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鸳鸯锅滤纸”冲咖啡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美食   2025-01-26 18:12   广东  


每隔一段时间,咖啡圈里总会出现一些新奇的咖啡器具。除了不断迭代的咖啡豆以外,这些器具的上新可能就是前街最关注的事情了。因为它们总能带来许多稀奇古怪的玩法,让我们的咖啡制作拥有更多的趣味性。
最近,前街的目光聚焦在了去年推出的一款滤纸身上,因为它的设计确实有别于常规。有多别致呢?这样说吧,我们可以在手冲咖啡上享受到“鸳鸯锅”的体验。因为这款滤纸在打开以后是有两个独立的空间可以容纳咖啡粉,由于和火锅里的鸳鸯锅造型别无二致,所以在网络上一直被网友们侃称为“鸳鸯锅滤纸”。


它的原名为双室滤纸「Dual chamber Filter」,是西班牙咖啡器具制造商Sibarist研发出来的产品。它与常规滤纸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滤纸中间设计了一道“隔墙”,能将滤纸的空间一分为二。那通过官方释出的视频前街发现,这个滤纸的隔墙密度较高,在冲煮时注入于两侧的热水很难通过隔墙透到对面,因此它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一道“墙”了。于是前街打算下单一包玩玩,但突然,前街发现…

30张双室滤纸,售价37.44欧元…换算成人民币就是283元左右,平均一张滤纸要“9.4”!这都可以买多少包咖啡豆了!!!

难怪网上几乎没有测评该滤纸的文章,对于滤纸这样的一次性耗材来说,这个价格确实是有些离谱,并不适用于普通民众。如果大家也像前街一样在思考要不要为滤纸花费这么大的投入而烦恼,那不妨我们先制作出一份平替版本感受一下,看看这份“鸳鸯锅滤纸”的效果是否真的值得我们花费这么多的价钱吧!


平替版本的制作非常简单,就是在02型号的锥形滤杯里使用两张01型号的滤纸即可。具体做法就是按照正常的步骤折好两张滤纸以后,将它们面对面的塞入滤杯里,这样一份平替的“双室滤纸”就完成啦。


但如果说,我们想要起到更好的隔离效果,像官方图中的滤纸隔墙一样可以阻挡咖啡液的渗透,则可以使用特殊材质制成的无纺布滤纸,因为在没有接触到咖啡粉的情况下,滤纸是很难被渗透的。


而在我们将滤纸复刻出来以后就会发现,接下来要面临的问题会比想象中的多很多。大家可以在线试想一下,这样一张别致的滤纸应该怎么用,怎么冲。

使用“鸳鸯锅”滤纸要考虑什么?
可想而知,“鸳鸯锅”滤纸显然是为了不同特性(如:不同烘焙程度)的豆子能够集中于一次冲煮而发明。毕竟如果咖啡豆的调性全部一致的话,我们仅需要在研磨以后混合在一块冲煮就可以了,并不需要特意隔离开来多此一举。而不同特性的咖啡豆所需要的萃取参数有所区别,在所有参数里,我们最需要解决的就是水温问题。


因为水温不可能在冲煮的过程中频繁调控,所以如果我们冲煮的是烘焙程度相差较大的两支咖啡豆,那么至少需要配备两个水壶。且最好还得是温控,如果不是温控,那么我们的水温控制起来将会非常麻烦,这是第一点。
当我们解决了水温的问题以后,然后就是冲煮上的问题,而这也是主要的问题。冲煮上,由于需要同时冲煮两支不同的咖啡豆,所以我们在冲煮时需要不断切换水壶进行冲煮。同时,还要具备优秀的算数能力,因为俩支豆子处于同一滤杯,共用的是同一把电子秤,所以两支豆子的注水量将会得到叠加。


因此,我们在冲煮之前需要提前将冲煮方案列举出来,不然将会容易导致粉水比例与目标产生偏离。而正因为如此,网友们在评论区中留言的“双人对冲”(两个人一起冲煮同一壶咖啡)是无法实施的(除非用某种季节冲法)
以上,便是在使用这张别致滤纸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只是需要注意,具体还是得根据冲煮时的实际情况而定)。那么接下来,前街就来演示一下这个“鸳鸯锅滤纸”的别致冲法,仅供参考哈!

“鸳鸯锅”滤纸该怎么用?
由于需要冲煮的两支咖啡会直接混合(就是拼配),所以我们需要找到两支在味道上、口感上,能够契合和互补的豆子,那前街之前分享过的拼配技巧在这里就可以用得上啦!在这里前街尝试了三组拼配,然后分享给门店的客人朋友饮用,最终得到好评数量最多的组合为:莫扎特*卡法(莫扎特13g,卡法7g)。参数如下:
研磨程度:莫扎特为ek43的9.5刻度;卡法为ek43的10刻度。
冲煮水温:莫扎特为90°C;卡法为92°C
粉水比例:1:15
冲煮方式:三段式
使用滤杯:V60(02型号)


当一切准备完成以后,前街选择先从卡法开始冲起。首先,注入20ml热水进行为期30秒的闷蒸(注水同时按下计时)


当时间来到20秒的时候,我们开始闷蒸莫扎特,这样刚好在下次卡法注完水的时候莫扎特也能够完成闷蒸。本次闷蒸使用的水量为25ml,电子秤的水量将会累计到45ml。


注完莫扎特的闷蒸水量以后时间来到了30秒,此时我们就可以注入冲煮卡法的第二段热水,50ml(电子秤的水量会去到95ml)。由于滤杯里的空间被拆分,所以注水时我们需要减小水流,提高注水位置,这样才能够给咖啡施加足够的搅拌。
注完以后,另一边也完成了闷蒸,那我们再更换水壶注入莫扎特的第二段热水100ml(电子秤的水量会去到195ml);注完后再切壶跳到卡法那注入最后一段热水35ml(电子秤的水量会去到230ml);最后再切壶注入莫扎特的最后一段热水70ml(电子秤的水量会去到300ml)。至此,冲煮完成。


总用时2分15秒,咖啡主体还是莫扎特本身的味道,而因为卡法的加入,咖啡的风味复杂度得到提升,口感也因此更加圆润,更加干净。(确实不错)
虽然最后得到了比较不错的咖啡体验,但从开始到结束的一系列准备都非常繁琐。无论是水温的控制、咖啡豆及其比例的选择(抓了几组幸运的客人朋友试错,下次还敢、冲煮时的参数计算等等等等,不开玩笑的讲,是很麻烦。除非使用的是烘焙程度、处理方式等各方面相似度都很高的咖啡豆进行冲煮,就能够使用一致的水温,这可以节省很多麻烦。但就像前街所说,如果我们这样选择,那么倒不如将它们全部混合在一起像平常一样冲煮反而会更加省事。


但这也可能是因为前街没有发掘出这种滤纸真正的潜力,所以大家不妨再试想并实验一下,这个特殊的“鸳鸯锅”滤纸,还有什么样的玩法~

- END -




咖啡工房
不管是咖啡行业的从业者,或仅仅是喜欢喝咖啡的爱好者,我们告诉您咖啡世界正在发生的故事 。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