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德国的教育,逼着你学会一件事
文摘
2024-12-05 19:55
德国
平常跟大家聊的都是幼儿园,今天来说说德国小学开始的教育体制,起因是听这边的朋友聊起,觉得很刷新我的认知。
01
德国的孩子,四年级就要想要未来的路?
德国的小学只有四年级,四年级之后便进行分流了。
成绩好的孩子进入高级文理中学,等于是提前拿到上大学的资格,将来就是奔着大学去的;成绩差的孩子进入普通中学或者是实科中学,目标是将来进入职校。
这一类中学对文化课要求不高,会重点发掘孩子一些技能,读完十年级即可进入职业学校学一门技能,更早参加工作。
我听完惊呆了,这么小的孩子就要决定未来方向了?这也太早了吧。
他们说是因为德国人认为教育应该“因材施教”,让那些适合搞学术的孩子去学更多理论知识,将来搞研究;而没有学术头脑的孩子,不必浪费太多时间搞那些复杂的公式,反正工作之后大部分也都用不上,不如就学点基础知识就好,更多去学一门技能。
(说实话,我中学时候学的东西,如今是真的一点用不上,也记不住)
02
那小学岂不是很卷?
身边有娃上小学的中国家长基本都要疯了,尽管这是在德国,但是从咱们中国教育体制下过来的孩子,没有人希望自己的孩子去上职校的,都是希望能上大学,哪怕将来做个技术工人,也得上完大学之后去啊。所以到了德国,也免不了鸡娃。
但是听一个朋友吐槽完才发现,根本卷不动
(她孩子正上四年级)。
你以为成绩不好就多做一些题,比别人努力一些就可以了,然而并不是。
朋友说,这里根本就没有题可以刷。老师不会说给你几张卷子做练习准备考试。他们平常课堂上练习的题目,跟考试的题目,从来都不是一种题。
朋友一开始根本不接受,决定去网上搜题来给娃练。结果她陪着孩子辛辛苦苦练了好多题,考试的时候,根本不按套路来,出的那些应用题孩子见都没见过,一道题不仅要考数学,还要考验阅读能力和生活常识。
所以,这里的考试就是筛选天赋型选手,
你是个读书的料,你就自然是个读书的料,如果你不是,那也只能接受自己,走适合自己的路。
而且这里的成绩从来不会排名的,小学到中学都是如此
,你从来不会知道自己在班上排第几,也不会知道其他孩子都考了几分,跟别人比较这个事,在德国教育里几乎是不存在的。
所以,学不会的孩子真的开开心心玩就好了,没有人会说你成绩不好,也不会有人因为你成绩好坏而评价你。
听起来似乎也挺好,至少不内耗。
但是也听了不少家长的失望,他们说这里成绩好的孩子,大多就是高知家庭的孩子,工人阶级的孩子,很多将来还是在工人阶级,阶级很难跨越,因为光凭努力是没用的。
03
小学成绩不好的孩子,将来还有机会上大学吗?
虽然说刷题很难提高成绩,但是如果你只是晚熟,比如你到了中学才发现自己是个学习高手,小学的时候没开窍,那完全没问题,
德国的教育安排了很多种可以重新选择的道路,可谓条条大路通罗马。
首先是中学阶段可以再做选择,比如实科中学和普通中学的孩子,如果成绩非常突出,也可以转入文理中学;另外德国也开设了一些综合中学,就是前面所说三种中学的结合体,这里的孩子可以在中学阶段再慢慢做选择,成绩突出的可以从普通中学转到文理中学,而每年也有很多同学在文理中学毕业后放弃读大学而去职校的。
到了大学和职校的阶段,也可以换赛道。
比如我老公实验室的一个博士生,就是当年在职校读了园艺,做了三年园艺师之后,发现园艺师很累而且工资不高,于是决定考大学。
因为他是一个技术控,虽然当年文化课成绩不好,但是技术活非常了得,他现在是实验室精密仪器的技术担当,马上博士毕业了,将来可能会进入企业做一名工程师。
所以说,在德国你想改变赛道,还是有多重可能性的。
更让我觉得惊讶的是,一个来德国十几年的朋友告诉我,这边不少朋友在读完本科甚至硕士之后,竟然选择去职校读书,再出来参加工作的。
这我就有点不懂了。
04
德国的职业教育有什么竞争力?
