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故事】草原基地创业初期的艰苦岁月

文摘   2024-11-05 16:38   青海  

草原基地创业初期的艰苦岁月


李凯


原二二一厂教育处工人


我是一名普通工人,1948年参加革命,1952年转业到工厂当了一名电工,1959年到草原参加基地建设,1983年退休,经历了从二二一建厂到撤厂的全部过程。如今,每每回想建厂初期在金银滩草原的艰难岁月,就会想起那些为核基地建设默默奉献的人们。我觉得有必要把亲身经历的艰难困苦讲出来,让后人知道前辈创业的艰难。
我是1959年4月份调到221基地的,当时人员调动很神秘,首先要把你的三代调查清楚,看看有没有历史问题,然后组织上找我们谈话。20世纪50年代的人思想积极、上进心很强,我感到这是组织上对自己的信任,马上就表态服从组织调动。当时我知道西北比较艰苦,平时在报纸上看到一些介绍西北住帐篷的情况,我打行李时就拿了两床被子,怕住帐篷冷以作备用。几经辗转,我们在半个月后到达221基地驻西宁办事处。
那一时期正是来西办(厂区驻西宁办事处)报到的人最多的时候。这些人主要可分为三大部分:一是1958年年底,由河南省清丰、内黄、项城县来的,当时叫支边青年,人数也最多,有500余人,已先期进厂了,住在马匹寺,他们是221 基地的第一批建设者,虽说都没有什么专业技术,但是基地建设初期一些体力活他们干得最多,出力也最多;二是从山东调来的一批山东籍退伍军人,当时叫军工,人数也不少,因西办一时没有能力解决住宿问题,就在小楼西面扎了一片帐篷;三是从全国各地调来的干部和技术工人,这三部分人就是建厂初期的主力军。后来由于工人多了,一时进不了厂,厂里就把这批人先分配到西宁各个工厂培训。当时西宁地区还是比较落后,各个工厂技术工人都很少,一般多是二三级技术工人,我厂来的这些技术工人均是四级工以上,进入西宁各工厂后都成为了骨干技术力量。7月份,在西宁各个工厂实习的技术工人才抽回来,陆续进厂。
六七月间,二机部宋任穷部长和刘杰副部长来基地视察,了解到前一段时间出现的思想波动等情况,特地在西宁市轻工局俱乐部召开大会,号召大家稳定情绪安心工作。宋部长在会上说:“我长征时就从这南边经过的,你们现在的困难比我们长征时要好得多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你们都很年轻,自己栽树自己乘凉。先苦后甜,没有苦中苦哪来甜中甜。我们到这里就是要吃苦的,大家都这样想、这样做,问题不就没了吗。”
又过了些日子,我们也要进厂了。那天早上,我们近20人就在小楼后院乘一辆客车去海晏。当时的海晏县只有一条南北不到两公里长的土路,这条土路在建厂初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所需的各种物资都是从这条路运进厂里的,可以说这条路是二二一厂艰苦创业的开始。以后随着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厂区修建了标准的二级公路,极大地方便了厂区的工作和大家的生活。现在这条土路也不用了,人们渐渐地把它淡忘了。1963年以后到草原的人甚至不知道还有过这样一条土路,以及它为初期草原建设所发挥的作用。偶尔在闲暇之余去草地走走会路过这条路,每次看见它都会勾起我对创业时期艰苦岁月的回忆。
当时水电队都是刚来的电工、水暖工、电气焊钳工,还有部分车工,都暂时住在加工厂火车站那沟底下。人到草原了,马上组织搞基础建设。先是组建了二一建筑公司,公司下分四个工区:一工区负责十八厂区(即总厂区)基本建设;二工区负责二分厂工地建设;三工区负责一分厂工地建设;四工区负责三分厂工地建设。当时搞建筑的技术工人很少,工地上重体力活都是河南支边青年干的。这部分人通过221基地的基础建设都成了熟练的技术工人。60年代初又成立了二二建筑公司,随着草原基地建设的逐步完善,二二建筑公司后又去九〇二厂搞建设去了。
大批建设人员到厂后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就是生活用水问题。整个十八厂区是人员居住最集中的地方,经过勘察地形,在水厂西面河的上游处找到了适合的位置,修了这条全长十几公里的水渠,十八厂区的人全部出动了。这条主干渠修好后,各个单位根据需要又修了许多支渠,就这样解决了一时的生活用水问题。那时正是基地初建时期,火车也没通,草原上什么都没有,生活问题只能靠各单位自己解决。国家给草原拨了一批汽车,是从朝鲜战场退下来的苏制简易嘎斯车,都用来忙着从西宁往厂里抢运建设物资,生活问题根本顾不上。
