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诺贝尔文学奖即将揭晓,谁是你心目中的得主?

文化   2024-10-06 09:02   四川  

2024年诺贝尔文学奖将于北京时间10月10日19:00揭晓。


近五年来,每一次诺奖公布前夕,我们的编辑部都会进行一次预测。神奇的是,获奖的托卡尔丘克Olga Tokarczuk、彼得·汉德克Peter Handke、安妮·埃尔诺(Annie Ernaux)、约恩·福瑟(Jon Fosse)全都在我们的预测名单中,这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很罕见的,准到我们的主编都开玩笑地想把自己的名字也列进去,搞不好哪一年也能获奖。


其实诺奖未必是评判文学作品的权威标准,何况“有资格得奖而并未得奖”的作家阵容,也丝毫不逊色于得奖作家们。本文是今年的获奖预测,介绍了一些优异的作家,他们有的广为人知,有的在国内并不知名。无论结果如何,他们都是值得了解与阅读的作家,分享给大家。


谁是你心目中会得奖的作家呢?欢迎一起分享与预测。



01.
塞萨尔·艾拉(César Aira,1949 — )


阿根廷作家塞萨尔·艾拉目前已出版有100多部小说、短篇集和散文集,译介过大量文学作品,在西语文学界饱受赞誉。他已被广泛视为继博尔赫斯之后,拉丁美洲最奇特、最具独创性的小说家之一近几年来在入选诺贝尔文学奖的外围名单中,他的声望相当高阿根廷国内很多人也希望除了球星梅西以外,再来这么一位文学巨星,代表作有《女俘爱玛》《野兔》《小和尚》等。

《2666》作者罗贝托·波拉尼奥曾如此称赞他:“他是当代极少数最伟大的西班牙语作家之一。一旦你开始阅读他的作品,便不会想停下来。
 

《女俘爱玛》与《野兔》,出版方:楚尘文化 | 世纪文景


艾拉的故事无所不包、天马行空:一个小男孩因冰激凌中毒而昏迷,醒来后成了一个小女孩,由此展开了一场糅合了幻觉、悲伤和自我认知的心理探险之旅;(《我怎样成为修女》);一个十九世纪的风景画家在阿根廷三次被闪电击中,虽然严重毁容,但他幸存了下来并继续作画——极端的生理体验、壮阔的美洲风景与艺术的神秘交织在一起(《风景画家的片段人生》);一种能用意念治病的神奇疗法(《艾拉医生的神奇疗法》);一个小女孩受邀参加一群幽灵的新年派对,前提是先去死(《幽灵》)......

面对众人对他得诺奖的预言,他这么说的:

对我来说,这毫无意义,一旦获得了如此重要的文学奖项,就会变成公共人物,这可是个大麻烦,因为会失去眼下默默无闻的地位;那样一来,如果出门骑自行车,就会有人指指点点……不不不,太可怕了。我还是尽量保持现在的状态吧,我连电视都还没上过呢。不是因为我犯了法或者干坏事要隐姓埋名,而是我想继续低调地做好事呀。



所谓“低调地做好事”就是写作。他向来不接受国内的采访,仅专注于写作这一件事——据说每天上午他都会出现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某家咖啡馆,喝着咖啡写三四个小时,写好的稿子从不修改,日复一日,从不中断——也许得诺奖也阻止不了他这习惯吧。

2024Betus榜单


作品试读可查看楚尘文化往期推送:
是诺贝尔文学奖热门候选人,在阿根廷比梅西还重要
想象力被扼杀的时代,我们需要这位作家
一旦你开始读艾拉的小说,便永远不想停下来。
每个平凡的日子能活成“爱丽丝的梦游仙境”


02.
莉迪亚·戴维斯(Lydia Davis,1948 — )


