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回岷江

健康   2024-10-15 07:31   新疆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吧!

作者 何清

 

再次回到都江堰,心里还是惦念南桥附近那家老茶馆,老板的微信名叫“一忆尚书坊”。LH也提醒我,这个雨季,南桥下岷江水势与冬天枯水期截然不同,夏初的时候就开始变得汹涌澎湃,值得再去一次。


半年前去时发呆半天,性情之中,出就一篇《岷江——我的母亲河》,忍不住与茶馆老板微信共享,他也欣然转发。


上午时间在家陪老妈,午餐后乘老人家午休,蹑手蹑脚离开,冒着小雨,在建新路小区门口叫的一个滴滴,直奔南桥而去。


距离很近,十来分钟就到了目的地。正值旅游旺季,南桥桥头,游人如织。各种装束的游客中,夹杂不少老外的面孔。去老茶馆要通过桥面,虽然短短二三十米,两边的过道上,密密麻麻坐满了乘凉的人群。


熟门熟路,找到老板,他对我印象尚存。虽然他每天待客无数,可能是半年前那篇文章留下的印记。


虽然小雨滴滴,尚未驱散夏天的烦闷。我们还是找了一张露天,最靠近江边的桌子。


茶是老茶“三花”,茶杯是半年前带把玻璃杯。价钱未涨,一杯仍旧20元,开水无限量。只是端水倒茶工人是新面孔,年龄五十有多,头发花白,态度恭谦,浓重的当地口音。


我们的主题是再会岷江。


与半年前迥然不同,雨季所然,岷江的水位陡然升高,对面是绿色成荫的离堆公园。老茶工手指公园堤坝上的一个标记,近几日已经达最高峰。


岷江从上游雷鸣奔腾,经过鱼嘴、宝瓶口连续分流之后的内江部分浩浩荡荡而来。又从我们所处的位置,在眼皮底下隆隆地穿过古老的南桥下的空隙顺流而下。下游俗称的“蓝眼泪”,要在夜间开灯之后的照映下才有想象的效果。


成都平原的富饶,与岷江是息息相关联的。


有这样一组数据:截至2023年,都江堰灌区已地跨岷江、沱江、涪江三江流域,灌溉面积达1133.2万亩,占四川省有效灌溉面积的1/4。都江堰灌溉区域已拓展到四川盆地中部的丘陵区域,覆盖7个市40个县(市、区),规模居全国首位,全部水渠长度共46261公里,成为新时代“天府粮仓”的主战场。


随着我年岁的增长,从过去的孤陋寡闻,见惯不惊,到后来逐渐对于岷江认知的提升。


从大处讲,四川之所以成为国家的战略大后方是有其地理优势的缘由的。


而从小处理解,包括自己生命的润泽,成长的记忆,也是断然离不开这一江岷水的。


或许是“富人”不知“穷人”饥,弟弟讲过一个故事令我印象深刻。“5.12”地震之后,他在乡镇任职,除了每日的常规,还得接待来自全国各地对口援助的兄弟城市客人。


有一次,按照工作安排,他负责对接一位来自北方城市的市长。这位北方汉子在完成规定工作之后,急迫要去看看岷江的水流盛景。


“拜水都江堰”,任何外地游人过来四川,大凡都会一睹夏季展现的岷江狰狞面目,否则匆忙返回,定会留下巨大的遗憾。然而,和其他很多人不一样的是,这位北方市长来到江边的时候,从凝神沉默,片刻之后转为泪流满面。


原来北方汉子所在的城市极度缺水,不仅无法满足农业灌溉,就是居民用水,也是被迫管控和限制。“水啊水”应该就是这位北方父母官的追求和梦想,估计多少的心血与汗水都在为之而努力奋斗。然而,这些梦想不就是眼前真真实实的景象吗?!


然而,从此地他乡非故乡。此时此刻,这位北方汉子怎不浮想联翩、感慨万千呢!相见无语,所有的感怀,都通过男儿的泪水倾盆而出。


近二十年过去了,不知道这位怀揣梦想的北方市长今在何方?


搜索资料,他所在城市的水资源仍旧贫瘠,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为202立方米(也有数据显示为173立方米),远低于所在省份人均占有量的38.5%,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1.9%,以及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7%。


从年龄推测,或许他已退休离开职场。


但我想这位性情的汉子离开的时候,应该是带着深深的遗憾和期许的。


或许,他的继任者应该会继续他的事业,为解决当地缺水的老大难问题四处呐喊,日夜操劳。


傍晚,老妈端坐轮椅,我与弟弟妹妹交替推行。


我们一起去到岷江边感受凉风,感受盛夏的江景与水流的气势。


与上次返家相比,倒下足足十个月的母亲信心十足,仍然顽强在继续恢复之中。


这不仅是我们的幸运,也是她老人家的福报,上苍的礼物,在我内心深处,冥冥之中,只能是这条奔流不息的母亲河,只能是她,浇灌我们的魂灵,是我们生命永远的保佑。


头转过去男孩为童年时的笔者          


                  

                                              2024-7-21周日  

 

作者简介

何清,华西医学系80级校友,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肝病科教授。


文字编辑 · 叮叮当当

预览审阅 · 奔腾鱼

责任编辑 · 拾珠



(向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征稿启事】亲爱的朋友, 我们很荣幸有您成为了我们的读者。我们更诚邀您投稿,成为我们的作者! 
“永远的华西”一直致力于医学及其他科学的宣教以提升公众科学水准;刊登人文作品以提升公众文化道德素养以及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交流互动。您的作品一定会在此构织更美的盎然盛景。
具体投稿要求:
投稿请扫码关注《永远的华西》,后台联系编辑, 或请寄投稿邮箱 yydhx@qq.com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您,请在来稿中附上您的个人简介(200字以内),还有您的联系方式(微信、邮箱等)。
和我们联系确认采用之后, 在《永远的华西》发表之前, 请不要再向别处投稿或在微信群内发表, 以免被人侵权。如在投稿之后半个月内未接获采用确认通知,可自己另行处理。





点个「在看」 再走吧



永远的华西
我们的宗旨是:传承华西历史,传播华西文化;表达华西人的情感, 促进校友之间的交流;推广医学科普知识,报道医学领域最新进展; 分享医药卫护人文历史,介绍华西及其所在的地缘文化及历史。凡在华西/川医工作、学习、进修以及生活过的皆为华西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