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二 | 双山外史 朗读:家茗

文摘   文化   2024-10-03 11:50   广东  

点击上方尘世掠影,让阅读成为习惯

双山外史

文:小二



如果有能力记录,并且加以探究,每一个乡村都有一部时间简史。只不过时移势易,源头之事大多有迹难寻,又每每限于人力物力,没有办法承载巨量的整理工作。但若能留存下某一个人的某一些事,即使简单到道听途说,也能反映一个地方一个时期的风貌。

就新中国成立所关联来说,故乡双山村,虽算不得革命老区村,但每一柱时代烽火,也映照过可歌可颂的人物。比如吴让教参加游击队,有一天跟家人说去开会,就再也没有回家,像郁达夫在印尼一样悄然消失,后来被追认为烈士;比如吴龙光,他是双山村参加革命最有份量的人,据说曾和古大存等并肩作战,解放后曾任职于国家中央华侨事务委员会;比如吴天金,青年时期就做过地下交通员,参加农会,做过乡长,又转战教育阵线,为振兴乡村教育贡献毕生心血。再比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汕头地区,任职于各个职能部门,成为主要干部的吴谦,吴天光,吴植好,吴植然等,无一不拥有一部热血青年成长记。还有我大舅父吴惠斌,秀才泽庵公的长孙,从十五岁的抗美援朝预备役,成长为乡音无改的新中国航天研究专家,也是家乡传奇之子。

像每一片树叶之不同,每一个人也各有不一样的生命轨迹,在这里,讲一下在乡里素常见到的筒老叔,这个人心宽体胖,达观康宁,一直到辞世前,还自己上市打理日常生活。而于九十八岁那年寿终正寝。

也许因为投缘,他晚近几年赶集常常来我处歇脚,坐一会儿。有时也帮着叫一辆街车载他回家。一个世纪老人如果健谈,并且愿意谈,同坐的晚辈们会有幸听到许多故事。而估计我洗耳恭听的态度,也是他乐意分享的原因。下面就记一下他所讲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仿佛《世说新语》,有魏晋遗风。话说在上世纪煤油灯时代,没有电灯之前的乡村,夜是真实的黑夜,人大多是正直纯朴的人。筒老叔说,在抬龙巷的巷口间,房子里住着某甲老叔,八十多岁,夏夜里喜欢搬个竹椅子在巷门口纳凉,品茶。过一会儿或先一会儿,住在顶寨内的某乙老叔必定现身,并且自带一把竹椅子。他们在一起纳凉的那几个时辰,有一个似乎永不变换的场景。甲老叔说:来啦,坐。乙老叔说:来了,坐。甲老叔又说:食茶。乙老叔也说:好,食茶。然后再不多说一句,奇的是两个人一个不停抽旱烟,另一人从不抽烟。就这样到点了,夜将深,甲老叔就说:睡吧。乙老叔也说:睡吧。然后再无二话,各自回家。如此在静默和"开头结尾"的两句话中,结束每日一次的见面。他说他年轻时很不能理解,既然玩在一块又无话可说,还有什么好玩的?但随着自己渐渐年长,也就明白了那样子其实不错,黑暗里有了另一个人的气息,即使不说话也能驱走些许孤单。而他自己最深的孤独,则来自于九十多岁老伴仙去后的失落。他说,然则想到夫妻相伴七八十年,也不禁有些自悦,放眼乡里,这么长情相扶到老的,虽然不是绝无仅有,但也是不可多得。

另一个故事,是关于一把老紫砂茶壶的。筒老叔说,他的本家三奕老叔,被评为地主之前,幼年的他颇得这位叔祖的喜爱,是可以分享到他所泡茶水的人,但冲茶的那把茶壶,则可远观而不可近玩。有一回他想表现一次,下手去泡茶,却被老人家拒绝了:我冲给你吃就行,茶壶你不能动!由是他明白了茶壶的珍贵。但评为地主被抄家之后,那把茶壶就不知所踪了。

时间过了一两年,有一天他去邻乡围头村,一个卖茶的熟人那里闲逛,那个人有点得意的告诉他,新入手了一把老茶壶,十分珍贵,已经养了一些日子,现拿出来与他试新茶,期待赞美。谁知刚拿岀来,眼尖的他就脱口而出说:这是我三奕老叔的茶壶啊!抄家时不知下落,怎么到你手的?谁卖与你的?搞得卖茶的很尴尬,一时顾左右而言他起来。他断定是有人中饱私囊,但卖茶的不敢明说。由此可知,世界充满吊诡,也充满变数。物之于人,虽也就是物而已,它任人摆布,由人喜好,但也引诱人行为不轨;而当物是人非,则人之于物,真的不外时空过客,到底只是后世的谈资。

