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词时代,真的有“非标商业”吗?

乐活   2024-05-14 13:13   美国  


「小高谈案例」是LOOKFOR的一个栏目,每月一篇。

 

今天要聊的是“非标商业”。它到底有何特别之处?又以什么方式吸引特定的人群?



采访 / 邱子

整理 / 千千

口述 / 小高




非标商业到底是什么?


“非标商业”,我认为这只是一个阶段性热词,现在比较流行制造热词。


什么是非标,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没有标准。那么既然是非标,对应的标准是什么?这种标准,是在不同经济条件和商品供给条件下,在不同的供需关系中所形成的“标准化商业模式”?还是包含但不局限于被不同维度切割定义的百货、购物中心、专业店、专门店等商业模式?


所有在炒非标商业的人,从来都没有真正去定义过。他们内心实际的标准从来没有对外说过。当我们是业内人或者消费者的时候,对这个词的定义也不一样。我认为这跟之前“主理人”这个说法是一样的道理,它变成了一个很形式化的名词,但它并不代表本质,因为本质就是商业。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商业唯一的标准是通过盈利保持可持续性。在不同发展条件和竞争环境下,需要有不同的策略和表达,要以更加个性化需求的人为导向进行的场景、消费的打造。这就是我对“非标商业”的理解。


中国商业的发展时间其实很短,但基本上走完了整个西方100多年的历史,在这个进化的过程中,它本身一直都处于一种加速状态:


在供应品、数量、品牌稀缺的年代,渠道为王,竞争的差异化来自于人无我有的创新。


在供需平衡的年代,品牌化可能是产品竞争的核心策略之一,也是渠道竞争的关键要点。


而当下,我们面临的是一个线上线下渠道竞争、商品品类和数量供给充分、消费者信息获取渠道分散、追求个体价值的充分表达等叠满BUFF的竞争环境,所以某种程度上,“非标商业”的出现代表着一种新尝试或新方法。


我们以前是通过品类的聚集性去号召别人来,比如说宜家,整个成都只有两家,但只要想起来要逛这种类型的东西,就必须要去,它是目的地,它是通过品类+数量+价格+审美的不可替代性,我们至少可能就会把它纳入买家具的时候的一个必逛选项。


非标商业也是这样,它体量不够大,其实很难通过量来形成一次召集。它就必须通过人格魅力。比如说我们二者之间是相互吸引的,有可能你在北京,我在成都,但我们照样可以聚到一起。这种召集是通过人格魅力来吸引的。


非标商业其实是希望通过这种一致性的,从空间、场景到消费,到心智,这一系列,形成一个很统一的对社会的一次召集,散发出这种自己独特的魅力,由此形成的一次吸引。


麓湖CPI


以泰国商业为例,

清晰的“人设”很重要


那么非标商业把别人吸引过来了之后,它能不能形成转化?因为只有让人来了,形成转化了,最终还能发生满意的消费,才能形成复购。


这就意味着我们不能只是一次性的朋友,还能交若干次朋友,大家也愿意相互捧场。我们以前用众筹去做商品的时候,为什么会为一个都没有产品化的东西去买单?说白了,就是因为我们不希望它死,我们希望它持续下去,就包括现在很多人追星也是这样,为爱发电。


其实现在做非标商业也是这样的,最终希望形成的,是有自己的核心客群。而所谓的核心客群,是因为商业散发的魅力聚集到一起的,他们自然被这种“人设”吸引,自然不只是一次性朋友。


为什么泰国商业被认为是一种非标商业?我认为主要是源于它的独特性和个性化特点,也就是它的“人设清晰”。


为什么会这样?要从泰国商业发展的背景说起。泰国商业的发展,很大程度受到了当地豪族和财团的影响,这些财团与王室和政府有着紧密的联系,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他们投资的项目不仅仅是为了商业利益,也是基于国家产业的需要。


泰国的财团通常控制着核心商圈,财团和这个区域的价值是完全绑定的这种状态,一些项目还融合了国际化和本地化的元素。剩下的,比如说我们看到类似The Commons这些,就是小的社区商业。


曼谷社区商业的层次是很丰富的,不仅包含了面向国际旅居人群的社区商业,也包含了更加本土化的社区商业。比起由财团投资建设的大型商圈,The Commons这种社区商业在曼谷很常见,这是小的开发商能做的事情。


