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以媒介为中心形成万物连接的信息社会中,媒介重构了时间与人的关系,媒介(如电视、手机等)不仅成为人们计时的参照,社会公众更是依媒介时间而形成特定的信息接触习惯,甚至按媒介时间来安排自己的日常生活,从而媒介时间在微观上影响受众的认知结构和集体记忆,在宏观上影响社会结构和组织方式。
在近日举行的《传媒蓝皮书: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24)》发布会上,作为传媒蓝皮书主编之一,中国广视索福瑞媒介研究(CSM)董事、总经理丁迈与大家分享了基于CSM全媒体视听同源数据展开的“手机与人:时间维度的用户媒介接触行为考察”研究洞察,本文摘取了部分研究成果与大家分享。
智能手机的出现,整合了所有的媒介形态(图文、声音、影像等)和传播类型(人际、群体、大众传播等),集中体现了媒介时间的突出特征。本研究基于CSM全媒体视听同源测量数据,发现:(1)人类平均每天使用手机时间为290分钟,不同用户之间使用手机时长存在较大差异,整体上呈现出非正态分布,6小时是多数人每日平均使用手机的上限,这是人类不断与客观限制和主观条件相互博弈、协调和平衡的结果。(2)手机对人类生活的侵占是全天候的,工作时间与休闲时间相互占用,“碎片化”是被动的无奈选择,人类本性还是倾向于主动地在某些特定的时段来使用手机。注意力的“瓶颈说”和“过滤理论”显示,碎片化时间的信息认知是无效或微弱的,会导致焦虑和意义感缺失。由此人类可能会主动对抗碎片化,沉浸感反映出人们对长时段板块化的深层需求。(3)新闻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专业新闻机构生产的“硬新闻”(追求事实)被淹没在自媒体发布的“泛信息”(突出情绪性和娱乐化)中,新闻APP的使用时长规律表现出当前从“硬新闻”向“泛信息”过渡的典型特征。
以下为部分研究洞察
在当今社会,手机已成为了人体的一部分,但由于难以对用户实现长期贴身追踪及传统问卷调查固有的记忆偏差,手机使用行为的量化研究面临重大挑战。
针对这一难题,CSM采用了虚拟测量仪技术,该技术会在手机的后台运行,确保用户体验不受干扰的同时,实时捕捉并分析各类App的使用状态,从而精准描绘用户的媒介消费行为全貌。这一技术旨在解答三大核心问题:用户每日在手机上的时间投入量、这些时间从何而来,以及用户如何利用手机进行活动。
1
手机使用时长
测量对象的手机时长的分布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正态分布,而是呈现出互联网特有的长尾效应,平均每日使用时长接近5小时(290分钟),而中位数则为237分钟,凸显了用户行为的多样性和不均衡性。超过半数用户的日均使用时长集中在中位数以下,而整体分布则在达到约6小时这一临界点后急剧下降,大多数用户的手机使用时间存在自然上限。
数据背后的深层思考:
①时间感知与用户差异的碰撞
我们不禁要问,用户对自身手机使用时间的感知是否准确?这种感知是否忽略了不同年龄段、职业背景和社会群体的差异性?当前,中老年群体逐渐成为手机使用的重度群体。短视频平台的用户结构老龄化趋势显著。这反映了我国社会老龄化的现实另也表明了互联网用户结构的新变化——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长正成为推动这一趋势的重要力量。
②时间测量的价值重估
在媒介融合的时代,新形态改变了感知阈值,手机是人类认知和理解整个世界新形态的感觉器官,我们掌握手机的使用时间可以帮助我们更精准地认知和把握用户在手机使用、在时间维度上的客观规律,也界定了手机使用的最高时长。
③手机使用时长:主观与客观的平衡
60年前我们曾担心儿童看电视时间过长,而今,手机使用时长过长的问题同样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然而,将手机使用与“沙发土豆”现象简单类比或许过于片面。手机使用时长实际上是用户根据个人需求、生活节奏和社会环境进行主观协调和权衡的结果。
2
手机使用时段
手机在当代生活中对休闲时间的占比高达约37%,尤其在中午与夜晚的闲暇时段,这一比例尤为突出。相比之下,工作时间被手机渗透的比例也接近30%。深夜的睡眠时间仅被挤压至约14%,相对早上休闲时段(6至8时)延续了睡眠时段的低手机使用特征。
数据背后的深层思考:
①晚间黄金时段的变迁
传统意义上,电视的黄金时段定格于晚8点至10点,而今,手机使用的“新黄金时段”则从晚9点悄然开启,延迟了人们的就寝时间,更影响了睡眠习惯与质量。同时,手机的高频使用使得工作与休闲的界限愈发模糊,工作时间不经意间侵占了本应用于放松的休闲时间。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在工作时段使用手机,到底是在工作,还是在消极对抗?
②时间的碎片化和整块化趋势
碎片化是移动互联时代的特征,但从使用手机的时间监测来看,用户对手机使用则趋向于长时间使用的趋势。在心理学中,碎片时间的认知是无效和微弱的,会导致我们的焦虑和抑郁。长时间的手机使用是否呈现出用户对碎片化的对抗与对整块时间消费的深层次需求?
3
手机使用内容
在深入剖析各类主流手机App的使用时长分布后,我们发现了几个令人关注的趋势:抖音在后晚黄金时段(自21点起)及午间时段,其使用时长超越了社交巨头微信,而微信则在工作时段展现出更强的用户粘性;B站,作为年轻文化的聚集地,晚高峰时段相较于其他平台更为延后,大约在深夜11点达到顶峰;至于游戏领域,开心消消乐全天使用时长保持平稳;而王者荣耀则明显呈现出“夜游神”特质,晚9点起进入激战高峰,至深夜11点后才逐渐降温;腾讯新闻的使用时长曲线,依旧遵循着传统新闻阅读的习惯,于上下班时段出现小高峰;相比之下,今日头条则以其娱乐性更强的内容,使用曲线与短视频及游戏App高度相似。
数据背后的深层思考:
①新闻生态的重组
从硬新闻到泛信息,新闻边界越来越模糊,专业新闻机构产生的硬新闻被淹没在很多自媒体发布的泛信息中。阅读硬新闻不会上瘾,但泛信息可能会,新闻App的使用时长规律表现出当前从硬新闻向泛信息过渡的特征。
②从数字化生存到游戏化生存
游戏App更具沉浸式体验,正逐步成为现代人休闲娱乐乃至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游戏,作为人类天性的一部分,其发展历程与传媒技术的进展紧密相连。互动、参与、体验、沉浸——这些游戏的核心特征,正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游戏化生存是否是未来的常态,值得思考。
总体而言,在人与手机的互动关系中,关键出路在于发挥人的主体性,即使人类无法最终摆脱时间的限制,也要努力去认知和理解时间的规律,在时间规律中抓住其中蕴含的机会,更加强调手机使用背后的意义和价值追求,从多个面向去把握和拥抱未来的媒介时间。
更多深度好文
点击下方文章标题,立即阅读最新行业热点、业界趋势
关于我们
本文编辑:王佳梁
本微信号由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媒介》杂志独家运营
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得最新深度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