在中国,我想没有人会从本科或者硕士毕业后去职校读书的,因为在我们的教育体系里,大学永远高于职校。
但是德国人的普遍观念里,职校并非低人一等,甚至对于很多工作来说职校毕业的人更吃香。
为什么呢?因为德国的大学和职校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培养思路:
大学注重理论和学术知识,培养的是偏向宏观或者研究型的人才;
职校专注于实践技能和特定职业的培训,直接与就业市场挂钩。
所以当一个本科生想要工作的时候发现自己实践技能太差,他可能会去读职校;亦或者读完了大学发现专业不是自己想要的,也可以通过职业教育换行,
比如心理学毕业的想要做会计,或者翻译硕士想去做销售,这时候去职校读书拿个职业技能证书或者培训证书,会更容易找到工作。
我想我们在中国长大的孩子,很多是在毕业后进入职场才开始学习怎么工作的。
比如我本科是211大学的师范生,这不是意味着什么高大上的事,而是意味着我们学校毕业的很多同学在入职后工作能力远不如二本的师范生,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注重培养的是学术、是做研究,而不是讲课。
反而是不注重学术的学校,更多把技能培训给学生,所以学生的工作实践能力更强。
只不过在中国,我们不会有人在本科毕业后还去职校读书,但是在德国会这样。
至于工资嘛,我问了很多人,在德国究竟会不会“学历越高工资越高”?
答案是,确实会。同样一个岗位,学历越高拿的起薪越高。但是如果是不同的工作,是很难一概而论的。
比如朋友Y刚买了房,她说家附近一带最有钱的,是一位职校毕业的水暖工人,他当了几年水暖工人后自己开个工作室接活,钱赚到起飞,街上最豪的车都是他们家的,找他来装暖气都排不上号。
在德国,电工、水暖工、装修工人、汽车工人等蓝领工人,他们的工资非常高,而这类工人很多都是职校毕业的。
当然肯定也有很多工作是工资不高而且比较累的,比如他们家楼上就住着一对老人,爷爷当年是园丁,奶奶当年是清洁工,赚的钱不多,年轻时候也比较辛苦。但如今他们同样也拿着退休工资安度晚年了,也一直非常受人尊重。
总的来说,这里大家对不同职业的包容度还是比较高的,也都能享受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
05
教育是扬长还是避短?
我们从小都听过水桶效应:一个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板。所以我们的教育告诉我们,要成功必要补短,数学不好的孩子要把时间都花在数学上,而语文不好的孩子补语文。
然而德国的逻辑相反,他们认为教育最重要的是扬长,要帮孩子看见自己的长处,并且重点培养和发扬,而不是短处。数学不好你就别管了,学手工吧。
德国的家长和老师最擅长的就是夸孩子,你就没见过德国家长在别人面前说自己孩子不好的,更不会互相攀比成绩然后说自己的孩子“你看谁谁谁,你要努力了。”他们永远觉得自己孩子最好,从小就是夸孩子的长处。
在德国工作多年朋友Z说,这种扬长的特质在职场也是如此,老板永远是夸你的多,他们似乎从小被夸惯了,总能找到你的亮点鼓励你,让你做擅长的事。
到头来你会发现,这边
大街
都是“
普通但自信”的孩子。
写在最后
说了这么多,我想任何一种教育都有它的两面性,在德国的朋友很多也在吐槽这边的教育,觉得老师教的不用心,孩子学不到知识,没有努力的方向等;而也有国内家长受不了卷,带着孩子来到德国上学的。
无论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就好。
如果是那种学习天赋一般,但是有其他方面突出特长、性格比较有主见的孩子,就很适合德国的教育,毕竟学渣在国内真的是很难生存啊。
但如果是那一类努力上进、学习能力强,但是家庭和自身天赋都一般的孩子,则在国内会有很广阔的天地。
我想起曾经的一些经历,尤其高中的时候,理科特别难。班里一些同学是真的听不懂物理老师在说什么,题目她也读不懂,但是靠着每天刷题,比别人努力很多倍,最后她也能考上本科,能有一份不错的工作。
