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好像在大海上航行,哪能总是一帆风顺,不是被风吹就是遭浪打。
在前行的征程里,每个人都可能碰上人生的低谷期。
面对困难,有的人会选择逃避,有的人则会随波逐流,想等待好运降临解决问题。
但是要想真正有所突破,那就不能光等待,得靠自己主动出击,去挖掘问题的根源,也就是洞察事物的本质,以及它们的内在联系。
当你能够穿透表象,识别背后的规律时,那就等于掌握了水龙头的开关,这个时候,就算是开窍了。
就像教员在《实践论》里强调的:
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想从弱小逐渐变强,能够从《毛选》里得到哪些规律启示呢?
一、要有意识探究规律
认识的根本目的,在于探究事物的内在本质。
怎么探究呢?
首先就是从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相结合入手。
就是把普遍的事物与具体的事物相结合。
要重视矛盾的普遍性,看到事物内部以及事物之间普遍存在的对立统一关系,从而把握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也要注重矛盾的特殊性,深入分析事物在不同阶段,的具体矛盾,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
通过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我们可以更全面地认识和理解事物,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千万不要只是埋头苦干,试图仅通过量变实现质的转变。
二、要先活下来
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组织,在弱小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怎么能生存下去。
在面对风险的时候,连生存都成问题,其它的一切都是空谈。
你认为呢?
在弱小的时候,生存的策略应是保持低调,积极成长壮大。
正如教员强调的那样:
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
这就是高明的应对策略,为生存做长远打算,不吸引火力。
在确保生存后,我们还需要用稳固的根据地来支撑我们的发展,以便迎接更大的挑战。
三、要有根据地
干什么事情,都得有根据地做基础。
1. 生活根据地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哪有不打败仗的将军,更何况我们。
在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在外可能会感到孤立无援,苦苦支撑。
回到家的时候,本想将家庭当做情感上的港湾,心灵上的慰藉,可是如果缺乏有效的沟通,还可能节外生枝,雪上加霜。
就像教员强调的,团结就是力量。
只有凝聚起家庭的力量,我们才能鼓起勇气一起应对外面的挑战。
面对困境,千万别自己硬扛,要学会和家人坦诚沟通,以获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家庭的温暖和支持才是最后的依靠,情感上的联系会汇聚起强大的力量,抵抗风险,一起度过难关。
2. 工作根据地
工作中的瓶颈和挫折,往往会让人感到焦虑和迷茫。
面对残酷的竞争和不断变化的环境,很多人可能会没有自信,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
这个时候建立工作根据地就相当重要。
回顾自己的工作经历,找到自己的优势,不管是沟通能力、专业技术,还是解决问题的独特思路,都能成为自己的工作根据地。
明确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那就要围绕它去寻找资源和机会,并不断打磨自己的核心技能。
我们的优势才是我们的财富资源,因为它能给别人提供更大的价值。
如何提升自己的技能呢?
那就是学习。
3. 学习根据地
卷时代,比拼的可不仅仅是付出和消耗,关键是各自的能力。
提升技能最好的办法就是学习。
就算遭受了困难和挫折,安全感没了,心灵受伤了,也不要随波逐流,选择躺平,刷手机度日。
得振作起来,好好学习。
不仅要在工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工作之外也得抓紧时间学习,
就像教员在《在延安在职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里说的。
生产运动固然重要,但学习运动同样必要,它不仅是可能的,而且会有显著的成效。
我们不仅自己要学,还得组织学习,抱团取暖。因为一个人能走得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
不仅仅是因为帮助别人,也是成就自己,还因为教是更好的学。
无论是生活工作,还是学习,建立根据地,都很关键很重要。
四、要坚持不懈
事物是在不断发展变化,为了更好的应对挑战,我们需要持之以恒,不断的揭示事物的规律。
正如教员在《实践论》中强调的那样: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每一次实践都会带来新的认识,新的认识又会指导新的实践,这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深化和发展。
认识不断提升,才能更好的指导实践,解决问题,改造事物,实现预期的目标。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又是检验认识的标准。
正确的认识就像指南针,指导我们的实践,引导我们更有效的改造事物。
这就是认识的基本规律,通过不断实践提升认识,从而改造事物,也是我们想追求的的目标--知行合一。
扫码进入免费学习群↓↓↓要交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