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与发展广州体育东教育集团的办学文化与育人经验,更好地推动集团新课改行动、育人方式变革行动及关键素养提升行动,2024年12月24日上午,体育东教育集团均和小学研究团队聚焦“素养本位的小学语文学业质量评价实践研究”,以古诗文教学研讨为切入点,围绕研究情况、课例推介、课例展示以及教师成长论坛四个板块开展研究发表活动。天河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小学语文研训员陈燕老师、广州体育东教育集团曾丽红总校长、冼村小学郭海英校长、灵秀小学黄梦凌校长以及体育东教育集团各校教师代表、体育东教育集团均和小学语文学科全体教师共同参与了本次活动。
首先,李文婷副校长就“素养本位的小学语文学业质量评价实践研究”项目进行了汇报。此次研究提出教学应树立“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理念和落实“以一带三””教学策略,旨在探索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学业增值评价,并将评价与教学过程相结合,将素养本位的评价理念落实到教学实践中。
接着,语文科组长付谧老师进行课例推介。此次课例研讨是聚焦于“素养本位下的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研讨,研究探讨在不同年段古诗文教学中,如何借助“想象”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教师提供可操作的课堂实践范例,推动语文学业质量评价体系的完善。在紧扣课标、锚定学业质量评价标准之下,共同研讨得出低年段《夜宿山寺》教学策略是通过插图、诵读和补白想象激发学生兴趣;高年段《书戴嵩画牛》教学则聚焦人物、文本留白和多元评价,以深化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和创造力发展。
李柔老师带来低年段古诗文课例《夜宿山寺》。李老师引导学生图文对照和想象画面,深入理解诗句“危楼高百尺”和“手可摘星辰”,让学生想象站在高山之巅伸手触及星辰的景象,感受山寺之高,增强对诗歌意境的感受。这堂课巧妙地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感官体验融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促进了学生对这首诗的理解,推动了学生古诗文素养的提升。
付静子老师呈现了高年段文言文课例《书戴嵩画牛》。付老师引导学生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清楚故事内容,并通过抓住人物特点、在文本留白处展开合理想象把故事讲生动,在讲述过程中更深刻地体验文言文“言简意丰”的特点。课后巧妙地设置了扩展性问题,激起学生探索兴趣,助推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课例结束后,多名教师在教师成长论坛上分享了他们在古诗文教学中的探索心得。低年段张广颖、李柔老师基于低段学生年龄小,难以理解古诗文意境和语言精炼的困难,通过联系生活经验、激发多感官体验,帮助学生加深诗句理解,让他们能“看见”诗句所描绘的景象。
高年段付静子老师在教学中设置层层进阶的学习任务,明确每一个学习环节要求和评价标准,从而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言语表达能力。
中年段钟丽容、林心仪老师则发挥巧思,尝试AI赋能古诗文教学,学生借助AI生成图像功能,深入地探讨诗句中的每一个细节,用更准确、更生动的词语来描述诗句中的景物,迭代生成更准确的诗歌画面。这个过程是高度的想象,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记忆。
在教学实践中,张广颖老师提出“低段古诗文教学如何平衡识字写字与发挥想象理解古诗”的问题。陈燕老师的一番话拨云见日,让人豁然开朗:识字写字、背诵积累是基础且必要的环节。随着学生年龄增长,想象逐步丰富,教学过程应遵循课程标准,并根据教材要求找到适合的平衡点。
陈燕老师还对两节课进行了精准真切的点评,并强调学业质量评价要思考虚和实、广和窄、内隐和外显的问题。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扮演组织者和管理者角色,找准学业质量评价的锚点,通过巧妙设计教学活动,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有趣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积极主动的探索学习。同时,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创新课堂的互动和评价方式,给予学生更多创新空间,以便更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灵秀小学黄梦凌校长对本次教研活动给予高度评价,通过观察两位教师的课堂,看到了教育的活力与潜力,对教学评一体化的实践展现了教学目标的高效达成。特别指出付老师课堂中的提问方式,不仅实现了知识到思维的转变,还很好地融合了语文素养与高阶思维的培养。
冼村小学郭海英校长对本次教研活动也给予了高度评价。他强调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和针对性的学习任务设计的重要性,并指出两位老师在实际教学中已经实施了许多有益的做法,如在古诗学习中注重朗读和联系已有知识,通过直观的图片辅助学习以及通过教师们的评价和引导,学生的学习得以不断进阶,但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如加强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联系性思考。
最后,曾丽红总校长对所有与会者的积极参与和贡献表达了由衷的感谢,并指出了教育研究对于提升教学质量与教育理念的重要意义,倡导教师们树立坚定的教育理想,持续学习。同时强调了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教育评价研究对于优化教学实践的关键作用。期待均和团队一步加强内部研究合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美好未来贡献力量。
教研促发展,研思明方向!我们将继续扎实推进“素养本位的小学语文学业质量评价”实践研究,希望能与更多探索者结成联动研究共同体,携手探索教学改革创新之路。
撰稿:何静
审稿:李文婷、付谧、林怡璇
编辑:梁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