确实中国的高考给很多普普通通的底层孩子机会,实现了阶级的跨越,通过读书改变了命运。
只可惜的是,也有成千上万的孩子一辈子在做着本不适合自己的事,一生没找到自己的所爱和所长。
我老公在中科院读的博士,大家会觉得能到那里读博士,肯定是个科学家的脑袋了。但实际上,身边很多同学根本一点也不擅长科研,他们只是会根据老师给的课题去做实验,每天夜以继日硬着头皮做,但是问题是什么,如何提出科学问题,甚至都不明白。最终可能毕不了业,也可能好不容易熬出了头却不知道毕业之后能干啥。
而在德国的这种教育体系下培养出来的人,就逼着你学会一件事——自洽。从小要学会认识自己、发掘自己、接纳自己。不必羡慕别人的路,因为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
大部分人从四年级就已经想好了未来的路,长大后做着自己相对擅长的工作,拿着一份足够养活家庭的工资。
他们似乎很少逆天改命的这种拼搏劲儿,哪怕工作了也是这样,德国人普遍都没有什么事业心,家庭观念很重,只有极少极少数的人会想在职场混出一番天地做个大事业,大部分人都是很安分的,到点了下班,周末不回邮件(所以在这里生活每天要被德国的工作人员气死,办事慢得真是……)
甚至像锐丹他们老板这种已经事业非常成功的人,也会早早下班去接孩子放学,假期一天不会少。
总之,努力不一定有结果,但是接纳自己一定会过得很舒服。这就是这里的逻辑。
大家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一起分享吧。
相关阅读:
来德国半年,我顿悟了什么?
德国人带娃的逻辑,经常刷新我认知
在德国上个幼儿园有多难?
多米de爱
一家四口在德国,分享我们的生活,信仰,情感,亲子…God is good all the way
最新文章
德国的教育,逼着你学会一件事
32岁了,每年依旧至少一遍还珠格格
当孩子说: “我不想去幼儿园” ,如何回答才不踩雷?
在德国上个幼儿园有多难?
怀念挚爱的外婆
德国人带娃的逻辑,经常刷新我认知
来德国半年,我顿悟了什么?
写在朱先生和叶小姐结婚之际
哥们,新婚快乐
婚姻的 “反人性” 原则:谁成熟,谁道歉
32岁,为这些后悔过吗?
“妈妈,我不爱你了” | 纳米口头禅,该怎么回应
在德国租房有多难?没法找个窝,只能安个家
从北京到德国(下)| 飞越10000公里,从不安到平安
从北京到德国(中)| 旷野开道路
从北京到德国(上)| 沙漠开江河
颠沛流离的2023,我们稳住了什么?
90后宝妈一拖二的日子,令人想不到的是……
分享温暖:《奶牛的秘密生活(节选)》
你的日子,少了一句 “没关系”
来自两个星球的夫妻,深夜聊天记录
等待了129天,意味着什么?
二胎家庭的 4 个养育心得:一碗水不必端平
皮米出生记:从放弃产筛,到奇妙分娩
31岁,哪来的勇气?
只有他,如此肆无忌惮地爱我!
先有关系,再有教育 | 孩子大哭20分钟,我们怎么做?
幸福是什么呢?分享 5 件治愈的小事
小生命来了又去,苦难之后留下的是什么?
一个咸鱼作者,在 “水深之处” 的收获
纳米的年读书单(中文)| 3岁以前读什么?
纳米的年读书单(英文)| 3岁以前读什么?
爱能遮掩一切的过犯,包括冷漠
两岁宝宝阳了,我们做了什么?
感恩节,读安徒生童话《红鞋》
全职太太更容易遭遇 “老公出轨”?| 比起收入,这2点更重要
相恋十二年,结婚四年,我们竟不相信存在 “对的人”
如何让一个家更 “松弛”?| 试试这3点,提升容错率
记一次离家出走
如何让孩子爱上自己吃饭?| 记住这4点,告别喂饭
婚姻,比恋爱更新鲜的 3 个理由
当妈2年,如何避免被卷?
一个30岁的 “三无” 女子,凭什么快活?
一次非典型的夫妻吵架
让孩子知道 “我自己能赚钱” 有多重要?
这么小的娃,能打吗?| 打可以,记住 6 “不”
坠机教会我的 3 件事情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