佛经上说凡所执着,皆为虚妄,或许也可以理解成太过痴迷而迷途不知返,以至落入俗世虚空。一把小小茶壶,一不小心也能演绎出得失起伏。古今故事里,其实是随遇而安,遇境而当的人,更能给自己带来好运气。比如杨慎充军云南之后,有《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传颂数百年而成经典,比如苏东坡宦海浮游之后,有“此心安处是吾乡,至今仍是处世良言,是平和心性,身心安泰的良药;再比如红军之反围剿,辗转二万五千里长征,垫定了建国大业的基础。是以我向来认为,要尊重事实,包括尊重所处的环境,尊重每一个遇见的人,尊重每一次黑暗奔向光明的决定。或如诸葛亮所说的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

筒老叔还有两句口头禅:钱银身外物。那样的人就那样的命。这里面也有几个故事。那样人就那样命,参照的是他的性格来说。作为吴龙光的亲侄子,他曾经和革命者走得很近,当年地下组织曾在桂岭市圩场里,掩人耳目地开了一间书店作为联络点,他是店员之一。吴龙光后来遭国民党通缉流亡海外,他也曾经追随而去。但因为他向往的自由是赤脚大仙一样,要做一个清净散人,所以结局他就做一个平凡人,在乡村了此一生。他说,他一生看过许多人赚得大把热钱,但到头来许多都清秋冷落,尤其那些发不义之财的人,更是倒霉透顶。而真正让他觉得钱不要紧的,是在泰国的两三年。他说,那里整条街整条街都是二哥丰的,二哥丰富可敌国,却毫不犹豫地捐给别人。二哥丰所做的事,义字当头,每一件都重若泰山,青史留名。比如全力扶助孙中山革命,说过钱的事我负责;比如上世纪一十年代的潮汕大地震时,他劝说泰王捐款,并以身作则,全力赈灾,救人无数;比如他在潮州故里营建房屋分给无家可归的人,人家是为自己建的,他是无偿造给别人的。从老叔的语气中,明显感觉到那种对高尚品行的崇拜之情,虽不能至而心向往之,所谓潜移默化,中国传统里的仁义道德也许就是这样传承的吧。

所以,一个正常人可以有钱,也最好有钱,更应该有钱。但不能发不义之财,不能为富不仁,更不能为财而出卖灵魂。

只不知,双山村还有多少动人故事。


作者简介

小二:原名吴晓义,揭阳桂岭石母山人氏。世家渤湖居。揭东区读书创作协会会员。


朗读嘉宾简介

家茗,字子墨,辽宁铁岭人,中华有声语言艺术联盟会员,一个追求声音的行者。原空军某飞行学院,现地方某部门负责组织、宣传、教育等综合业务工作。多年喜爱书画、朗诵、摄影、文学艺术等,并以此追求与收获,陶冶情操,致敬人生。


作者往期作品
(点击阅读)


【尘世掠影杯】小二 | 双山营灯记   朗读:林佳玲

小二 | 中秋月近圆

小二 | 故园草   朗读:家茗

小二 | 荔枝说   朗读:子慕

小二|哀杜甫   朗读:家茗

小二 | 消夏随想曲   朗读:碧水青山

小二 | 两个人,一条命   朗读:子慕

小二|晨雨漫思兼怀外祖母    朗读:心愿

小二 | 喜舍梅开   朗读:碧水青山

小二 | 石母山节气图   作画:吴晓峰  朗读:心愿

【专稿】小二 | 《诗经》花事四首   朗读:心愿

小二 | 秋风明月相见欢   朗读:家茗

【尘世掠影杯】小二 | 书做枕  朗读:家茗

小二 | 祖母的春节   朗读:碧水青山

小二短诗十五首  朗诵 | 三月

小二 | 过黄岐山  朗读:文龙

【风物】小二 | 咏揭阳五题   朗读:文龙

【清明】小二 | 春临杂感   朗读:夏雪

杨柳清、小二 | 像赞

小二|石母山铭一一十首情诗及一首序诗   朗读:钱萍

小二 | 喜舍   朗读:碧水青山

END

编辑:陈耿洪

照片:作者提供

尘世公众号          校园公众号         尘世视频号

这是尘世掠影的第3255篇原创作品,版权由作者和平台共享,转载请先联系陈耿洪主编授权。

主编微信:2387362536

投稿邮箱:2387362536@qq.com

来稿必须原创、本公众号首发,请勿一稿多投。

尘世掠影
发布个人文学作品,推介揭阳文化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