美国作家莉迪亚·戴维斯是国际布克奖、麦克阿瑟奖、法国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等极具声望奖项的获得者,被称作“作家们的偶像”,代表作有《不能与不会》《故事的终结》《几乎没有记忆》等。她的小说独一无二,被《波士顿环球报》誉为“二十五年来美国作家写出的最具革命性的短篇小说集”。布克国际奖评委会如此赞誉:“我们从未读过的东西,一种短篇小说的新形式。”

戴维斯作品《不能与不会》,出版方:楚尘文化 | 中信大方

她也同时从事着将法语等外语翻译成英语的工作,翻译了如马塞尔·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与古斯塔夫·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等法语小说新译本。除此以外,她也在纽约州立大学奥巴尼分校担任创意写作的教授。

她是诺贝尔文学奖的实力候选人,但这一奖项对她而言似乎不过是一枚小勋章罢了。

作品试读可查看楚尘文化往期推送:
莉迪亚·戴维斯 | 她是作家们的偶像,告诉了世界小说还能这么写。
她是作家中的作家,让我们的内心免于沉沦
专访莉迪亚·戴维斯 | 社交平台上的“段子”,可能激发新的写作模式 
状况百出的生活里,你需要她的小说


03.
村上春树(Murakami Haruki,1949 — )



今年的村上春树,又出现在了诺贝尔文学奖的赔率榜单上。对于这位日本作家,想必大家都已经很熟悉了。

2024Betus榜单

村上春树出生于日本京都,毕业于早稻田大学第一文学部戏剧专业。29岁时,村上突然萌生了写小说的念头,在此之前,他经营着一家爵士酒吧,从未想过自己可以写作。他凭小说处女作《且听风吟》获得第23届群像新人文学奖,从此开启了文学之路。此后发表的《1973年的弹子球》《寻羊冒险记》《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都备受读者喜爱。1987年,村上春树出版长篇小说《挪威的森林》销量惊人,打破了日本文坛的沉寂,出现了所谓的“村上春树现象”。2006年,村上春树获得有“诺贝尔文学奖前奏”之称的弗朗茨·卡夫卡奖。2009年,获得耶路撒冷文学奖,以及2015年的安徒生文学奖。


“陪跑”多年,每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之前,媒体们都会对村上春树大做文章。去年,我们在一次编辑部聊天室中讨论过村上得诺奖的可能性。师从宇佐美毅(日本研究村上春树的专家)的专家同学曾预测过,村上有机会得诺奖,但大概在四五十年后。”(具体原因可点击跳转在历年的所有诺奖得主中只推荐一位,你会推荐谁?

不过实际上,村上本人早就对诺奖表达了态度:

岂止是芥川奖,全世界所有的文学奖其实“又有多少实质价值呢”?这么一来,讨论就无法进行下去了。不是吗?但凡名字叫奖的,从奥斯卡金像奖到诺贝尔文学奖,除了评价基准被限定为数值的特殊奖项,价值的客观佐证根本就不存在。若想吹毛求疵,要多少瑕疵都能找得出来;若想珍重对待,怎样视若隗宝都不为过。

村上还引用了他非常喜爱的作家雷蒙德·钱德勒的话:

诺贝尔文学奖算什么!这个奖颁给了太多的二流作家,还有那些不忍卒读的作家们。更别提一旦得了那玩意儿,就得跑到斯德哥尔摩去,得身着正装,还得发表演讲。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值得费那么大劲吗?绝对不值得!

其实对一个作家,真正重要的只有他的作品。真爱他的话,就在他以往的文字里继续中寻找这位酷爱跑步、撸猫、爵士乐,与他笔下人物一样特立独行的作家的身影吧。


村上作品试读可查看楚尘文化往期推送:
村上春树 | 我写小说的很多方法,是从跑步里学来的。
村上春树 | 高墙和鸡蛋,我永远站在鸡蛋这一边。
村上春树 | 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章,如同不存在彻头彻尾的绝望。  
村上春树 | 遇见一个百分百女孩
村上春树 | 比什么都恐怖的事 


04.
残雪(1953 — )