但无论是大财团还是小地主,泰国的商业非常具有个性和多样性,特别是社区商业,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想法来打造个性化的社区商业项目,使得每个项目都有其独特之处。这些项目不仅仅服务于当地居民,也满足了国际旅居人群的需求。


总的来说,泰国商业的非标性主要体现在其独特的发展模式、多样化的社区商业项目,以及国际化与本地化的结合上。这些特点使得泰国商业几乎都带有非标的性质,具有其独特的魅力和竞争力。


我认为做非标商业就是更加具象化的这种人设,能够面目清晰地向人传递这到底是谁的项目。


The Commons俯瞰图(上);The Commons内部餐饮(下)。图片来自The Commons官网



没有可复制的方法论


即便当下流行“非标商业”这个说法,但我仍不认为它到了一个有方法论的阶段。


打个比方,供应匮乏和平时代的商业模式是“渠道为王”,商业像说明文,强功能导向。而现在的非标商业是以“人设”为前提占领心智,更像是小说,都有各自对应的写法,但各有各的表达,一定不是同一套。


也许你认为shopping mall和百货是可以完全复制的,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它们从来不复制商品,因为每一家店的选品、品牌选择组合就不太一样。比如北京的SKP、西安的SKP和成都的SKP,它的品牌选择和组合,包括店铺的位置、装修本身就不一样。


通常来说,一旦达到某种量级,想非标都非标不了。为什么?因为当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必须要跑量的时候,我们就必须要去做主流的东西。


比如说我本来就是个拧螺丝的,如果非要让我差异化的拧螺丝,就没办法。“拧螺丝”的本质就是在固定的岗位做固定的事情,我没办法做出差异化,所以这种行为就没办法非标。


所以本质上来说,“差异化”对非标而言很重要。实体商业跟线上之间这种竞争是渠道之争,线上也可以买的东西,线下也可以买。但是非标强调的差异是很难被“标准化”的,以我们养猫为例。养猫其实已经是一个很小众的爱好了,但是猫粮和猫砂是最容易标准化的,因为它标准很明确,比如说它的成分配比,然后size、重量这些乱七八糟东西是可以标准化。但是,比如说猫的饰品你怎么标准化?那么多颜色、材质,包括这个东西跟你家猫的是毛色配不配?这种就很难标准化,这就是非标的。


再比如,就个人的消费来说吧。两位女性面对服饰消费,哪怕我们俩的基础款相同,但是我们两个在搭配上以及最终想传达的穿着风格上,这些方面的表达上是不一样的,那我们就可能通过背心、丝巾、鞋子或者是帽子,甚至化妆品这些东西来表达。即便最后我们都穿了同一件基础款,但是完全穿出了不同的效果。


从消费者的端口来讲,我们会发现其实非标商业最终只能做差异化的供给。基础款你可以作为一个贩卖,如果你全卖基础款,就会变成一个标准化的东西。


我们如何理解标准化商品,标准化商品是具有明确的标准的,如成分、大小、重量等,而非标准化商品则难以形成统一标准。


人就是从得不到,得到充分被满足之后开始挑剔,造成所谓的非标。


eggsinn(麓湖CPI店)



非标的“贵”:

被忽略的隐形成本


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在整个市场环境中,非标商业还是有很大的挑战性——比如,被忽视掉的“隐形成本”。


要创造非标的这些东西,从硬件投入到运营都要花钱,为了做出差异化,其实有很多隐形成本。但是这个东西对消费者来说是不买单的,因为这个不是商品,它就是场景。比如隐形的场景成本,拿CPI来说,有打造的成本,但是来逛来拍照的人是不用花钱的,对于部分人而言,甚至花时间到达都会觉得有点麻烦。不是受众群体的人,会优先考虑“这件事情值不值得”。但是如果这件事发生在一个已经有过几十年消费教育的国家,它是合理的。


除此之外,当下对人力成本的要求也会更高。怎么理解?就是商业运营者和商家,双方都有更强的“主动性”,不再像以前我只管做好自己的部分,而没有整体意识。这种“主动意识”也会对双方的人力有更高的要求,人力成本自然也会增加。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做商业,我认为不存在商业运营者和商家是分开做事的情况,现在都是一体的。商家去负责最detail的东西,负责在一线冲锋陷阵,去搞定客户、转化、买单,然后包括它整体的口碑营销,复购之类的这种东西。与此同时,商业运营方要帮助商家去创造这种条件,包括我们的场景。


