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东阳 | 中小学二级教师
现担任高二语文教学及班主任工作。
教育格言: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课堂教学中的教与学是必不可分的,既要考虑教师教的有效行为,又要考虑学生学的有效行为,在“师生得以共同发展”的理念下使教师教的行为和学生学的行为有机结合。那么,语文教师在“四为”课堂实践中该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呢?
根据“136”教学理念,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的教学活动,都可以称之为有效教学。我认为高中语文有效教学行为应该包括以下三方面:着眼于教师呈现知识与演示技能的“有效教”行为;着眼于学生自主的学习活动的“有效学”行为;着眼于师生之间相互作用的“师生有效互动”行为。
一、教师的“有效教”行为
1.有效的课前准备
教师备课是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工作。它是一堂课能否上好的主要因素。备课也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大体有三:学习者、学科内容(及其结构)、教学目标(及其教学方法)。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在教学活动中具有定向的作用。它限定着课堂教学的运作,对保证课堂教学有效开展至关重要。我们若想实现有效教学就要把教学大纲规定的目标结合自己学生的特点“找准”、“吃透”,再“对症下药”。教什么“内容”看起来比较容易,但教师的责任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情绪状态对这些教材进行“再度开发”。特别是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接受水平来“备”。学生的个别差异在课堂教学中会充分表现出来。这些差异包括能力、先前成绩、焦虑、自我意识、学习风格以及家庭生活等。有效教学的关键在于能够了解学生的“需要”以及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更重要的是,学生“需要”和“差异”往往并不限于知识水平,而在于求知热情。这需要教师不仅考虑“我应该讲什么知识”,还要考虑“我应该如何让他对课堂有热情”。
2. 有效的课堂“讲授”
从有效教学过程来看,有效教学意味着教师能够有效“指导”,即通过讲授向学生传达思考问题的方法,再通过提问的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有效“讲授”是任何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教师清晰有效的讲授可以在师生互动中点拨、引领、启发、强化,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师可以把自己定位成课堂的“导演”和“主持人”,营造一种宽松的课堂氛围,而不是过去课堂的“主演”,一讲到底。教师的语言需要具有启发性,富有智慧,最好有点幽默,“一石激起干层浪”,像“主持人”一样,一句话可以激起学生强烈的共鸣,有一股说的欲望或冲动。
二、学生的“有效学”行为
高中语文教学课时少,我在课堂上更多地讲重点、教方法,同时也要求学生主动查资料、求方法、变思路,发挥主动学习的能力。例如:①提前预习课文。如学习《苏武传》时要求学生自查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阅读课文找到重点、疑难,根据课前的“学习重点”提示和课后的“思考练习”进行思考。要养成好的习惯,如不翻字典不看书,不动笔墨不看书。②练习,特别是思考性较强的练习,是培养自学能力的好方法。可运用比较异同或归类整理的方式学会独立作业,不断提高整体认识和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能力。如学习贾谊的《过秦论》与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时,那么就可以联系学习或比较性阅读,做到以点代面,触类旁通,广泛涉猎,拓宽阅读。
因此,从课前预习、知识积累、文章讲读、课后练习,到课外涉猎,在“136”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把学生引向自我学习、主动探究中。通过反复的实际操作,提高运用工具书的能力、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积累与知识储备的能力、分析运用与探究发现的能力,从而全面提高语文自学的能力,掌握自学方法。
三、师生的“有效互动”行为
按照“136”教学模式的理念,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生生之间组成一种交互的“网络”,任何人在这“网络”中都是一个重要环节。所以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确立科学具体的教学目标,科学地组织学生活动,让学生带着问题协作交流,进行探讨式学习。合作学习不仅是很好的学习形式,还能体现一种团结合作的精神。当然,学生探究的结果各种各样,教师必须作一定的评价,强调、肯定其正确的结果,指出其不足,让学生明白探究的真谛,从而避免课堂“放羊式”教学。
总之,新课程背景下“136”教学模式,充满挑战,呼唤智慧。如何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策略,设计自己个性化的教学,创造独特的教学风格是我们应该努力探索的!显然,教师的“有效教”行为、学生的“有效学”行为以及师生的“有效互动”行为能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能得到应有的发展,语文课的效率也大大提高了。
扫码关注眉县中学
撰稿:赵东阳
编辑:郭磊
初审:于飞
终审:张满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