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便于阅读,我整理了关于《实践论》的理解,全文内容共计5651字。
—、认识是什么?
汉语词典解释认识是人类的大脑对客观事物的反应,通过实践逐渐的了解掌握事物。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认识来源于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
在持续的物质生产活动过程中不断的了解自然的现象,自然的规律,以及人和人一定的关系。
在初始阶段,为了生存,人类以类似的角色从事物质生产活动,逐渐的了解了人和人之间一定的关系。
随着生产力的提升,物质生产活动的效率得以提升,有了剩余的食物,这个时候就存在一部分人可以不从事生产活动或者少从事生产活动的可能。
进入阶级社会过后,各成员以不同的角色构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从事生产活动以解决人类物质生活的问题。这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基本来源。
比如在人类的早期,人们通过采集野果狩猎动物,来解决物质生活的问题。
然而,随着人类种群的扩大或者环境的变化,或者迁徙,为了解决物质生活的问题,在实践中人们不断的探索新的生产方式。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们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可以通过种植或者驯养动物来解决物质生产的问题。
在这样的物质生产活动过程中,就促进了人类对自然界和社会的理解和认识,这就使得人类的认识发展更加丰富和深刻。
二、认识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是逐步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相应地,人类对自然界和社会的认识也是逐步深化,从浅显到深入,从片面到多面。
例如,在早期社会,人们通过采集和狩猎来解决生产问题,并逐渐学会制作工具以提高生产效率,如石器、长枪、弓箭等,这反映了人类认识水平的提升。
随着历史的演进,人们掌握了种植和驯养动物的技能,这些进步不仅满足了物质需求,也提升了生活水平,进一步体现了认识的深化。物质丰富后,出现了物品加工活动,如豆腐的制作,这同样显示了认识的深化。
经济社会的存在也影响着人类认识的发展。在阶级社会中,不同阶级为了生存和发展,推动物质生产活动,促进了认识的进一步发展。然而,占主导地位的阶级可能影响大众对事物的全面认识。此外,生产规模和社会活动范围的限制也制约了认识的提升。
总之,人类的认识是在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经济发展中不断进步的,但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通过深入分析这些因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认识的发展过程。
三、探询客观规律
要想实现预期的目标,就必须保持主客观规律一致。
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又或者是学习中,要想实现自己的预想的结果,指导自己行动的思想必须符合于客观外界的事物的规律性。如果不合的话,那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达不成自己预想的结果。
因为我们的认识或者说我们的思想来源于实际的物质生产活动或者社会活动。这些想法是自己判断推理得到的结果,就很难确保,判断是否正确,推理是否正确,也就很难确保认识和思想是否正确。
如果我们判断推理得到的认识或者思想,不符合逻辑,也就是不符合思维和客观的规律性,那么这样的认识或者思想指导的行动,在实践中,就不会取得成功。
因为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是按规律行事的,而不会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因此,要想达成预期的目的,我们的认识或者思想或者是理论,必须经过实践的验证。
在验证的过程中,经过实践,认识不断的得到完善,反复验证过后,认识不断得到提升,直至认识符合客观的规律性。这样的认识,指导的行动,才能在实践中取得成功,达成预期的结果。
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实践,它不会因主观意志而改变。
这就告诉我们,要想在实践中少走弯路,要想取得成功,达成预期的结果,就要有意识的探寻客观事物的规律,以使自己的认识符合于客观世界的规律,否则就会在实践中失败。
失败也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面对失败,我们应该勇于承认,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不断完善认识,以确保将来的成功。
这不仅是‘吃一堑长一智’的智慧,也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在面对问题的时候,要从实际情况出发,遵循客观的规律,探求真理和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
四、认识的过程
人有五种基本感觉,这些感觉器官与外界相连,接收外部事物信息。
在实践中,外部事物信息,最先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通过感觉到的事物的信息传递到人的大脑,在大脑留下印象,也就是说我们先是,感觉到事物以及事物之间的外部现象,事物片面的信息,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外部的联系,这就构成了大脑中感觉到的印象。
这就构成了感性认识的阶段。
比如,在工作中,我们接触一个新同事,先是看他的样貌,听他说话的声音,然后,看他做事情的情况,得到的这些信息就会在我们的大脑里留下印象。
随着持续的实践,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外部现象反复作用于我们的感觉器官,在大脑留下的印象,就越来越全面,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
随着认识的发展,事物现象作用于大脑的印记就越来越明显,从而产生突变,或者叫认识上的飞跃,也就是大脑通过感觉到的印象,明确出了事物之间的共同点,为了便于记忆这些共同点,则对这些共同点进行概括总结,就形成了概念。
