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捏冲煮!手冲咖啡的控水秘籍!

美食   2025-01-25 18:25   广东  


让我看看,是谁在冲咖啡的时候手在抖,水流忽大忽小,断断续续?!

在昨日的文章中,前街分享了水流对于萃取的重要性。那当我们熟知水流的重要性以后,剩下要做的就是进行实践,即冲煮咖啡。但俗话说得好,百闻不如一“做”。很多朋友在真正接触到咖啡冲煮以后就会发现,水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注。


水流忽大忽小、断断续续、时高时低,手抖的和学校里的食堂阿姨难分伯仲,这些都是新手刚开始接触手冲冲煮时的常态。而冲煮完成后的粉床,则完美展示出了注水时的不均匀度。
原因也很简单,“控水”是一个需要熟练度的操作,当我们不够熟练,没有形成肌肉记忆、也没有与手冲壶磨和好的时候是很难做到完美注水的。但换句话来讲,当我们冲的次数多了,熟练度上来了,水流自然也就能够随心掌握。正常情况下,一位完全小白的朋友在练习时长达到两周半左右,就可以做到信手拈来的注出想要的水流。


很显然,对于很多朋友来说这段时间是有些漫长的。而如果我们想要缩短这段时间,那么最好就提前掌握一些注水时的小技巧。最快的情况下,3天左右就可以注出相对稳定的水流了。

技巧一:手冲壶的壶嘴选择
《手冲壶的壶嘴该如何选择》这篇文章中前街介绍到,手冲壶的壶嘴对于水流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而这也直接决定了我们的控水难易程度(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移步那篇文章了解)一般来说,前街会比较建议新手朋友在挑选手冲壶的时候选择“鹅颈鹰嘴”壶。即有一个稍长的壶颈,以及口径较小且向下勾的壶嘴。因为这两个组合可以辅助新手更好的控制水流。


但正所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它们也有一定的缺点。由于壶嘴的限制,很难注出点滴及较大的水流,可玩性相对来说会比较低一些。所以要如何取舍,就看个人的选择了。
那如果有些朋友是已经买到了较难控水的壶嘴,则可以选择像一些资深玩家一样对壶嘴进行改装。例如前街的手冲壶就是通过钳子将平嘴暴力改造成了鹰嘴,以此减少控水时的难度。但改造也有前提,那就是手冲壶能够经得住撬,可塑型,这点十分重要。


技巧二:手冲壶的水量控制
手冲壶里的水量多少可以决定注水时的稳定性高低!一般来说,当手冲壶里的水越多的时候我们控起水来越简单。因为这会让壶身具有一定的重量,我们的重心不那么容易偏移。同时,它还能让注出垂直水流所需要的倾斜角度更小,也就是更容易注出垂直水流。


而需要注意的是,去掉闷蒸阶段,整个手冲过程提壶的时间起码在一分半左右。虽然时间看起来不长,但对于手腕力气小的朋友来说也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所以大家最好量力而行,将水量控制在自己能够承受的范围里。当然啦,也可以去习惯,因为重量也是需要习惯的。虽然我们当前无法很好的控制重壶,但当我们持续举着相同重量的水壶一段时间以后,肌肉就能够形成记忆,届时再用起来就不会困难了。

技巧三:注水时的动作
或者说,我们可以调整一下注水时的姿势。虽然大部分咖啡师都使用的是单手注水,但他们是因为有足够的力气和熟练度支撑。如果是刚接触手冲冲煮的朋友,前街会更建议使用双手持壶来练习注水。即右手握壶把,左手扶住壶盖。


这样的动作不仅能够减轻右手的负担,还能够更好的稳定水壶,更好的对水流进行控制。

技巧四:注水时的练习
最后就是注水时的练习啦!首先,我们需要掌握的就是连续注出垂直的水流!虽然听起来很简单,但实际做起来还是有点难度的。


因为壶内的热水会随着水流的注出而不断减少,所以注出垂直水流所需要的倾斜角度会不断增加。就好像我们拉花一样,咖啡杯需要随着牛奶的注入不断回杯。因此,我们首先要练习的就是让水流全程保持垂直。开始的时候先练习定点全程注出垂直的水流,当学会以后,再开始绕圈注入的练习。


绕圈训练的话,就是保持水柱垂直的同时不断绕圈。而这个圈既可以是固定的大圈、小圈,也可以是蚊香圈(即从小圆绕到大圆,再从大圆绕回小圆)
那关于绕圈的动作,前街建议使用手臂而非手腕来控制手冲壶的移动轨迹。使用手臂控制水流能够保证注水高度处于同一位置,那我们在绕圈注水时需要调节的就只有壶的倾斜角度和运动轨迹。最开始我们的绕圈速度可以适当放缓一些,随着熟练度的提升再慢慢增加绕圈的速度。当你能够在任意速度里随意控制水流的时候,就意味着你已经成为控水大师啦!


- END -




咖啡工房
不管是咖啡行业的从业者,或仅仅是喜欢喝咖啡的爱好者,我们告诉您咖啡世界正在发生的故事 。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