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30岁的 “三无” 女子,凭什么快活?

文摘   生活   2022-05-17 19:40   北京  

01
 
今天我就30岁了。
 
很多人会怀念过去,尤其是童年啦、青春啦,觉得童年无忧无虑、青春极其美好。
 
但好奇怪,在我这里就不通了,我每次回过头看,总会觉得现在是我最幸福的时候。
 
13岁上初中,我觉得真是太好了,再也不是第一名了(此处省略一千字)

19岁上大学,放飞自我,天高海阔,比过去任何时候都开心太多了(更重要的是我信主了)

26岁毕业结婚,哇太幸福了,有工资养活自己了,想买啥就能买;跟锐丹住在一起了,终于不用每天打电话凄凄惨惨了

30岁,具备了“想做什么就去做”的条件,也幸运地“正在做的就是自己想要的”,不仅是工作,也是生活。我还是觉得现在比过去任何时候都好,让我回去任何时候我都不想。


说到最后一点,可能很多人会白眼,你真的具备了这样的条件吗?
 
确实我也需要思考。
 
很多人对这个条件的设定,大概是拥有一千万吧(或许还不够)。
 
而我却是个妥妥的三无人士,无车无房无工作,还能加一个无户口。在北京生活,我们的房租占了收入的近三分之一,没有任何外在的不动产作为保障,别说一千万了,每个月记完账我都得评估下个月需要少下几次馆子(疫情了,也没馆子下了)。
 
但哪怕是这样的三无,我仍然觉得自己很满足。
 
为什么呢?我试着用自己所学的专业剖析一下,我这种自不量力的心态从何而来。
 
大概决定这种心境的,不是外在的资源,是内在的资源。

内在资源包括:安全感、自主感、胜任感(参考一下心理学上著名的“自我决定理论”)
 
我想以今年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会,来讲述一下这三个方面如何体现。

 

02

去年8月份我辞职了,决定全职带娃,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兼职写稿子保持一些收入。
 
刚开始几个月,我都逼自己多写几篇,保持收入,因为我觉得一下子收入骤减,会让我没有安全感。
 
但其实,供稿的过程我并不开心,因为我常常要根据编辑的意思来写,并不能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思路,很多时候像个码字机器,毫无享受和满足。
 
但我还是不愿意放弃,因为我觉得这点收入会让我有安全感。
 
很有意思,人就是这样,总得抓住点东西,这个东西可能对你的生活影响不大,也不能让你感到满足和快乐,但是你却会在它身上建立安全感。


你可能会反驳我,工作多重要啊,没有工作没有收入就没有安全感,这不是很正常的吗?
 
但我想说的,不是0和10的差别,而是8和10的差别(也可能是7跟10,9跟10等)。
 
如果抓住一个东西,你能有10,不抓你就只剩0了,那你肯定是要抓的。
 
但其实我们大部分人的选择,都是8跟10的差别。
 
抓住一个东西,你能有10,但是不抓住,你会有8,它对你的影响不至于大到毁灭,甚至放手会让你获得更多的快乐和价值,但我们宁愿守住10,保证自己那点可怜的安全感。
 
还好,身边有个清醒的人,锐丹总会提醒我:
 
如果不开心就不要写了,做点你自己想做的事啊,你现在不就是人生中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时刻吗,赶紧好好把握啊。
 
对啊,我要好好把握啊。
 
赶紧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吧!写作、做视频、学乐器、做科普、自媒体……趁着现在时间能自己安排,为什么不赶紧去做呢。


那么问题来了,我的安全感怎么办呢?
 
有意思的是,当我真正放下这点摇摇欲坠的安全感,才获得了真正稳定的安全感。
 
我想起圣经里的话:
 
【太6:26】你们看那天上的飞鸟,也不种,也不收,也不积蓄在仓里,你们的天父尚且养活它。你们不比飞鸟贵重得多吗?
 
我所想要证明的,不就是自己还能赚钱的能力和价值吗?而实际上,我不需要这点收入去证明,我本身就是有价值的,上帝不会让我缺少什么。
 
当我真的想通了,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我收获的是另外两种内在资源:自主感和胜任感。
 

03
 
我前面说,供稿的过程让我不舒服,就是因为很没有自主感。我一直都觉得,写作是我表达自我思想和感情的渠道,它之所以让我无比享受,是可以抒发内心。
 
但如今,给编辑供稿的我只能按照别人的意思来写,就失去了我的自主性。
 
我想起哈佛大学兰格教授的著名实验,她把一群老年人送到郊区一个养老院里,想看看自主性如何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

其中一部分老年人会被安排到很舒适的环境里,享受无微不至的照顾,自己几乎不需要做什么;

另外一部分老年人则需要决定自己房间如何布置,给自己安排每日行程,并负责照顾好给他们的植物。


你觉得哪一组老人更幸福呢?
 
