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6日是第37个国际禁毒日。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6月19日,国家禁毒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023年以来禁毒工作情况。
发布会介绍,2023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毒情形势,全国公安禁毒部门主动应对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毒情形势新变化新挑战,持续开展“清源断流”“夏季社会治安打击整治”等专项行动,依法严厉打击毒品犯罪。2023年,全国共破获毒品犯罪案件4.2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6.5万名,缴获毒品25.9吨,同比分别上升12.6%、21%和18%。2024年第一季度共破获毒品犯罪案件1.1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7万名,缴获各类毒品6.7吨,同比分别上升23.1%、38.2%和30.6%。
发布会上,国家禁毒办还发布《2023年中国毒情形势报告》(简称报告),报告指出:
①网络贩毒手段更加隐蔽。2023年全年共破获涉互联网贩毒案件3098起,同比上升14%;
②网络技术的发展不断催生新的勾连方式、交易模式和支付手段,依托Telegram等境外网络通联工具,建立涉毒聊天群组,由中介实施担保交易,成为新兴毒品交易模式;
③毒资支付多采用比特币、泰达币等虚拟币或其他加密货币,资金流向更难追踪;
④毒品交付则多采取“埋包”、邮包寄递、闪送等非接触方式,进一步增强了贩毒行为的隐蔽性和发现打击难度。
王某在高中时期就通过网络了解到“邮票”,为了悄悄贩卖“邮票”,王某通过翻墙软件在境外聊天软件telegram上组建聊天群,用于和买家交流。2021年12月,王某通过翻墙软件进入国外专门销售毒品LSD的网站购买了200张LSD“邮票”。
随后,王某就在一个有六百余名群成员的聊天群内兜售毒品,毒资必须通过比特币或者门罗币等虚拟货币进行交易。
2022年1月以来,王某通过将毒品伪装成普通信件以平信方式寄出,在telegram上发送虚拟币收款地址给购买毒品人员完成交易。
唐某某通过某境外聊天软件与中介人员“极乐”“坦克”预谋贩卖大麻。由中介人员在网络上寻找毒品买家,唐某某通过线下“埋包”,以零接触方式多次将其种植的大麻放置在指定地点。购买人员通过虚拟币交易平台,向中介人员支付虚拟货币后,到指定地点收取毒品。交易完成后,中介人员扣除一定比例的中介费,通过虚拟币账户将毒资交付给唐某某。
同年5月15日及同月26日,王某某分别在绍兴市越城区的两家烧烤店内,趁赵某某、刘某某不备,在二人所喝酒水饮料中放入溴替唑仑药片,后二人出现意识不清、头晕、呕吐等现象。
加密货币助推了非法毒品的买卖方式的改变,将大部分犯罪活动从基于现金的实体‘街头’市场转移到了在线市场。
从以上案例我们也可以看出目前“互联网+物流邮寄+虚拟货币”成为毒品犯罪新常态。为了逃避打击,近年来,许多毒品犯罪分子改变传统的接触式毒品交易模式,使用网络社交平台上的虚拟身份进行交易,犯罪手段更加隐蔽多样。
成都链安助力涉虚拟货币毒品案件链上资金追踪
毒资追踪是毒品案件侦办的重要的一环,而采用虚拟货币进行毒资结算大大增加了毒资追踪的难度和挑战。
为了助力毒品等涉虚拟货币相关案件链上资金追踪和调查取证,成都链安凭借区块链行业多年安全研发优势,依托协助全国30多个省级行政区、300+地市州、百余家执法监管部门完成涉虚拟货币产品技术支持工作,可提供专业的涉虚拟货币毒品案件链上资金技术追踪产品和技术服务支持,有效助力涉虚拟货币毒品案件侦查工作高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