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你多么理性成熟,都不能摒弃防人之心;无论你多么阴暗卑劣,都不能轻视人性的黑暗;无论你多么善良阳光,都不能高估人性的善良。
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人际交往中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多面性。它提醒我们,在与人相处时,应当保持一种既不过度乐观也不过度悲观的平衡态度。
我们可能拥有高度的理性和成熟度,能够理性地分析问题和处理事务,但在复杂多变的人际关系中,我们仍然需要保持一定的警惕性和防范心理。
央视热播剧《繁花》中有句台词很深刻:
人与人之间,远近亲疏的程度,关系属性的分类,都是有明确界限的。
有的人在职场中相识,彼此同行过一段路,但也只是在特定环境下推动着向前。同事仅仅是同事,并非能够轻易进入对方的生活圈。
有的人或许可以共事,但不一定能深交;有的人或许可以共情,但办事不一定靠谱。
人性本就是复杂的存在,经不起随意的试探,很多关系也难以抵挡时间的消磨,以及岁月无常的洗礼。世上有多少感情,到头来都败给了“我以为”。
我以为关系亲密,就能长久相伴,可最终还是逃不过分道扬镳的结局。我以为一味讨好,就能以心换心,可最后还是落得个不被尊重的下场。
走过半生,身边能留下来的人固然难能可贵,但已经渐行渐远的也无需太过感伤忧虑。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大概就是:
不管和谁交往,心里都有数,不高估任何关系,也不会对所有感情做出试探的动作。
老话说得很对:亲疏随缘,爱恨随意,付出有度,方得始终。
接受一段关系走向终点,允许一切离别发生,适当地放下对关系的执着,才是对自己最好的保全。
相信人性,人性就是建立在利益基础上的关系共建,是一切冲突和矛盾的根源。我们可能希望世界充满爱和善良,但也不能盲目地高估人性的善良。因为人性是复杂的,既有善良的一面,也有自私、贪婪等负面因素。
因此,在与人相处时,我们需要保持一种客观、理性的态度,既不过度依赖他人的善良,也不过度怀疑他人的动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复杂多变的人际关系中保持一份清醒和从容。
一场关于人性的行为艺术
1974年,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进行了著名的行为艺术表演——“节奏0”。
她把自己麻醉后绑在了椅子上,旁边是一张桌子。桌子上有72种道具,包括玫瑰花、画笔、口红以及刀、枪、皮鞭等等。观众可以使用任何一件物品,对她做任何他们想做的事。
最初,好奇的人们只是试探,有人用口红在她的脸上乱涂乱画,也有人帮她冲洗……当意识到这些行为不会被制止谴责,人们开始变本加厉。人们发现无论如何摆布,阿布拉莫维奇都不作任何反击。
在真的意识到自己可以为所欲为后,有人剪开了她的衣服,然后往她身上吐痰,有人把玫瑰花上的倒刺粗暴地扎在了她的身体,人们变得越来越疯狂。直到有一个人用上了膛的手枪顶住了她的头部, 最终被群众阻止。
这次的行为艺术持续了六个小时,在被人施暴的过程中,阿布拉莫维奇内心充满了恐惧,但她始终没有做出身体上的反应。结束后,她站起身来走向人群,人们四散逃跑。
阿布拉莫维奇哭着说:“这次经历让我发现,一旦你把决定权交给公众,离丧命也就不远了。”人性的深处,藏着一些不堪入目的东西,一旦有了合适的土壤,就会蔓延生长。
不要责备别人的狠心,多心,怨毒,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注定会失望。总是期待别人善待自己,一定会被辜负。
刘震云:“不要在饥饿的时候逛超市,不要在寂寞的时候找爱情,不要在落魄的时候去求人,不要在发财的时候帮亲戚,不要在发达之后回老家。”
在饥饿的时候逛超市,在失落的时候找爱情,其实都找不到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在落魄的时候去求人,只会让自己丢人,在发达的时候回老家,只会让别人消耗和嫉妒。
“人能从洁白里拷打出罪恶,也能从罪恶中拷打出洁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