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离散”到连结:在纽约看到的新生命

乐活   2024-05-30 15:17   四川  




人们越来越多地谈论“离散时代”。过去两年,有很多中国人到了国外,“离开”总是让人伤感,但是在纽约,也能感受到“离散之后”新的生命状态。在新的土地上,更多人投入到公共生活之中。一半是伤痛,一半是新生。



文:张丰





6月底我在纽约的访学就将结束。人生第一次,我迎来了自己的“告别季”。在纽约的朋友排队请我吃饭,这真是人生新经验。


想起去年10月准备访学的时候,因为直到最后一刻都面临着变数,我一直瞒着朋友。出发前的一晚,在成都樱园有一次饭局。有好几次,我都想告诉朋友们,明天我可能要去沈阳拿签证,顺利的话就出国访学了——终究没有说出口。


在纽约,朋友们可以大声说出自己的主张。一位来自成都的姐姐饭后给我一个大大的拥抱:“抱你,就像抱了成都所有的朋友们。”很用力,让人感受到她对故乡的牵挂。


我开始回顾大半年的访学生活,发现我已经相当适应纽约。我的朋友和熟人越来越多,学习英语的动力越来越少。川菜馆子吃了五六家,可以写一个点评了。以至于有朋友请客,发了三个餐馆给我,问我哪一家最好。


见到的朋友越来越多。快二十年没见的硕士导师,前同事,还有媒体同行,光是播客主持人,就见到了故事FM、不明白、不合时宜、大声……这让我在纽约的生活成为了国内的延伸,每天思考的问题,也是国内的延续。


不久前不合时宜播客和纽约文化沙龙在时代合办的沙龙,大概有200人买票参加,门票是12刀。排队进场的时候,我看了一下,绝大部分都是中国面孔,有我认识的三四个朋友,在和他们打招呼的时候,有那么几秒,我以为回到了成都。


在纽约,我陆陆续续参加了不少文化活动。725沙龙,大声,热风,纽约文化沙龙,女子主意……这些都是知名文化活动品牌,不定期举办各种活动。


这些活动,都在曼哈顿,而不是在华人集中居住的法拉盛。纽约法拉盛有很多华人,河南烩面、陕西肉夹馍或者云南米线,都有正宗的小店。那里仍然是华人抵达纽约的“中转站”,一句英语都不会,不影响生活。但是在曼哈顿,在这些文化活动中,我看到了新的“华人”,或者说是华人的新面貌。


人们不再满足于养活自己,吃饱喝足,也不仅仅是追求在身份上“成为美国人”,而是要表达、要发声——而且是使用中文。就我的观察,就文化活动的数量和质量来说,纽约曼哈顿的中文文化活动,可能要远超中国很多省会城市。


即便是和相对活跃的成都相比,曼哈顿的文化活动也有自己的优势:普遍采用收费的方式,尽管门票不贵,但是也算是可持续的办法;普遍有很好的志愿者团队,有很多年轻人愿意投身于这样的公共文化活动;在社交礼仪和规范方面,有一些有益的提醒。


对在纽约的中国人来说,这些文化活动意义重大:在这里,人们不仅可以重温母语,唤来乡愁,而且会感受到一种当下性。很多活动,谈论的不仅是“中国”,也是“纽约华人”,新的现实,新的问题意识,甚至新的语言。


是的。尽管都是中文,但是一种更少审查的、更自由的环境中,它似乎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我感觉到一种新文化:在纽约和东京,聚集了越来越多中国人,他们有良好的教育背景,相当一部分有不错的经济条件。这里不仅有“作者”,也有大量“读者”。在纽约,已经有不错的中文出版社和书店。


纽约真正了不起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一个根本不需要“融入”的地方,这里根本没有“本地人”。一个节目在时代广场街头采访,问路人“你来自哪里”,答案是五花八门,各个国家都有。这让“中文沙龙”成为相当特别的场域,不仅让人看到“汉语”的另一种新可能,也让人看到中国人新的可能性。这里的年轻人有着更丰富的人生体验,更开阔的视角,以及更自由的表达。


这就是它和传统的唐人街、华埠乃至法拉盛这样的华人聚集地不一样的地方,华人开始尝试创造“公共生活”,在新的语境下学会表达,不管是用中文还是英文,他们有着更鲜明的自我。或许是意识到自己处在这种新的文化处境之中,很多人也更珍惜文化活动,参与的热情更高。听两个小时中文,然后再回到英文语境,更能认识到“自己是谁”。


有时候,我能感受到华人对文化的珍惜。秦晖老师在纽约做讲座,有朋友专门从亚特兰大乘坐飞机来参加。很多朋友请我吃我,可能也是这个原因:在这样的场景中,有着特别的“连结”意义。


人们越来越多地谈论“离散时代”。过去两年,有很多中国人到了国外,“离开”总是让人伤感,但是在纽约,也能感受到“离散之后”新的生命状态。在新的土地上,更多人投入到公共生活之中。一半是伤痛,一半是新生。我常常感叹,“中国人”也可以如此坦荡地存在着。



张丰,专栏作家,城市观察者,请关注他的公众号“城市的地得”。


题图:智谱AI



《LOOKFOR》不止是发布我们的看法,我们更希望这是一个观点交锋的平台,一个自由交流的线上空间。因此,如果你对上面的文章有不同的看法,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更欢迎大家写信,或者在微信后台发给我们。编辑部会挑出部分信件,一字不差的发表(包括错别字)。请大家各抒己见。

来信请写给:

LETSLOOKFOR@163.com




纽约地铁的声音,包括枪声丨纽约来信



社畜第一年,上海一地潮湿

LOOKFOR编辑部
关注理想城市的创造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