另外,还有很多隐藏在背后的内容成本。比如像CPI电台的那个空间,它没有产生很多运营性的东西,但因为空间会不定期的进行电台录制,所以实际上它有文化属性,为这个地方添光加彩。但是没有人会为这个东西买单。所以产生大量成本的东西,其实是隐含在背后的一个background。


相当于,我们买一件优衣库的衣服可能就是100块钱,但是购买瑞克,可能就要一两千。也许他们背后的实际制造成本从面料上差异只有50%,但为什么售单价差异这么大?首先从采购端量就不够,别人收的加工费就要更多一些。第二个,有可能因为量很小,所以说有可能报废的量在里面摊销的成本就会很高。又因为这个量很小,就要实现相对比较高的一个盈利水平才能够养人。


所以这个时候,有可能每一件的定价溢价率就会更高一些,但我们永远看见的是前台的商品,我们习惯的是用材料,用物质层面的东西去衡量这件事情的成本,从来不帮别人考虑隐性成本。包括起定批量不一样之后所带来的额外的成本增加、耗损的增加,包括库存量增加,等等。所以说,有很多东西都有隐性的成本。


说到底,如果一个商品它只是需要付10%-30%的溢价,就能省去一些判断的时间成本和判断失败以后的心情上的成本,有些人是愿意为此买单的。但是有一部分人会认为但凡多收他1%的钱,都是多付了99%成本。


任何商品都是一个道理,明码标价,一个愿卖一个愿买。比如说我们认为一家果汁店很贵, 38元一杯,但可能多走几步的转角就可以买到更便宜的,如果我们提前上网搜索相关信息,就可以了解到这种价格差异。我们好像不能要求,在我们想要的时间和场景下,这个东西还卖的是我们想要的价格品质。


我们在成长阶段接受的是哪种资讯、被什么样的消费理念所教育,包括后期能容忍的品牌带来的溢价这些,它到底是在一个什么样的量级上,我们会对这件事情形成自己的判断。


越非标的东西,就越是需要投入。但是呢,非标不是说它的成本一定更高,因为“非标”就决定了它的体量不会很大,大了它就做不了非标。


所以一个好的商业,除了我们能够看到的、感受到的,其实它背后隐藏着很多隐形成本。


那么,我们又如何去判断一个商业到底做得好不好呢?这个标准永远是赚不赚钱。


如果我们就只讲一件事情,商业逻辑,去做一个东西,不赚钱的话是完全不可能的。商业社会就是我们可以低利润,但是绝对不可能是负利润。所以说任何可持续的东西都是有利可图的,它可以是微利,它可以是暴利,但是一定不存在说不盈利,然后还能持续做下去。


任何好的商业都是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非标商业的挑战不仅在于如何组织好内容和消费的关系,还要平衡投入和产出的结果,既需要极其鲜明的面目,还需要最大可能的扩容。


在当下的中国市场,人们的需求越来越“个性化”,非标商业的出现其实就是提供了更多选择,这也是发展机遇。非标商业因其独特性和个性化,在市场上有一定的生存空间,极致的差异化策略可以帮助商业在饱和的市场中脱颖而出。然而,这需要不断创新和满足消费者日益提高的需求。


麓湖CPI



「小高谈案例」是LOOKFOR的一个栏目,每月一篇。小高是资深研究员,主要领域是地产开发和城市运营。我们邀请她来聊聊一些具体的案例,比如一个城市更新项目,一片区域,或者一家企业,等等。



「LOOKFOR」不止是发布我们的看法,我们更希望这是一个观点交锋的平台,一个自由交流的线上空间。因此,如果你对上面的文章有不同的看法,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更欢迎大家写信,或者在微信后台发给我们。编辑部会挑出部分信件,一字不差的发表(包括错别字)。请大家各抒己见。

来信请写给:

LETSLOOKFOR@163.com




泡沫经济破灭后,他们如何活下来?



追完Magazine B的现场,对“生活方式”祛魅了


LOOKFOR编辑部
关注理想城市的创造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