残雪,原名邓小华。祖籍湖南耒阳,1953年5月30日生于生于长沙,先锋派文学的代表人物。1980年残雪退出街道工厂,与丈夫一起开起了裁缝店。残雪自小喜欢文学,追求精神自由,于1985年开始发表作品,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2015年,残雪的作品获得美国纽斯达克文学奖提名。

美国作家苏珊·桑塔格称她是中国最好的作家,诺贝尔文学奖终身评委马悦然更评价她为”中国的卡夫卡”。这两年,残雪的名字都赫然在诺奖赔率榜上,在国内引发了不小的轰动。

2024Betus榜单


残雪的代表作品有《黑暗地母的礼物》《侵蚀》 《边疆》 《黄泥街》等,2019年出版了新作《赤脚医生》。

残雪作品试读可查看楚尘文化往期推送:
残雪|不要把读者全看成傻瓜
雪 | 我心目中的伟大作品,是那些具有永恒性的作品
雪丨内省的深度和力量,是文学性的试金石



05.
余华(1960 — )


自莫言后,大家对中国作家再一次斩获诺奖的寄望愈来愈高,余华无疑是近来国内最受瞩目的人物之一。

余华的小说善于书写罪恶与苦难。他笔下的人物命运与情感总是不合常理、十分荒谬的,并且叙事鲜有主观色彩,有时甚至让人感到近乎情感的零度。正是在这看似零度的叙述中,读者更能窥见人与生命的本原性。其代表作皆耳熟能详,无一不是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如《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等。


余华的作品也获得不少国际奖项。1998年,他凭借小说《活着》获得意大利文学最高奖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不久前,《兄弟》获得了当今俄罗斯文学界最负盛名的奖项之一亚斯纳亚·波利亚纳文学奖的最佳外语奖,余华也成为了首位获得此奖的中国作家。

托尔斯泰的玄孙弗拉基米尔·托尔斯泰给予了《兄弟》高度评价,他说:

《兄弟》是一部极其重要的现代世界文学作品,因为它充满了对人民的爱,充满了人文主义,促进了世界各国之间更深层次的相互理解,这在今天尤为重要。

余华作品试读可查看楚尘文化往期推送:
余华 | 没有人知道灵感是什么
余华 | 为什么我的写作离血腥越来越远
余华 | 我们仍然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
余华 | 我要想办法一辈子远离口腔
余华 | 中国的疼痛,也是我个人的疼痛


06.
阎连科(1958 — )


阎连科,1958年出生于河南嵩县,曾应征入伍,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现供职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他曾多次获提名及获得国际文学奖项,2009至2017年间三度提名布克文学奖、2014年获卡夫卡文学奖,2021年被英国皇家文学学会授予国际作家终身荣誉奖。

阎连科可谓创造了中国小说界的一个“独立世界”,被誉为“中国魔幻现实主义大师”,代表作有《日光流年》《坚硬如水》《受活》《丁庄梦》等。以苦难作为叙事资源并不罕见,但他的小说增添了狂放与激情的色彩,并具有独到的叙事逻辑。他投注于乡村权力结构与民间底层,呈现人们极端的生存境遇,将苦难熔铸于激情化的抗争中,以此展现乡民的强韧生命力。


在一次访谈中,当阎连科被问及如何建构“阎连科”式思维时,他回答道:

将生活中那些无逻辑、无因果的物事联系起来,赋予他们以逻辑和因果,这是最好的修炼和沉淀。

阎连科作品试读可查看楚尘文化往期推送:
阎连科 | 我缩短了父亲的生命
我们常常疏忽着父母和长辈的生命丨阎连科
阎连科 | 我的第一次相亲


07.
威廉·班维尔William Banville,1945 — 


威廉·约翰·班维尔(William John Banville,生于 1945年12月8日),爱尔兰小说家、剧作家、评论家。班维尔曾获得 1976年布莱克纪念奖、2003年国际诺尼诺奖、2005 年布克奖、2011 年卡夫卡奖、2013年奥地利国家欧洲文学奖和 2014 年阿斯图里亚斯王子文学奖。代表作有《海》(The Sea)、《无限》(The Infinities)、《证词》(The Book of Evidence)等。