做饭没有烧火的东西,大家就去草原上捡牛粪,后来牛粪都捡光了,就去西边团宝山脚下打条子烧火。那时厂里没有粮站,买粮食只能去海晏县。没有任何运输工具,每次去买粮只能多派人去海晏县往回扛。一人一袋50斤,往返20余公里,走不动就歇一歇,大家都没有怨言。
随着基地建设的需要,为了便于筹建处与厂区施工现场的联系,需要架设一条临时通讯线路,这项任务交给了水电队,要求一周内完成。水电队内、外线师傅一起出动,在十几公里的线路上一字排开。30米一棵杆,上午挖完坑,下午两人一棵杆往线路上送,最远的从十八厂区扛到海晏县筹建处,再栽好。第二天就开始上杆架设线路,当时工具紧缺,一个班只发了一把钳子,其他什么工具都没有。大家积极想办法,没有锤子去河边捡石头当锤子用,就这样只用三天时间就把通讯线路架起来了。这条线路投入运行后极大地方便了工作,在建厂初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那时整个十八厂区用电全靠一台大功率柴油发电机组,随着各项工程的陆续建设,这台大功率柴油发电机组渐渐的不够用了,为了保证基地施工进度和将来科研生产用电的需求,上级决定动工建设大电厂。1959年9月,大电厂开始破土动工,当电厂主厂房建到12米高时,工程却停了下来。因为基础施工均是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所用的机械用电量很大,现有的发电机容量不够用,所以只好把工程暂时停了下来。为了保证大电厂建设的顺利进行,上级决定先建小电厂(即后来的备用电厂)。当时的口号是:要想让“大龙”(大电厂)飞上天,首先得让“小龙”(小电厂)先飞上天。
为了加快工程的进度,由几个单位共同来完成这项工程。我们水电队承担“龙爪”工程,负责冷却循环管道的加工和挖沟。当时物资很缺,冷却水所需的大口径管厂区根本没有,但又不能耽误了工期,我们便根据现有的条件和材料,自己加工大口径管道。没有卷管机,我们就土法上马,自制简易卷管机。就这样靠大家的努力,管道一节一节地被生产出来了。下一步就是挖沟下管道了。当时正是12月份,草原上的冬天十分寒冷,草地冻得很坚硬,只能一点一点地刨,进度较慢。那时我们的驻地搬到了三分厂,为了提前完成任务,不让工期在我们手里耽误,我们早起晚回,每天往返在电厂和三分厂驻地之间。
小电厂就要竣工了,架设高压线路的工作又展开了。这项任务也是由水电队承担。全体职工不分内外线,一起协助工作,分组分片包干赶工程。我们班负责三分厂厂区内的高压线架设,没汽车,没吊装设备,全靠人拉肩扛。为了能按时完成任务,我带领全班同志,先挖坑,再运杆。草原的土层下是黏土和石头,又硬又黏,而高压线杆的规定坑深是1.2米,费了不少力气。从加工厂把杆运到三分厂也很困难,高压线杆是12米长,一棵杆有300多斤。领导对我们说:运输设备你们就别想了,自己想办法吧。当时真没什么办法,只能靠人抬。大草原上没有路,坑坑洼洼,走在高处的人被压得直不起腰来,走在低处的使不上劲,深一脚浅一脚的,加上三年困难时期吃不饱,高原缺氧,8个人抬一根杆,异常艰难。一天干下来,只能抬两根杆。就这样同志们仍旧毫无怨言,按时完成了高压线的架设任务。
在草原的创业建设过程中,正赶上三年困难时期,物资供应非常紧张。在食堂吃的饭是定量的,最高的定量是一顿饭3个青稞馍馍,还有定量是两个和一个半的,没有菜。我们电工班定量高些,一天9个青稞馍馍。每顿饭拿餐证去领3个馍馍,也没有菜,有的人一边往宿舍走一边吃,没到宿舍,3个馍馍就吃完了。因为没有副食,干的又是体力活,3个馍馍根本吃不饱。为了解决温饱问题,大家积极想办法,搞生产自救。各大小单位在业余时间开荒种地。金银滩草原地处海拔3500米以上,高原地区气候变化无常,早晚温差很大,中午高温在30℃,到了晚上气温就降到零摄氏度以下了。植物一年只有3个月生长期,树木在6月份才见新芽。当时大家在开垦的荒地上种下了小青菜、油菜籽、土豆。遇到霜期少时,还能收获一些,土豆还是主要食物。这三种菜解决了部分副食问题。还有大部分同志利用下班时间,到草原上捡蘑菇、挖野菜。冬天有一次下雪了,晚上有人去小路上下了30多个套子,第二天大早去收了17只野兔子,大家高兴地找了一口大锅煮了一锅兔子肉,还请其他同志一起改善了一次伙食。这是在草原最美好的回忆。
高原寒冷,入冬早,取暖成了大问题。建设者们都住在帐篷、土房里,无任何取暖设备。晚上睡觉时把棉衣都盖在头上,早上起床被子和棉衣上都是一层霜。小电厂完工后,为了保证正常运行,只能组织汽车都去热水煤矿拉煤,职工取暖问题根本顾不上。为了想办法取暖,有人发现烧过的煤灰颜色很黑,估计是高原缺氧,煤的燃烧不充分,有不少没有完全燃烧的煤渣可以利用。大家就去小电厂拉煤灰,回来再和点黏土晒干后,自己盘个炉子取暖。就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经过创业者的努力,克服了生活上的重重困难,艰难地度过了三年困难时期,保证了建设任务的顺利进行。
