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链接
收听开心世界主播 林琳娜 朗读音频
王阳明讲知行合一,讲知和行是同一件事。
讲知行合一的本体其实是立志,立志就是相信一个基本的合乎天理的目标。很多人不能够做到知行合一,是因为他们并不真的相信那个基本的合乎天理的目标。
有一件事很能说明这一点,王阳明有个学生叫舒芬,请王阳明为自己提一副字,内容是孟子里的“拱把桐梓”那一章。
《孟子•告子上》:“拱把之桐梓,人苟欲生之,皆知所以养之者。至于身,而不知所以养之者,岂爱身不若桐梓哉?弗思甚也。”
意思是说对于一两把桐树、梓树,假如人想要它生长起来,都知道适时地修剪、洗灌,怎么才能把它养大,而往往对于自己的身体,却不知道爱惜和保养,还不如对待树木,这是不对的。
孟子这一段话讲的是非常简单的原则,就是儒家的讲的修身:
陶冶性情,涵养德行。
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必须要修身。
这在宋代是非常简单的,谁都知道的道理。
但即使在现代,也还是个简单的、谁都知道的道理。
可是当王阳明写到“至于身”,突然停下了笔,对在座的人笑着说:“舒芬考中过状元,难道还不知道自我修养,需要靠座右铭时时提醒自己吗?”
像是开玩笑,却是当头一棒。确实,很多道理,被当作格言挂在墙上,就像今天,我们打开微信、微博,几乎淹没在各种道理里面。
王阳明是在提醒我们,如果我们真的相信这些道理,就不用秀出来,不用晒在朋友圈,而是应该设法融入自己的日常行为。
我们听过的道理往往是被动的,而不是主动的。我们在听道理的时候,往往是在遇到问题之后才开始去寻找答案。
我们只是听,或者,听了以后只是用来装点门面。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种被动的态度,往往让我们错过了很多机会,也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艰难。
凡是真正的道理,其实都很简单,很平常。很简单地去坚持,很平常地在重复,就会潜移默化,不知不觉带来改变。
但是,我们一般人往往以为简单的,平常的,没有什么用,总是想着去寻找一个复杂的,神奇的,立即产生效果的法门。
为什么听了那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很主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对于那些简单的平常的道理,往往不觉得有什么重要,总想着要去找神奇的法门。但实际上,凡是让人有所成就的道理,都很普通。
你去看那些优秀的企业家或科学家的传记,他们之所以能够有所成就,并不是因为他们有什么诀窍,而不过是遵循了简单的平常的道理,成就了非凡的事业。
我们听过的道理往往是理想化的,而现实生活中的情况却是千变万化的。我们在听道理的时候,往往会把它想象成一个完美的状态,而忽略了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和挑战。
当我们真正面对这些问题时,才发现原来的道理并不能解决眼前的问题。这时候,我们往往会感到失望和沮丧,甚至对那些曾经听过的道理产生怀疑。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价值观,对于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和处理方式。
要想过好这一生,我们需要把听到的道理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去,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去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和挑战。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过好这一生,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所以,王阳明讲的知行合一,讲的行动法则,核心是认定一个简单的天理成为自己的信念,然后,你就会有志者事竟成。
《尚书》:非知之艰,行之惟艰。
懂得道理并不困难,付诸实行才是困难的。
人生最难的境界就是知行合一,很多人都明白一些道理,但却很难将道理融入自己的内心与言行,所以道理往往只成了停留于表面的言语和文字,这样,道理不仅不能服务于人生,反而会成为人生的羁绊。
所以,人生最重要的就是知行合一,知的同时也能达到行的境界。
那么如何做到知行合一呢?其实前提就在于是否是“真的知”。
真知就是致知,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因为“真”,所以我们才能“致”,致知就是不停学习,守一,修正,精进,的不间断过程。
很多人自认为的知并不是真的知,只是了解、听说,而非深刻的相信,而真正的知是能够将道理融化在自己潜意识中,发自内心的认同这个观点。
只有以此为基础,再慢慢体会那些真正能作用于人生的道理时,你就会发现那些道理开始慢慢的影响我们的生活,我们也因这些道理而受益了。
在王阳明看来,你只要坚守儒家的基本信念,你就会活得很好,做什么事都可以。这一点非常重要。
王阳明讲的立志,不是要赚多少钱,当多大的官,而是儒家的信念:成就一种美好的人格,你就可以获得丰厚的人生。
我们平时把喜欢的格言写下来,挂在墙上,或者发在朋友圈,对于自己是一种提醒,未尝不可。但不应该只是装装门面,而是应该切实地去做,坚持去做,重复去做。
然后,这些简单的原则就会成就你美好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