班维尔是一位英语文体大师,他 “试图将诗歌和小说融合成某种新的形式”。他的作品被评为“技艺臻善、优美、令人目眩神迷(perfectly crafted, beautiful, and dazzling)”。他以黑色幽默和锐利、森寒的智慧而著称,评论家称赞他"通过纳博科夫继承了普鲁斯特"。


班维尔被认为是诺贝尔文学奖的有力竞争者。2019年10月,诺贝尔文学奖公布前夕,班维尔收到一个恶作剧电话,一位自称瑞典文学院常务秘书的男子通知他获得了本届诺贝尔文学奖,甚至还宣读了颁奖词。


08.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Margaret Atwood,1939 — )


加拿大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很长时间以来就是公认的文学大师了。她生于渥太华,毕业于多伦多大学,1969年,阿特伍德出版了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可以吃的女人》,从此频频获奖,享誉国际。她是国际女权运动在文学领域的重要代表人物,是诗人,小说家,也是文学评论家,曾任加拿大作家协会主席以及国际笔会加拿大(英语地区)中心的主席。

热门美剧《使女的故事》便改编自阿特伍德的同名小说,它讲述了一个荒诞的、疯狂的世界里女性遭遇的迫害,以及人类相互敌视、肆意杀戮的混乱局面。它是一部“反乌托邦”的幻想小说,却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值得反思的现实,阿特伍德直面压抑人性的权利机制,反思工业文明给人们带来的恐惧,充满震撼人心的力量。

美剧《使女的故事》改编自阿特伍德同名小说


阿特伍德凭借这部《使女的故事》获得了普罗米修斯奖、星云奖和布克奖的提名。她在1985年、1988年、1996年、2000年四次获得布克奖提名,最终凭借《盲探》获得了这一荣誉。2017年,阿特伍德获得了全美书评人协会奖终身成就奖,颁奖人菲比·拉莫尔说:“她不是一个女人,她是 20 个女人,30 个女人。作为作家,她拥有那么多不同的声音。

加拿大两位文学大师——爱丽丝·门罗(左)与阿特伍德(右)


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细腻的女性视角、诗性气质与文学底蕴都为阿特伍德吸引了众多的读者,近年来,她一直是诺贝尔文学奖的热门人选之一。

阿特伍德作品试读可查看楚尘往期推送:
阿特伍德 | 不受欢迎的女孩 
我愿在你身体里作片刻的逗留 |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使女的故事》之外,看见诗人阿特伍德
希望一切不至于糟糕到那个地步 | 阿特伍德谈《使女的故事》


09.
安妮·卡森(Anne Carson,1950 — )


安妮·卡森1950年生于多伦多,童年随着家人迁居,后在多伦多大学学习古典学,在苏格兰受教于肯尼斯·多福,博士期间她回到多伦多大学研读诗人萨福,研究所得被她整理出版为《爱欲的苦甜》。截至2006年,安妮·卡森出版了10本书,涉及了诗歌、杂文、抒情散文、批评、译本、小说和非小说类作品等多种形式,并于1997获普什卡特诗歌奖、1998年获古根海姆奖、2000年获麦克阿瑟天才奖、2001年获格雷芬杰出诗歌奖。

Eros the Bittersweet》,安妮·卡森著,Vintage Press

 
2001年,安妮·卡森凭借诗集《丈夫之美》荣获T.S.艾略特诗歌奖。著名评论家哈罗德·布鲁姆评价卡森是“一座高度活跃的火山”,他将卡森放置在艾米丽·勃朗特和艾米丽·狄金森的序列上,“卡森是一位歌颂崇高的诗人,她让‘泡沫’在她的‘散文狂想曲’里复活。”

她是目前古典功底最为深厚的一位诗人,同时也是形式上的创新派,常用当代的方式和创新形式来重新阐释古典——以图像、研究和比较切入诗歌写作。代表作有《丈夫之美》《浅谈》等。目前,卡森在美国多所大学教授古典学和比较文学,是纽约大学的驻校诗人。她仍然活跃在艺术舞台和歌剧剧坛上。



10.

