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这个活动的独特性就在这些细微之处,需要亲自来感受,需要沉浸在那种氛围里。
采访、文:思月(《麓客》执行主编)
图:LOOKFOR
自从几个月前作为驻留艺术家来到麓湖以后,葛宇路的日常生活完全改变了。
他在附近花2700元租了一套150平米的房子(但卧室只有10平米),每天去麓湖1号食堂吃饭,参加活动(偶尔客串主持),打听麓湖共益会什么时候开会(虽然一场也没赶上),混进麓湖在地机构LOOKFOR的内部微信群。
最神奇的是,他还作为主创成员之一,与几个年轻人一起做了一场名为“秋游”的活动,负责其中“一切与好玩相关的内容”。
与葛宇路的这段谈话,发生在“秋游”结束的第二天。前一天晚上他刚带着几个来参加活动的艺术家去跳了舞,凌晨五点才睡觉。我们本来约在文殊院,他临时还给自己在夹缝中安排了一场按摩。我们见面时,差不多下午三点,他站在路边一辆京牌电车旁(他从北京开过来的),说,时间不早了,喝茶一会儿该打烊了,我们就近找个咖啡店聊吧。
好家伙,他现在真的很融入了。我们聊了接近两个小时,限于篇幅,只能摘选一部分:
秋游活动现场的葛宇路(中间)、小海(左)、王大卫(右)
《麓客》:来“秋游”的艺术家都很好玩,你在负责这个部分时选择的标准是什么?
葛宇路:开玩笑,我肯定不找烂的。除了东西好,还至少得符合我认同的某种调性——Ta的东西得是开放的,得去接纳和拥抱来参加的观众,无论对方是谁。有些艺术家表面好像很有底层关怀,很讲道德很讲正义,但私下可能是个非常糟糕的人。我宁愿Ta表面上看上去没有那么正确。但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首先判断这个人,把这个人判断完之后,剩下事情就是去相信他。
很多人来问“下一次我想参加活动可以吗”。我只判断两个事情:第一,你是否面向公众是敞开的;第二,你有没有针对某一事物持续的兴趣?只要这两点打通,随意欢迎。这里可以成为一个平台。
我们有一个模模糊糊的共识:喊这些人来,不是请明星,说知识分子也有点矫情,但他们都得是有公共精神的人。比如阿力和小海的表演,就很巧妙的把背后那些被折叠群体的处境给呈现了出来。我突然觉得他们这种人以后要多找,映射的是真正的公共关切。
《麓客》:对于“秋游”,你听到的反馈有没有印象比较深的?
葛宇路:我听说麓客岛园区那边反馈,这是这么久以来第一个他们看得懂的活动(笑)。我确实很不爽现在艺术系统那套八股文风气,比如大多数的展览都装模作样搞学术。学术是范式,但却被当作内容。全部在说一些空洞的、拿腔拿调的学术词汇,普通人都看不懂,圈内很多人也没有感觉。大家好像没有能力反抗这个系统,我不太乐意看到这种状况。
所以我就很希望“秋游”是一个更有参与感、更具公共性,能跟生活更融在一起的活动。比如坏狗在现场做了一个牛皮纸作品,然后被一堆观众拿去乱涂乱画,用来当滑草布,在传统的展览里这么弄,艺术家肯定气坏了。但在这个活动中,我们希望大家各自带着不同的生命体验,在这个地方以艺术的理由去进行一个交流。你不能成为一个绝对的、权威性垄断的一个东西。甚至要把你自己打开,允许别人有Ta创造的角度进来。
《麓客》:这次“秋游”的主题是“关注青年人的处境”,你在日常困境源于哪方面?
葛宇路:我觉得是“意义感”。
做活动目前让我找到了一种区别于日常的意义感,当然我本身做艺术创作也有。我当年都读那种学校(中专)了,也活下来了。所以我觉得很多事情大家只是在概念上特别恐惧。概念是普遍的,是被时代塑造出来一种很脆弱的东西。其实如果你不在乎这个脆弱的东西,那就还是能活得蛮有底气的。
我们策划这个活动,考验的不仅是创造力和结合能力,同时也牵涉到对时代的判断。
如果只是揭示问题而不提供解决方案,只会增加人们的心理负担。就像我妈总是唠叨我这不对那不对,很烦人。要么告诉我怎么解决,要么直接帮我解决,否则就别说了。现在的情况是,大多数人并不是不知道问题的存在,而是厌倦了被问题绑架。
所以最重要的是提出一个建设性叙事。通过不同的方式呈现问题,比如艺术。小海的表演打动人心,不是因为他是一个苦难的工人,而是因为他的艺术触动了观众。你可以选择关注他的群体,也可以单纯被他的诗歌和表演吸引。这是自由选择,而不应该带有道德绑架。这种方式更加可持续。艺术家和创作者应该思考,怎么把现实主义的这些很膈应的东西以一些性感的艺术方式表达出来。多元视角非常重要。
《麓客》:在麓湖待了几个月,你感受如何?