1961年年底,在二分厂西北面的水厂已经打出了几眼深井,最东面的已经投入使用,可以往十八厂区供水了。供水管道使用后,十八厂区的用水问题彻底解决了。小电厂试运行了没多久,就开始满负荷运行,基地许多工程项目陆续展开了。大电厂也恢复施工了,土建施工打混凝土我们就要配合下电线管,排了3个班跟班作业。当时我在五班,班里十六七个人中只有五名是技术工人。施工紧张的时候土建三班倒,我们电工也跟班作业,平时就吃不饱,三班倒劳动强度又大,饿得眼冒金星。倒班给加班费不管饭,大家都说不要钱能吃顿饭就行。当时给一顿饭吃是唯一的奢望。
大电厂运行后整个厂区供电状况彻底改善了,许多基地配套工程陆续开工建设。白天一片繁忙,夜里灯火通明,几天不见就变样了。那个时候是基地建设最有成就的时期。随着工程的全面开工,渐渐地电力又有些紧张了,为此国家又调来了列车发电站,驻扎在电厂西边的铁路上,解决了电力紧张的问题。一直到1967年厂内建设基本完工后才撤走。
为了配合厂内建设用电量的需要,厂内电网在全厂配备了6个临时变电所。变电所条件虽然简陋,但在建厂初期和科研、生产期间它们发挥了重要作用,一直到1967年才逐渐撤掉。
鉴于草原施工建设力量的局限,为了加快基地建设速度,国家又调来了工程兵部队参加基地建设,师部设在总厂小学校西边。他们有经验,且设备齐全,推土机、拖拉机、铲土机、吊车这些在今天看来寻常的设备,在那时已是大型设备了。二分厂各车间后面高大的防爆墙,厂区内通往各分厂、各工号所有的柏油公路、桥梁都是他们建设的。
1963年以后,基地建设逐渐完工,生产、生活设施逐渐配套齐全了;供电、供水、供暖基本上走上了正轨;道路建设也要完工了,各方面的条件都有了很大的改善。不久,厂内也通上了火车,物资紧张的情况彻底改善了。随着国家经济状况好转,生活条件好了许多,也开始有副食品供应了。在北京等地焦急等待的大批科技人员和科学家也随之而来。理论部、设计部、试验部相继成立,一、二、三分厂陆续投产,开始了221基地科研生产的黄金时期,那也是让金银滩草原人最怀念的时候。
1967年,三分厂又建了一个高压变电所,四班倒共计18个人在那里工作。领导又找我谈话说:“539高压变电所是个重要单位,支部决定派一个支委去工作,经组织决定让你去负责变电所的工作。”我服从这一决定去539 变电所工作,当时家还住在总厂,每天早上去晚上回来,跑了两年。
1978年,二二一厂搞工程扩建,主要工程有一分厂微波室,二分厂的内三千工程,三分厂增建4个厂房和1个氩气车间、1个小学校,总厂建1所中学、26栋宿舍楼,大电厂到海晏县建一条高压线路和西宁电网联网。我被调到基建处施工管理科,做甲方现场施工管理工作。这个科下设土建组、水暖组、电气组。在基建处最苦的一项工作就是建这条高压线路,都是野外工作,施工队是西宁水电队,甲方电气组就3个人,一个女同志是于虹秋,另一个青年小姚是电厂值班电工,现场施工没干过,每天下工地主要是由我来负责。从10月份干到12月份,每天都在现场,野外作业风又大,每天一身土。线路从5号哨所进厂转过鸽子山一直往西去,从林场西边向北与电厂变电站相接,全长大约30公里。
1979年,二二一厂成立技工学校,我又调到技校作实习老师一直干到退休。我1959年调到二二一厂,一直工作到1983年退休。我是一名普通工人,没什么文化,更不懂科学研究,但是这一生能和祖国的核事业联系在一起,能为祖国的国防事业献出自己的力量,感到很光荣。虽说吃了一些苦,但我无怨无悔。因为一种精神鼓励着我,我感到很充实。我们这一代人是从旧社会过来的, 受过吃不饱穿不暖的苦,新中国成立后才过上好日子,而这些都是共产党、毛主席给的。所以我对党和毛主席感情特别深,没有党和毛主席就没有我们今天,我永远不会忘记党和毛主席的恩情。



-E N D-


如果您对我们的工作开展有新的想法或意见建议,可通过后台留言或联系综合部交流!

集团召开二季度工作调度会

来源丨《金银滩记忆

责编丨梅朵吉

监制丨孔庆政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

海北史志
坚持“以史鉴今、资政育人”为根本任务,多层次、多侧面、全方位地宣传党的光辉历史,弘扬党的光荣传统,总结党的经验教训,以优秀的党史作品教育人、激励人、启迪人、警示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