米尔恰·克尔特雷斯库(Mircea Cartarescu)


米尔恰·克尔特雷斯库(Mircea Cartarescu,1956 — )是罗马尼亚诗人、小说家、散文家。他1956年生于布加勒斯特,1980年从布加勒斯特大学罗马尼亚语言文学系毕业后从教多年,现任布大教授。他是当前最著名的罗马尼亚作家,是近年来广为看好的诺贝尔奖竞争者。

米尔恰·克尔特雷斯库20世纪70年代在校期间,和当时许多青年们一样受美国反主流文化影响巨大,追随鲍勃·迪伦、吉米·亨德里克斯和门乐队等艺术家。他于1978年开始诗歌创作,1980年出版了第一部诗集《灯光,橱窗,照片》。

他的作品被翻译为多种语言,其中以描写了齐奥塞斯库治下市民和知识分子荒谬生活的小说三部曲《炫目》Orbitor最为著名。三部曲由《左翅》(1996)《身体》(2002)和《右翅》(2007)三卷组成,耗时十五年才告功成。克尔特雷斯库在书中回忆了自己的童年和青年时代,溯及父母的家族史,亦有对写作与意识本身的反思,并将讽刺、科学,以及梦境、噩梦、幻想和超现实的情节融为一体,及至1989年的冬天,布加勒斯特街头的塑像纷纷苏醒,变成了活人并加入运动,故事也在此时戛然而止。

2013年访问美国时,克尔特雷斯库将《炫目》三部曲称为一部“自传,不过是非常不可信的自传”。他表示自己不会用写实手法来描写齐奥塞斯库时代,因为他不认为自己是小说家或“讲故事的人”,他把自己定义为诗人。


11.
伊莎贝尔·阿连德(Isabel Allende,1942 — )


1942年,伊莎贝尔·阿连德生于秘鲁利马的一个智利社会主义政治世家,叔叔萨尔瓦多·阿连德于1970年当选智利总统。政变后,伊莎贝尔流亡国外。1981年,基于与祖父的通信,她完成了魔幻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幽灵之家》,该书通篇弥漫着通灵异术和政治悲剧,展现一个智利大家族几代人的变迁,轰动文坛,伊莎贝尔也因此被誉为“穿裙子的马尔克斯”。她说:

写这部书是为了重新接近我失去的祖国,跟我四散的家人重新团聚,让死去的亲人形象复活,保存对他们的记忆,当时的流亡生活已开始侵害这些记忆。



12.
伊恩·麦克尤恩(Ian McEwan,1948 — )


伊恩·麦克尤恩,大名鼎鼎的“恐怖尤恩”,英国文坛当前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他思维敏捷、性格刚毅,擅长以细腻、犀利而又疏冷的文笔勾绘现代人内在的种种不安和恐惧,积极探讨暴力、死亡、爱欲和善恶的问题。他的作品内容大都离奇古怪、荒诞不经,有“黑色喜剧”之称。

麦克尤恩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先爱后礼》获得1975年的毛姆奖。他曾四次获得布克奖提名,并终于在1998年以《阿姆斯特丹》折桂。中国读者最熟悉的麦克尤恩的作品,应该是他写于2001年的《赎罪》。改编自这部小说的同名电影《赎罪》由詹姆斯·麦卡沃伊、凯特·奈特莉、西尔莎·罗南主演,获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提名。


每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季,麦克尤恩都是热门人选之一。但这位作家却坦言:

我知道自己拿不到诺贝尔文学奖。作为一个作家,要义还是要不断进行写作。不管你得了什么奖,其实历史大浪淘沙,到最后大家记住你的只是你的作品,你的作品才可以万古流芳,包括像莎士比亚、荷马、陀思妥耶夫斯基,你记得过他们得过什么文学奖吗?我们记得的是他们的著作。

