忧未来,更能专注于当下。每次冥想后,我的情绪都会显著提升,感到清醒与轻松。
但我一直知道,冥想的最深处,藏着一个比单纯“提升情绪”更强大、更深邃的世界。几次进入深度冥想时,我体验到了很大的幸福感,但我离那个“开悟”的境界还很远。
“开悟”指的是个人意识与宇宙意识合一的状态,它意味着从有限的自我觉察到无尽的宇宙真理,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存在。
我心中充满了好奇:冥想这个“通道”的终端到底是什么?
十多年前,我曾在德国森林里的佛教寺庙修行,导师Ajhan Brahm曾隐晦地给过我一些关于“冥想深处”的启示,许多已经开悟的人也诉说过一些片段,都与大卫·林奇纪录片中的描述吻合。然而,大卫·林奇毫无保留,他甚至通过绘图和解说的方式,直白地阐述了“冥想深处的世界”。
他将我之前所知的碎片拼凑成了完整的图景和概念。尽管科学界尚未完全验证,但许多人已经“亲自去过那里”:“冥想深处的世界”,正是藏着幸福真相的地方,那里宁静至极。
大卫·林奇手中拿着一个甜甜圈,他说道:“冥想带来的体验,比甜甜圈的甜味还要甜,它带来的是生命中最纯净和甜美的喜悦体验。”
当意识进入冥想的最深处时,你会体验到“开悟”,获得真相。
那里是一个完整且巨大的意识场,所有的能量都在高频率下流动。体验过的人用不同的词汇来描述它,诸如“道”、“天堂”、“能量场”、“量子场”、“集体潜意识”等词语,都在指向同一个领域,那是无限宇宙的源泉,是所有创造力的发源地。
大卫·林奇称之为“United Field统一场”。在那个境界里,你的意识无所不在,与宇宙融为一体,成为一个绝对整体,能够展开你作为人类的全部潜能。
那么,是什么阻挡了我们普通人和这个“统一场”之间的连接呢?那就是“思绪”,尤其是负面思绪。思绪就像是海洋表面起伏的波澜,它让你的意识停留在表层,而我们几乎24小时都在自动运转的思绪中。
不快乐源于能量的堵塞。那些悲伤、仇恨、惶恐,都是我们与“统一场”的分割,是我们一刻不停的思绪,阻碍了能量的流动,使得意识无法深入。
想要进入“海底”,你必须停止思绪。思绪越平静,你就能越深沉地潜入,就像重力一样,带你自然地穿越,一直到达潜意识,甚至更深,最终进入那个一切能量和意识的源泉——“统一场”。冥想,正是通往这个领域的通道。
他说,“统一场”的存在,不能当作外部的事物来探究,它必须向内寻找。
这让我想起导师Ajhan Brahm曾说过的话:人们总是去外部世界探索真相,去到宇宙的深处,追求远方的未知,但其实,真相是要向内寻找的,它存在于最寂静的深处。导师曾在剑桥大学学习量子物理学,他用量子物理的视角来解读意识与冥想,这与大卫·林奇的描述不谋而合。
导师说,物质世界是“空”的。看进原子里,电子、质子和中子极其微小,原子里充满了“空白”,这其中潜藏着能量。
大卫·林奇提到,“统一场”是意识与物质的统一。
科学家们一直在探索物质的真相,他们发现了分子,曾一度认为它是最小的粒子。接着,他们发现了原子、中子和质子,之后,科学进入了量子物理的领域。
大卫林奇在右侧画的是:人类对物质世界的探寻,发现越来越小的物质
量子物理学家们发现“观察者效应”,涉及到意识与物质之间的某种关系:在没有观测的情况下,粒子可以同时处于多个状态、比如在多个位),可一旦你进行观测,粒子的状态就变得确定了。它激发了许多哲学和物理学上的讨论,尤其是关于意识在量子世界中是否扮演某种特殊角色。
理论物理学家们正在追求用“大统一理论”描述所有自然力,认为存在一个“统一场”,所有物质和能量的源头来自一个更基本、无形的领域。
量子源于无形的“统一场”
科学家们知道“统一场”的存在,但他们无法进入这个领域,因为从物质世界并不能直接通向它。但冥想,却是通往这个领域的方式。通过冥想,我们可以将意识带入那个统一的能量场,因为意识本身也是能量。
左侧画的是意识世界,意识通过冥想深入
当你通过冥想进入意识的最深处,那是什么样的感觉?
大卫·林奇说,你将体验到无比的幸福。这种体验非常具体,它在最深层次上支持着所有生命,你将触及到生命的本质。
意识与物质的最深层次是统一的,超越了相对性、二元性,这个领域创造了一切。
冥想的最深处,是意识与宇宙的统一
你将感受到巨大的智慧、能量、爱、力量、喜悦与平和。“统一场”无边、无限、永恒,它包含着极致的圆满。
愤怒、疑惑、苦涩早已消失不见,你不会再有任何负面情绪。你将充满能量,被大爱的感觉浸透,这是你能想象到的最美好的体验。
大卫·林奇写下冥想深处的感觉:创造力、爱、和平、祝福、纯粹的意识...
当个体体验到这一层次时,意识将不断成长,负能量开始消退。紧张、压力、焦虑、悲伤、抑郁、恐惧等一切负面情绪,将会消失,因为你已经感受到光明,负能量无法在光明中存在。
大卫·林奇指出,抑郁与悲伤的人,如果找到了冥想的钥匙,痛苦就会自行消散。
这也正是2000多年前,释迦摩尼在菩提树下发现冥想后,教导众生冥想的原因——冥想让你与生命的源泉连接,治愈一切。
大卫·林奇拍摄这部纪录片,是希望更多人能加入冥想的行列,因为当一个群体同时冥想时,幸福的能量将指数级爆发。
就像两个扬声器,它们相隔一定距离时,你会听到一个音量。如果你把两个扬声器靠在一起,你就会得到相当于四个扬声器的音量,再加上第三个扬声器,你就会突然得到九个扬声器的效果。扬声器音量叠加的现象,涉及到“建设性干涉”的原理。
冥想也是如此,冥想的人数越多,积极的能量就越强大,越能够影响到更多的人。我们就像灯泡,自己点亮后,享受内心的光辉,同时也会发出光芒,照亮周围的环境,让身边的人也感受到温暖与光亮。
比如,当你走进一个充满幸福与喜悦的房间,这个群体所发出的正能量会立刻让你感到无比美好,而负能量、敌意与仇恨则会在不经意间消散。
更多的人冥想,这个世界会更和平、和谐。
冥想是我们最忠实的朋友,到达这个地方,你会明白,这里才是我们真正的归宿,是家园,是纯粹的和平、爱与感动。你会感受到它比物质世界的任何事物都更加真实。
你将获得最大的满足,再也不会去伤害他人,也不会伤害自己。你会发现,世间的任何不满足,都无知且可笑,它源自我们忘记了最初的自我,阻断了能量的流动。
这才是终极的真相,一切应该有的样子,然而我们却未曾察觉。
解决之道便是停止表层的负面思绪,通过冥想深入,与“统一场”连接,在那里,光明的频率会带给你无尽的快乐,只有朋友,没有敌人。
大卫·林奇咬了一口甜甜圈,满足地笑着说:“冥想比这还要甜得多。”
他希望更多的人能来冥想,来感受幸福。这个世界,必将变得更加美好、更加光明、更有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