葛宇路:我之前在北京的乐平基金会,听说过麓湖的很多事情,大家都说罗三最有理想,因为他很推崇“公共性”的一面,而且能够把这个跟商业循环起来。所以我打算要深度了解一下这个社区。
即便从整个中国来看,麓湖都蛮独特的,它其实可能对以后越来越多潜在社区问题提供一个解决方案。人吃饱喝足了就要改善生活,就不只是说把自己家里搞好那么简单。门口要不要搞好?街道要不要搞好?社区要不要搞好?不同的人对街道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如果像以前,是一个很中心化的组织去处理这些分歧的话,从经济成本来看,几乎是不可能的。那最后的解决方案就只能是让大家去讨论,把边界理清:也就是说,什么事情是你的私事,什么事情是公事?然后这公事你多大程度上要动用公共资源?要占用这个公共的空间,要怎么协商跟其他人去弄——这就是一个现代公民的状态。人要得到尊重和尊严,这是人的基本需求。
《麓客》:目前你对麓湖社区感受中好的方面跟不好的方面,分别是什么?
葛宇路:其实我觉得也不是单纯说好或者不好那么简单。能拿到比较多空间和资源去做事,在很大程度上因为它是“通盘”的,背后有一个统筹方。说白了它的元素比较简单,不像玉林或者什么的,那边社区什么人都有,什么层次的消费都有。麓湖这方面显得更简单,但我很难说它好,还是不好。
无论阿那亚或麓湖,可能都需要抛弃掉“理想”再来看,就会觉得他们只是在各自已有的资源整合中尽可能做到最好。比如麓湖的CPI,完全像是跟成都一点关系都没有的商业,但是它在更大的层面上体现了“地方的多样性”,而不是一种统一的秩序。多样性是不是成都的一种地域特色?是不是一种在地性?如果是,那CPI就是在地的。麓湖也是如此。只看你从哪个角度进入这个叙事而已。
《麓客》:你预期还会在这里待多久?
葛宇路:至少待到明年4月吧。这次“秋游”同时也是在为明年更大的一个“哲学节”做模型测试。如果做下来行的话,还可以一直做。因为这次的合作还是很舒服的,比我之前策划很多活动要舒适。LOOKFOR团队很好地控制了一个边界感:把事情交给真正专业的人,一个人不可能同时懂音乐,懂绘画,懂缝纫,懂脱口秀。
首先只要判断这个人在相关领域里OK,懂,然后就让Ta来负责判断。其实这类似于很基础的、公共的、相互协调的规则契约,把自己负责的区域搞好,然后跟其他人有一个相互能够协调的机制,就好了。但是以前很多大型活动不是这样的,可能打磨得很细——摊子有多宽,挂什么尺寸什么的,全部让一个人、一个团队来把控,那会把活动做死,也会“死人”的——有一回我真的干到医院里去了。目前这个结构还挺好的,我也很轻松。
《麓客》:这样的大型活动,其实不能回避与本地的结合,不能只是把各种人吸引过来,而社区的居民却完全不知道家门口发生了什么。关于这点,明年会有什么具体的计划?
葛宇路:如果是活动形式上的“在地”,就需要更多地考虑空间和场域。比如,“秋游”为什么好几场活动都安排在那棵树下?因为那里的精神氛围特别充足,这就是一种具体的“在地”,也可以理解为“特定场域创作”。一个作品到了这里,形态一定需要根据场域做调整,不能直接照搬。
但如果是观念上的“在地”,则需要通过双方的慢慢结合,而不是单纯依赖设计。比如,这次我们没预料到社区居民邝爸第一天参与后,会在社群里推荐活动,从而吸引更多本地居民加入。我觉得我们能做的就是“发声”,保持开放的态度,让事情自然而然地发生。
如果单独标榜这个活动的“独特性”,可能并没有那么独特,对吧?有点艺术活动,有点市集,有点对谈,嘉宾还是那些人,聊天还是那些内容。北京一年可能有很多类似的场次。但那天,对谈环节中有一位做“行为艺术相亲”的朋友,走之前发消息给我说:“这个活动特别好。”我问:“好在哪?”他说:“很真诚,来的人是真的在和我交流。”
也许这个活动的独特性就在这些细微之处。需要亲自来感受,需要沉浸在那种氛围里。你会发现,这些来参加的人有着强烈的交流欲望,没有那么多边界和弯弯绕绕。所以我一点都不担心“在地”问题。只是不应该用一种很概念化的语言去自证清白。不过,我也不需要自证清白。
「秋游·2024」主创团队
葛宇路|周凌旭|坏狗|yanzhen|文熊
Summer|翟锦|夕又|向辉
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