今年,这位自称“拿不到诺贝尔文学奖”的大作家会不会受到评委会的青睐,让我们拭目以待。


13.
乔纳森·弗兰岑(Jonathan Franzen,1959 — )


乔纳森·弗兰岑,1959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著名小说家、随笔作家。主要作品有《偶尔做做梦》《第二十七座城市》《强震》《自由》等,被评论界誉为最出色的美国小说家之一。2010年,他的《自由》一面世即引发抢购热潮,迅速登上各大畅销书榜,被评论界誉为“世纪小说”,奥巴马也对他赞不绝口。

他以抨击现代传媒、书写普通民众著称,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性,比实验小说易读,又比热衷于讲故事的小说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更具当代气息和思想深度。他自由地居于美国文坛传统的讲故事者和先锋的创新实验作家之间,独具特色。



14.
杰拉尔德·默南(Gerald Murnane)


杰拉尔德·默南(1939.2.25 — ),澳大利亚作家,作品包括长篇小说、短篇小说、诗歌和散文。默南出生于墨尔本郊区,曾在神学院学习,十几岁时梦想成为诗人,做过公务员、小学教师。1982年,默南的小说《平原》出版,获得了评论界好评,此时他已经开始在一些社区学校教授创意写作。2009年默南搬到了偏远小镇Goroke开始隐居生活,他喜欢打高尔夫、赛马、喝自己酿的啤酒;他很少旅行,不坐飞机,很少看电影,不用电脑,间歇性用手机。虽然如此,默南依然很受文学界关注,2018年《纽约时报》将默南称为“大多数人从未听说过的在世的最伟大的英语作家”,他获得过怀特奖、墨尔本文学奖、首相文学奖。


默南的作品介于虚构和非虚构之间,致力于探索记忆、身份和澳大利亚风景。默南的代表作《平原》最明显地体现了他的澳大利亚特质,故事讲述了一位艺术家在一个神秘的边境小镇寻求富有地主的赞助,希望拍摄平原中无法拍摄的秘密。默南后期的小说如《书的历史》《百万窗户》《边境地区》几乎完全摒弃了情节和人物,转向了对自己过去的随笔式沉思,呈现出一种普鲁斯特式的个人神话。


杰拉尔德·默南作品《书的历史》封面


15.
托马斯·品钦(Thomas Ruggles Pynchon, Jr.,1937 — )



托马斯·品钦(Thomas Ruggles Pynchon, Jr.,1937年5月8日——),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代表作家。生于美国长岛,曾于美国海军服役两年,1957年毕业于康奈尔大学,后在波音公司担任技术作家。曾获得福克纳文学奖 、美国国家图书奖等多个奖项。品钦也以拒绝透露个人信息闻名,至今很少有他的照片公布。


他的小说晦涩复杂、主题丰富,通过文学涉及到历史、自然、数学、物理学等种种领域。1960年起开始着手创作第一部长篇小说《V.》,其主要作品有《拍卖第四十九批》《万有引力之虹》《葡萄园》《梅森和迪克逊》《抵抗白昼》等。最新作品《放血尖端》于2013年9月17日出版。



16. 
阿兰达蒂·洛伊(Arundhati Roy,1961 — )


阿兰达蒂·洛伊1961年生于印度,是一名用英语写作的印度作家,同时还是一位致力于社会公平和经济对等的左派知识分子。她16岁时离家,只身来到新德里,在学校主修建筑;毕业后做过记者、编辑,而后从事电影文学剧本写作。37岁凭借《微物之神》成为第一个获得全美国图书奖、英国文学大奖“布克奖”的印度作家,震惊世界文坛。


她的长篇小说《微物之神》通过书写祖孙三代印度女性的经历,表现了当代印度女性的生活现状和生存困境。洛伊传承、发展了印度传统文学中的女性观念,并有所反思。她批判了宗教、男权规范和传统的社会秩序对女性的压制,肯定女性的反抗意识,努力探索和追问印度女性的出路,这些都体现出她身为一个作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意识。

17.

