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38岁的澳洲妈妈Jasmine Small和其他很多人一样,她也有用棉签棒掏耳朵的习惯。
一开始,医生也认为情况不严重,只是轻微感染,给她开了些抗生素让她回家服用。
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医生断定,耳朵里的这些小棉块已堆积了长达五年之久!
很快,Small经历了一场大手术,最终保住了性命,但她的左耳已遭到永久性损害,接下来她还需要面临一系列恢复手术,甚至佩戴助听器。
02
为有效消除感染,医生进一步寻找着致病的根源。
原来,这位小伙洗完澡后,有用棉签清理耳道的习惯。但从没想过会造成这样的后果。
03
虽然乳头状瘤属于良性肿瘤,但手术切除后极易复发,多次复发极有可能转变为恶性肿瘤。
曾有媒体报道,一个武汉婆婆老是觉得耳朵痒,一天不掏都受不了,30年频繁掏耳朵的后果是引发癌变,患上外耳道鳞状细胞癌。
04
当孩子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时,家长要麻溜的带去正规医院就诊:
不会说话的小宝宝,可能有这些表现:
一直揪或揉耳朵,表现得很痛苦或哭闹不止。
对柔和的声音没有反应。
从耳朵里掉出不同寻常量的耳屎团。
大孩子可能会表达耳朵不舒服:
感觉耳朵堵堵的,不通。
耳朵痛、耳鸣等。
突然一边或两边耳朵听不清,一会又恢复;循环反复。
在学校注意力不集中,需要反复多次呼叫或更响的声音才能听到。
如果确诊为耵聍栓塞,耳鼻喉科医生就会拿出专业工具,帮娃清理耳屎。
当然,如果是干燥、凝结成硬块的耳屎,医生一般不会霸王硬上弓,立即取出会很痛~
多数情况下,医生会开液状石蜡或耵聍水(含5%的碳酸氢钠、甘油、水),让大人给娃滴个三天左右,让耳屎溶解软化。
之后再去医院,就比较好处理了。
有些家长可能会问:孩子有耳屎,也不可能次次都去医院啊。可不可以偶尔给孩子掏一掏?
之前说过,耳屎会自然脱落,大多数时候是不用掏的。如果非得掏,要注意这些情况:
正确的掏耳朵姿势
是什么?
不要用棉签掏耳朵
棉签容易把耳屎推到耳道深处,形成耳屎堆积。还可能对耳朵造成损伤,例如刺破耳膜。
适当控制掏耳朵的频率。不要过于频繁地掏耳朵。
平时帮宝宝清理耳朵,只需用湿润的毛巾轻轻擦洗外耳就好。不要过于深入。
不要共用掏耳勺
有些家庭掏耳勺是公用的,爸爸掏完妈妈掏,妈妈掏完宝宝掏;有时挖耳勺还和指甲剪放在一起。
如果有脚气的人,刚好用过指甲剪……
这把色香味俱全的掏耳勺伸入孩子耳朵后,很可能将细菌或真菌(比如脚气)带入耳道,引起感染最后导致发炎。
游泳时,耳朵注意别进水
游泳时应该保护耳朵。特别是耳朵有过炎症的人群:
应避免在不干净的水中游泳;
游泳时佩戴耳塞;
游泳时如果耳朵进水,应在上岸后将头偏向进水的一侧,将耳朵拉向后上方,用另一只手轻拍耳朵上方或者单脚跳跃;
出水后,如果鼻腔中有水,可以用手堵住一侧鼻孔,用另一侧鼻孔呼吸,让水流出,避免用力擤鼻,防止水流入中耳。
游泳后用吹风机的冷风档轻柔地吹干耳朵。
有异常,及时看医生
耳部出现不适,不要使用偏方。如用酒精和醋滴耳,可能会加剧感染。如果出现瘙痒难耐的情况,有可能是外耳道湿疹等,应及时去医院确诊。平时,尽量少去理发店、足浴按摩店或者街边的那种小摊掏耳朵,容易出问题。(三甲传真综合7news、9news 健康时报、央视新闻、深圳市儿童医院等)
更多精彩内容
敬请点击↓↓↓↓↓关注“精准医学”
请把这篇文章转给更多人看到
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到更多人
来源:精准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