结果发现,需要 “操心” 的老人,反而感到更快乐、更有活力,他们的身体多项指标都得到了提升(比如力量、胃口、关节灵活等),跟周围人的关系也更好。

这个实验正是想告诉人们,生活中的自主感对我们的幸福感、身体健康、人际关系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所以每当有人跟我说:“太羡慕小孩子了,他们多幸福啊,每天无忧无虑的。”我就很想反驳说:“其实你现在比孩子幸福。”
 
看看纳米就知道了,虽然他已经是个无比幸福的宝宝了,可是他每天还是要哭好多好多次。

(我小时候)
 
因为他还小,只能听爸爸妈妈的话,他想做的事情做不了,想要的东西拿不到,所以他每天哭哭啼啼,最喜欢说“不要”、“不要”,他是在表示自己要自主感。
 
他怎么可能比我们幸福呢?这只是大人的误解罢了。
 
为了避免自主感缺失的沮丧,我在年初听了锐丹的建议,终于决定不再接不符合自己想法的稿子,不再把时间浪费在只是为了报酬而无法自主的工作上。
 
当我有了更多的时间,我可以把我的灵感记录下来,创造让自己喜悦的作品,无论是文字还是视频还是音乐,都是让人开心的事。
 
所以我说,现在回头看30年,此时真的是我自主感最强的时候,怎能不幸福呢?

(今天的新裙子)
 
04

最后一点,是胜任感。
 
这其实很好理解,就是做完一件事能被肯定,得到积极的反馈。
 
回想毕业工作这几年,其实我一直在寻求能得到正反馈的工作状态。
 
最开始一年做电商,真的是非常无力,我似乎没有带货基因,很难让商品大卖,每天盯着订单的数字,很难有惊喜,所以胜任感不强,那一年是我最累的时候。
 
第二年我来到了一家心理学的公司,虽然我的文章阅读量不咋地,但是读者的反馈都很好,能给身边的人带来帮助和启发,当大家给我肯定的时候,我自然觉得很有成就感。
 
所以,找到一个符合自己恩赐的工作,真是太重要了。
 
如今,我每天要面对的kpi,更多是身边的家人朋友,他们是否快乐,是否被我的经历、情感、作品所激励和祝福。
 
真的很感谢身边每一个人,你们对我的爱和肯定太多了,让我无时无刻感觉到自己所作的是有价值的,被认可的。



05

总结起来,我的30岁之所以比以前更快乐,就是因为安全感、自主感、胜任感得到了满足。
 
我也期待未来的10年,等我回过头看的时候,依旧感到满足。
 
讲完了三个内在资源,我想插播一段,内在资源的土壤来自哪里。
 
前几天跟锐丹一起翻高中时候的日记,还有手机短信(他把我们当年所有互发的短信,不仅是跟我的,还有其他同学跟他的,都记录在了一个本子,高中毕业时送给我了),我看着那个每天哭哭啼啼的女孩子,觉得她甚是可怜。
 
她得到的爱真的很多,周围的人都太爱她了,甚至倾尽所有,但是那时候的她一点也没有安全感,她还想要更多,内心总是空的,任何人填不满。
 
上大学后,她的信仰让这种焦虑瞬间就被抽离了。
 
那种安全感就是,内心空的那个部分被填满了,不再想去外面抓了,哪怕外面什么都没有,内心也是满足的。
 
这种东西,我觉得光靠人的付出是做不到的,感谢上帝(如果你也好奇这种安全感如何建立,你可以私信我聊聊)。
 


后记
 
每次提到30岁,总会想到赵雷那首《三十岁的女人》(尽管歌词有很大的争议)。
 
锐丹说要改一版歌词送给我,今天中午终于完成了(鉴于他唱歌跑调,就不放音频了)。
 
《三十岁的女人》
作曲:赵雷
歌词改编:朱锐丹
 
旁白:
只要有你在身边就行
 
歌词:
她是个三十岁 初恋还没有结束的女人
她笑脸中依然 流露着单纯
三十岁了光芒和身材已被岁月打磨
是不是外面的工作 比家里的更快活
 
我喜欢 你醒来亲吻孩子的温柔
我知道 纳米哭抢手机难以忍受
 
你说爱上我 这么久
不觉间已十几个年头
甜蜜着 爱慕着 你幸运选择
 
她是个三十岁 生活还热衷创作的女人
这样的女人 依然留有当年敢爱的天真
可是这个家庭 有时候安静时间不够多
尽管有太多灵感 也常常会错过
 
我看着 镜子里你在摆弄的裙子
我爱这 美丽灵魂胜过一切装饰
 
那么寒冬后 炎夏前
我会给你春一样的爱恋
立约后 最美的
时光 已驻留
 
你说爱上我 这么久
不觉间已十几个年头
平淡着 依偎着 你无悔选择
 
那么寒冬后 炎夏前
我会给你春一样的爱恋
立约后 最美的
时光 已驻留
 
立约后 最美的 已驻留


多米de爱
一家四口在德国,分享我们的生活,信仰,情感,亲子…God is good all the way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