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的《卖油翁》和《活板》这两篇文章都是北宋时作家所作,一个作者是著名的文学家欧阳修,一个作者是北宋时的科学家、政治家沈括。
沈括是科学家,在我们认识的古代作家里,能冠以科学家称号的真的很少,而沈括是一个。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介绍的是影响了全世界文明进程的活字印刷术。
这一印刷技术的革新使得书籍的生产成本大幅降低,知识的传播速度和范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扩大。活字印刷术的广泛应用,为西方启蒙运动的兴起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可以说活字印刷术推动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
这样伟大的发明为什么能够出现在宋朝?其实,宋朝的出色还不在于一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中国“四大发明”中,火药、指南针、印刷术三项都完成于宋代,“唐宋八大家”占了六家;这一时期,经济强盛,GDP世界第一,宋朝都堪称“古典中国的黄金时代”。
所以,英国著名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曾说:“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或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
还是这个李约瑟他在《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一卷的序言里,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这便是著名的“李约瑟之问”,那就是“中国的科学为什么持续停留在经验阶段?……欧洲在十六世纪以后就诞生了近代科学,这种科学已经被证明是形成近代世界秩序的基本因素之一,而中国文明却未能在亚洲产生与此相似的近代科学,其阻碍因素是什么?”原来领跑的中国,为什么没有发展出近代科学?这样的发问,让我们现代人感到深深地愧对那个领跑的宋王朝。
学习《活板》,收获更多的是文化自信,我们的先人能够领先世界那么早成就了这样伟大的发明!我们曾经就是世界的标尺,但,我们也不禁发问:“布衣毕昇”为什么能够有这样伟大的发明?
也许我们能从《卖油翁》中那个卖油的老头那里读出藏在文章背后的一段历史,悟出其中的缘由。
《卖油翁》的主角是卖油翁,而不是卖油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角色设计?卖油翁作为阅历丰富的老者一定深通人情练达、世事洞明,也一定饱经风霜、历经沧桑,既了解生活的不易,又不会图一时之快、逞一时之能,所以,他对康肃公的言行,应该不是血气方刚的冲动。然而,“睨之”“但微颔之”,这些动作都是不礼貌、甚至不理智的动作,他对康肃公的百般挑剔为哪般?这是卖油翁的真性情,率性而为的真性情看起来很无礼,卖油翁为什么不伪装一下?他怎么就敢对康肃公直言:“无他,但手熟尔”?在我们看来,面对高官重臣,卖油翁不给面子、口无遮拦,言语的确不合时宜,他就不怕招来杀身之祸吗?
其实,这个大可不必担心,卖油翁的言行和性格是受北宋时期的社会政治环境所影响的。北宋年间,开国皇帝赵匡胤给自己及其子孙们立了“誓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者”的规矩并始终不渝地遵守着,据史料记载,北宋时期言官的地位很高,言官在皇帝面前敢说话,他们甚至会公开怼皇帝,皇帝只能听着,因为皇帝都恪守“言官无罪”的祖训。上行下效,皇帝对言官的宽容一定也影响了朝中大臣、普通百姓,这样说来,言论自由的社会环境下,卖油翁敢在高官面前“造次”也就不难理解了。
卖油翁,一个卖油的老头,作为底层老百姓,我们不禁关心的是作为底层老百姓的他收入微薄、生活不易。不可否认,卖油翁他的营生就是卖油,以小本生意养家糊口,因此,他的责任应该是赚钱、卖油,他应该想着卖不出油,老伴儿、家人会不会饿肚子?我们再看看卖油翁的工作态度:“释担而立”“久之不去”,不敬业、不爱岗,一副悠然自在的样子;而且他还多管闲事,从自己的卖油的体验出发跟人讨论箭术,全然不把他的经营的主业——卖油赚钱放在心上。难道他真的不在乎收入吗?他赚的钱真的够糊口的吗?这个还得还原一下北宋时期老百姓的真实生活。北宋时期社会商业发达,在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中就能捕捉到有各种摊贩的工作身影,无论桥头、城墙边还是街道旁,剃头的、卖甘蔗的、卖菜的、叫卖各种小吃的,应有尽有。
商业为什么能如此繁华?在北宋,统治者出台了对小商小贩有利的经商政策,比如:管理者对经商者的时间管理非常柔和,宋朝小贩利润率很高,宋朝商税很低,宋朝政府通过立法保护商贩合法权益等,安定的社会环境、利民的经商政策,像卖油翁这样一个沿街摆摊的小商贩是完全有可能过上幸福生活的。
显而易见,尽管是社会底层人物,但是卖油翁的幸福指数还是挺高的,卖油翁卖的不是油,而是消遣、幸福和开心,所以,在北宋时期,以卖油翁为代表的底层老百姓,小日子过得应该还不错,我们一定能看到北宋时百姓安家立业、国泰民安和政治清明的一段历史。
原来,社会的稳定、思想的开放、言论的自由、生活的小确幸,给了布衣毕昇进行研究的土壤,他不必为衣食担忧,不必为做出另类的发明而被嘲笑,他可以安安静静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这样在没有太多的急功近利中他便有了伟大的发明。同样道理,宋朝里其它伟大的人和事的出现也都是这样在对的时间、对的人做了对的事儿,于是成就了不可复制的伟大的历史。
原来,《卖油翁》遇上了《活板》是一种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