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在上海嘉会国际医院一楼报告厅举行了“Clinical Surgical Oncology(Clin Surg Oncol, CSO)主编论坛&欧洲肿瘤外科学会(ESSO)外科临床科研培训”(戳此回顾),该论坛由Clin Surg Oncol主编——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樊嘉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周俭教授和阿布扎比克利夫兰诊所Tibor Kovacs教授,以及客座主编、英国贝尔法斯特Mater医院Mark Taylor教授共同发起,由嘉会医学研究和教育集团(J-Med)主办,ESSO协办。来自中国、英国、美国、比利时共计50余位临床肿瘤外科学领域学科带头人及青年学者,就肿瘤外科临床科研的相关经验以及前沿研究,开启对话交流和洞见分享。
本期嘉议肿瘤将就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蔡国响教授的报告进行详细解析,扫码或点击阅读原文观看完整版。
结直肠癌的流行病学和挑战
结直肠癌在全球范围内是第三大常见恶性肿瘤,在中国则位居第二位。据最新数据显示,中国每年约有55.5万新发病例,死亡人数高达28.6万。早期诊断率低,大约只有10%的病例在第一阶段被发现,而术后复发率高,约30-40%的患者会经历复发,这凸显了对高灵敏度和成本效益的筛查及诊断标志物的迫切需求。
液体活检技术的发展
液体活检技术,尤其是基于ctDNA的检测,为癌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监测提供了新的途径。与传统的组织活检相比,ctDNA检测具有无创性、可实时重复检测等优点,特别适合用于癌症的复发监测、预后预测、指导治疗等。
ctDNA甲基化检测技术的优势
ctDNA甲基化检测技术在早期癌症筛查中具有显著优势。与基因突变检测相比,甲基化检测具有成本更低、组织和癌症特异性更强的特点。蔡教授的团队在ctDNA甲基化检测技术的研究上取得了显著进展,开发了多种检测方法,包括经中国NMPA批准的ctDNA甲基化qPCR检测技术,以及用于CRC筛查和诊断的ctDNA甲基化NGS技术。
ctDNA甲基化检测技术的临床研究
蔡教授的团队开展了一系列临床研究,验证了ctDNA甲基化检测技术在CRC筛查和诊断中的有效性。在社区筛查中,ctDNA甲基化qPCR技术显示出较高的阳性率和对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的高检测率。此外,该技术在术后复发监测方面也显示出比传统方法更高的灵敏度。
ctDNA甲基化检测技术的社区筛查实践
在扬州市邗江区的社区筛查中,ctDNA甲基化qPCR技术在21735名受试者中检测出1630例阳性,阳性率达到7.5%。进一步的结肠镜检查发现,ctDNA甲基化检测技术的异常检出率(包括结直肠癌、腺瘤和息肉)高达50.8%,这一比例高于国家癌症中心的城市癌症早期诊断和治疗项目(15.82%)和上海结直肠癌筛查项目(14.7%)。
ctDNA甲基化检测技术的临床意义
蔡教授的研究成果不仅为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和复发监测提供了新的工具,也为未来的个体化治疗和精准医疗开辟了新的道路。ctDNA甲基化检测技术具有无创、高灵敏度、成本效益高等特点,有望成为结直肠癌筛查和监测的常规手段。
结论
蔡教授及其团队在ctDNA甲基化检测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标志着结直肠癌诊治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随着该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我们期待能为结直肠癌患者带来更早的诊断、更有效的治疗和更好的预后,从而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本文由嘉议肿瘤编辑部负责编写或约稿。如需转载,请联系april.zhu@jiahui.com。未经授权使用文章内容及部分内容是侵权行为,版权方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