恩古吉·瓦·提安哥(Ngugi Wa Thiong’O)


恩古吉·瓦·提安哥(1938 —)是著名的肯尼亚小说家、剧作家、政论家,他出生于肯尼亚的卡米里苏,少年时恰逢肯尼亚历史上的动荡时期。1964年,提安哥毕业于乌干达马赫雷雷大学,后入英国利兹大学续修文学,他的第一部小说《孩子,别流泪》写于英国读书期间。1967年提安哥回国,在内罗毕大学任教,改英国文学系为非洲文学和语言系,出版了小说《一粒麦种》。1977年,提安哥发表了他的最后一部英语小说《血染的花瓣》,而同年他也因为抗议当局对英语的强制性教育而被政府逮捕,在狱中,提安哥决定放弃英语作为自己的文学创作语言,而改用本族语基库裕语进行写作,他认为,作家必须使用本族语言创作,才能创建非洲文学自己的谱系和语法体系。获释后,提安哥与家人过着流亡的生活,直到肯尼亚独裁者阿拉普•莫伊下台才终于得以安全回国。

提安哥的代表作有《孩子,别流泪》《一粒麦种》《血染的花瓣》《十字架上的魔鬼》等,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色彩和感召力,充满了民族的沧桑与磨难,书写了非洲的民族史。在提安哥看来,文学应该反哺滋养他的土地和人民。

为最具影响力的非洲作家之一,提安哥常年来都是诺贝尔文学奖的有力竞争者,而无论奖项结果如何,他对“黑非洲”对书写,对后殖民作家责任感的思考,对本土语言文学的捍卫,都已成为了人类宝贵的财富。


18.

柳德米拉·乌利茨卡娅(Lyudmila ulitskaya)


柳德米拉•乌利茨卡娅(Людмила Улицкая),俄罗斯著名作家。1943年出生于乌拉尔的一个犹太知识分子家庭,获得生物学副博士学位之后曾从事科研工作,上世纪90年代初在俄罗斯文坛展露锋芒。她可能是在国际上最知名的俄罗斯作家之一,其作品已被翻译成至少25种语言,并不断被再版。主要作品包括短篇小说集《穷亲戚》,中篇小说《索尼奇卡》《美狄亚和她的孩子们》《愉快的葬礼》,长篇小说《库科茨基的特殊病例》《您忠实的舒里克》。2001年,乌利茨卡娅因《库科茨基的特殊病例》荣膺俄罗斯布克文学奖;2005年,《您忠实的舒里克》获得由我国人民文学出版社颁发的第四届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奖。

 

除了通过文学作品来宣扬自己的仁爱,她还不断投身于争取人权的各种运动。她认为自己是自由知识分子的一员,并成为了非政府组织“国际纪念协会”(Memorial)中一名经常演讲的发言人,致力于保留斯大林时代受压迫人们的记忆。乌利茨卡娅接受《透视俄罗斯》的采访时曾表示,向年轻一代解释上世纪60年代苏联的情况,是她作为作家的责任。而这种对历史与人类存在意义的追寻,不正符合诺贝尔创立文学奖时的初衷吗——“在理想方向上写出最杰出的文学作品”。

编辑 楚尘文化编辑部

▲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并不是我个人的胜利 | 安妮·埃尔诺演讲全文

 新晋诺奖得主约恩·福瑟品试读:在荒原,遇见一位神秘老人

两度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沈从文的作品到底好在哪里?

在历年的所有诺奖得主中只推荐一位,你会推荐谁?




你心目中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谁?
想寻找更多和你一样的人

欢迎加入楚尘读者群(加读书君微信 ccreaders,备注“读书群”)

也欢迎投递简历,加入我们


招聘 | 加入楚尘的线上实习吧!

我们是编辑,当然也写诗 | 楚尘实习生作品展

楚尘文化
阅读,让一切有所不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