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秦始皇本记》载:“至钱唐。临浙江,水波恶,乃西百二十里从狭中渡。”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马不停蹄四处巡游。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十月癸丑,秦始皇巡游来到江干,但见水波浩淼,难以渡江,沿江西行在上游富阳狭处渡江,钱江天堑由此载入史册。
经过二千年的岁月,沧海桑田,钱塘江逐渐变狭,康熙皇帝南巡时,从江干渡江,在萧山西兴登岸,再循浙东运河去绍兴视察,大批随从背驮官吏,牛车载渡,仍是非常艰难。
▲杭州钱塘江码头
由杭州江干三廊庙至萧山西兴的钱江义渡是一项慈善事业,大约在19世纪80年代由杭州巨商胡雪岩(胡庆余堂药号主人)发起,得到士绅丁松生的赞助,筹资创始,对搭船渡江者不取分文。义渡的船只较渔舟宽大,方头平底,行驶平稳,但全仗人力摇,风力送。每逢上有急流,下遇大潮,或风雨浪高时,也常被迫“封江”停渡,在南北两岸高悬白旗以作标记。
光绪末年,胡雪岩因经营丝茧破产,不久死去。义渡无法继续维持,士绅俞襄周策动杭、宁、绍、萧、台、温、湖七邑旅沪同乡会发起向各界筹募基金,接办胡氏义举。
当时宁、绍、萧、台等地人民出外经商者日益增多,凡至杭、沪,渡钱塘江至江干为必经之途。但常发生遇暴风恶浪,沉船事故,酿成惨剧。为防止不幸事故之重演,七邑同乡会决心去上海向外商购置小型机轮一艘,用作拖带原有木质渡船。机轮买到之后,在杭州三廊庙与南岸之间对渡。试行数月,效果显著。在此期间,未发生事故,并大大缩减了过江时间,又解除了渡江者的不安心情,这一义举博得了广大人民的称颂。
由于用机轮拖带木船试驶十分安全,在七邑同乡会的大力支持下,又添置了铁壳柴油机轮4艘,冠名为“义中”“义正”“义和”“义平”,并组成义渡局,由原来完全民营性质变为官督民办。此时,已是辛亥革命以后,义渡局归省政府领导,过渡仍一律免费。
义渡局为了旅客更加安全,在每艘渡船上还配备了水上救生设备,又置备木制小型救生船数只,停在南北两岸,配有专职救护人员,一遇险情,立即出动抢救。这对渡江旅客又增加了一项重要的安全措施。
由于渡江设备的完备,安全可靠,渡江旅客愈来愈多,其中包括萧、绍一带到杭州赶早市的渔家和农民。他们的渔、农产品上午在杭州市场上出售后,下午又渡回南岸,因此每天的旅客成百上千,特别到了春节和清明前后,宁、绍、萧各地外出经商者,大都要返回家乡,与家人团聚,扫墓祭祀,因此渡客更多。在旅客剧增时,原有渡船已不敷应用。义渡局俞襄周特通知行驶钱江上的杭桐、杭诸两线的轮船公司(俞为两公司创办人),凡遇义渡告急,两公司的船只必须随时前往义务支援,以解决待渡拥挤问题。这种措施,确实有利商旅,因而誉满社会。
▲清《杭州府志•钱塘江图》
北伐战争后,是钱江义渡全盛时期,原有渡船已大大不够应用。其时杭市知名人士王竹斋、金润泉、张载阳、蒋抑卮、王芗泉等又发起捐募巨款,拨入义渡局作为基金,陆续添置机轮和木驳多艘,增加对渡班次。此时任义渡局局长的就是杭诸轮船公司经理王清夫。
钱塘江面辽阔,涨潮时波浪汹涌,退潮时两岸一片滩涂。码头设施简陋,过渡上下船要通过数百米长的跳板,老弱妇幼,肩挑背驮,苦不堪言。1927年,又由七邑旅沪同乡会集款,1928年8月动工,开始修建南北码头。次年北岸杭州三廊庙用水泥钢骨建成长达300余米、伸入航道的码头。越二年,南岸码头用巨木为桩,大型工字钢为梁,长达600余米的码头建造完成。从此渡江旅途一变过去面貌,汽车亦能渡江,人人称便。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钱江南北码头1930年5月建成之日,当时省政府主席张静江、建设厅长曾养甫等都来主持落成典礼。两岸码头进口处建有钢筋混凝土牌楼,上有题字“浙江第一码头”。
▲标有“浙江第一码头”字样的钱江义渡码头
码头建成后,钱塘江义渡局划归省公路局管辖,改名为钱塘江义渡办事处,当时仍为人渡。
1930年南岸木结构栈桥码头和牌楼被洪水冲毁。1931年,俞襄周母亲八旬寿辰,五孙结婚盛典,亲友纷纷致送贺礼。俞将全部礼金捐献给七邑同乡会,由该会主持,在三廊庙码头上加盖水泥雨逢,从而义渡设备进一步完善,使待渡旅客免遭日晒雨淋之苦。1935年省建设厅、省水利局重新建成钢筋混凝土码头栈桥,长2440英尺(743.70米),宽20英尺(6.10米)。此前,1933年建成木质拼搭双车渡驳一艘,并配机轮拖带,由于南岸码头尚未修复,不对外开放渡运。1935年又新建木质三车渡驳一艘,亦配机轮拖带,南岸码头修复后,即开放渡运车辆。该渡建成后,渡运杭州南、北省道公路过往车辆,使杭州成为全省公路枢纽。
▲装载汽车的驳船由拖轮牵引往来钱塘江
1937年11月钱塘江双层铁路公路两用大桥建成通车后,渡口改为人渡,仍然是省境内最重要的渡口。杭州沦陷,所有船只均遭毁坏,人员星散,从此结束了这一苦心经营的义渡。
编辑 | 吴珏 刘俊萍
《江干往事》
往期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