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这篇文章所在的七年级下册第4单元在单元目标中就指出“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中华美德以及时代对这些美德的呼唤”,因此,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展现出中华美德是教授这篇课文的重要任务。
我们学习这篇课文,最核心的一个关键词就是“君子”——“莲,花之君子者也”,莲为什么能成为君子呢?因为它“不染”“不妖”“不蔓不枝”“不可亵玩”,所以,我们赋予莲的君子特征是洁身自好——这当然符合我们大众眼中的君子的形象。
这样的理解无可厚非,然而周敦颐笔下的莲除了是这样的君子,还有更深刻的含义。请各位留心对莲的理解,“不染”“不妖”“不蔓不枝”“不可亵玩”前面都有一个特定的情境,即“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样的情境又构成了特定的对立、矛盾,试想淤泥中的莲应该是污秽的才符合常理,清新挺拔的莲应该艳丽夺目才对,幽香的莲花应该很多人围观把玩也不过分,可是这些作者都否定了,为什么呢?带着这样的疑惑再理解莲,其品格不禁会丰满、深刻起来。我们试着关注这段包含着对立和矛盾的文字,理解《爱莲说》的莲是怎样的“君子”——
与之共舞,却不同流合污。“出淤泥而不染”的莲没有像陶渊明一样面对黑暗不满的现实选择隐居、出世,它明知道所处的环境是肮脏的淤泥,可是还能乐在其中,只不过它能坚守自我,能够坚持做清清白白的自我。莲的可贵之处在于不逃避、不远离,在纷杂混乱的现实中依然能够保持清醒的认识,有足够的定力,把握好应有的尺度,做纯粹的自己。
清白干净,却不鹤立鸡群。“濯清涟而不妖”的莲,尽管出生于淤泥之中,但是却经过清水的洗涤,清水洗过会是什么样?干净的外表里不是一尘不染,也没有艳丽到亮瞎人的眼,承认一定也有污浊的地方也有不完美的存在。清白干净,绝不是清白到无懈可击,也不是高高在上的清高和遥不可及的美好。
努力成长,却不蝇营狗苟。“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莲努力让自己变得高大,“中通外直”,自己就是尺,笔直的外形是内心通透的本性使然。尊重自己的内心,只管努力生长,不妄自菲薄,该正直时定然两袖清风,该优秀时也能出类拔萃,但是却不结党营私、不攀龙附凤,“不蔓不枝”无论多么纷杂困顿只管保有自己的初心,做最真实的自己。
追求名利,却不机关算尽。“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莲有香、有色,也追求着更香、更美的自己,说白了也有追求名利的世俗之心,可是它却“亭亭净植”,用正常手段和真正的实力赢得自己的声誉,“洁净地挺立”,做干干净净、明明白白的自己。也许只有这样得来的声誉才经得起考验,经得起拷问,才会让人肃然起敬,别人才不会把自己的声誉和才学当作谈资笑料,指手画脚讽刺挖苦,才不会“亵玩焉”。
所以,真正的“花之君子”是把尺度把握地刚刚好,既是下里巴人的菜也是阳春白雪的汤,这就是所谓的中庸之道。可见,深谙中庸之道的莲花才是周敦颐笔下真正的爱怜。
何为中庸之道?中庸之道,通俗地说,就是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它的精髓在于“心诚”、“无过,无不及”“不左不右,恰到好处”。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孔子是在告诉我们“中庸作为道德标准,可算至高无上了!人们缺少它很久了。”的确,很多文人墨客、志士仁人往往要么是自视清高要么是桀骜独行,要么是安贫乐道要么是苦中作乐,很难做到恰到好处的中庸。
顺应自然规律,对待万事万物的时候都能圆润变通,以合适的方式、以合适的角度去对待不同的事情,事情处理不偏不倚,这是人生处事的规律和智慧。
做事做人讲究中庸,周敦颐这篇《爱莲说》给我们最大的启发是做事情不能走极端,不走极端才能够成为君子。为什么不能走极端呢?我们常说“物极必反”,保持适度的平衡,不仅仅是一种避免风险的策略,更重要的是,“中”是万物的本性。《中庸》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意思是说,中是万物背后的一种规律和法则,天地万物就是因为“持中”,才能生生不息。就像地球上曾经存在过几千万个物种,每个物种都有自己的生态位,有自己的本性,保持住这种本性,这就是“致中和”,在《爱莲说》中莲做到了,也就胜出了,也便成了君子了。
中庸之道,不是一种人为选择,而是万物的必然本性,和谐共生的自然界是中庸,和谐相处的社会是中庸,和谐处理自己的偏激的情绪也是中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