概念的产生就标志着认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的阶段,因为有大脑对事物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也就是概括总结,这就不是感觉器官能够感觉到的。
按照这样的步骤或者方法,认识继续前进和发展,在实践中面对新事物,就有了认识上的判断、推理,这就产生了认识上的论理。
比如,随着实践的持续,新同事的相貌,说话的声音和做事情的样子,作用于我们大脑的印象就会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我们的大脑,就会对这个新同事,作出判断或者推理,他是实干家,或者说是来混时间的,进而推理出他是不是一个好的合作搭档。
无论是感性认识还是理性认识,都统称为认识。
五、认识的两阶段
认识的两个阶段,一个是低级阶段,表现为感性认识阶段,一个是高级阶段,表现为理性认识阶段。
无论是感性认识阶段,还是理性认识阶段,都是统一认识过程中的阶段。
这样划分的目的,是为了弄清楚认识过程的发展是怎样的,以便于更清晰的分析认识的过程,来提升认识的水平。
这两个阶段虽然性质不同,但是相互联系的。
感性认识阶段,实则为感觉阶段,而理性认识阶段,则为理性思维深入理解的阶段,前者表现为感觉器官的活动,后者表现为大脑的思考活动。
在实践过程中,认识又将两者联系在了一起。感性认识产生于实践,是理性认识的前提和根据,而理性认识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
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感觉到的东西,我们不一定能够立刻理解它,但是,经过理解,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会更深刻。
也就是说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事物是怎么样的,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揭示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不仅要看要听,还要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与实践。在实践中,理解了知识的内涵,并转化成自己的智慧,才能巩固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否则知识还是别人的。
六、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
在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是两个相辅相成的阶段。
理性认识建立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之上,而感性认识需要发展到理性认识,以加深对事物的理解。
理性认识的形成,依赖于感性认识提供的原材料。感性认识来源于人们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它是通过感觉器官,对事物的感知而形成的。正是因为感性认识直接来源于实践活动,理性认识,通常被认为更可靠。
认识过程是有秩序的。首先,人们通过感性认识来接触事物。在实践中,人们用感觉器官接收外界事物的信息,形成感觉和印象。
逐渐的,随着实践活动的深入,人们不断积累信息,感性认识逐渐从局部、片面过渡到整体、多面,为理性认识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于是,大脑进行加工,形成判断和推理等理性认识。
否认理性认识,不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上的误区。理性认识是根据感性认识得到的原材料,进行判断推理形成的,而感性认识是感觉器官直接接受外界事物信息产生的。因此,理性认识之所以可靠,正是因为,它来源于感性认识提供的原材料。
感性认识虽然能够反映事物的现象,但它往往局限于表面,难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相比之下,理性认识能够深入事物的内部,通过分析、研究等理性活动,可以揭示现象背后的本质。
在实践中,感觉器官最初接收的是事物的局部和片面的信息,随着认识的深入,人们逐渐获得更全面的信息。
然而,由于事物的不断变化,感觉器官接收到的信息复杂多变,又多种多样。虽然这些信息是客观的,但是它们难以直接指导复杂的生产活动。
感性认识解决了人们对事物现象的感知问题,但没有解决事物本质的问题。因此,为了更深入地理解事物,并有效地改造事物,感性认识需要发展到理性认识。理性认识通过揭示事物的本质,来指导实践,帮助我们改造认识,进而改造事物,实现预期的结果。
七、理论指导实践,提升认识,发展理论
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
判断认识或者理论是否为真理,不是凭主观感觉来确定,而是基于客观实践的结果来确定。
要确定该结果是否为真理,必须将这样的理论用来指导实践,看反复实践的结果是否符合预期。经过实践验证,如果结果一致,那么这样的理论可以被视作为真理。
但是,从认识论的过程来看,可能存在认识偏差,不能完全有效反映客观事物。
首先人们通过感觉器官,感觉外界事物,形成感觉和印象,为理性认识提供原材料。即使反复,持续实践,持续感觉外界事物信息,也很难确保,感觉到的信息完整有效,那么,在此基础上,理性认识得到的结果就很难确保符合客观规律。
即便感觉认识,获得了真实有效完整的原材料供理性认识使用,也很难确保理性认识的结果符合客观的规律。因为理性认识的判断或者推理,有可能出现逻辑上的错误。
即便理性认识的过程判断推理符合逻辑,也同样难以确保,理性认识的结果完全符合客观规律。
因为推理的结果,存在或然性,而不是必然性。或然性是指根据现有的原材料,按照逻辑推理得到的结果是这样的,但可能不符合客观的规律。
即使理性认识得到的结果,符合客观规律。如果不用来指导实践。那么这样的理论也没有产生价值,只是空有理论。
因此,我们还需要发挥主观能动的作用,将理性认识的结果用来指导实践,通过反复实践来验证其结果。
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经过时间的检验,不仅可以验证这样的理论是否是真理,同时,还可以通过实践,进一步发展理论,提升认识。
八、认识的持续发展
人类认识的持续发展。
在实践中,人们的认识受到许多的限制,不仅有技术条件的限制,而且还有客观事物发展变化表现出来的程度的限制。
在某一过程中,人们的视觉观察不到较远的事物信息,或者事物处于相对平稳状态,事物未暴露其本质或者未充分暴露其本质等。
随着技术手段的提升,或发现新的材料,从而改变认识,改变理论,纠正错误的情况是存在的。观察到了新的材料,或前所未有的材料,新的材料就会促使人们重新认识事物,形成新的认识。
比如,在实践中,受技术条件的限制,人们不断的观察,形成理性认识,宇宙的运行是以地球为中心的,也就是地心说,随着技术条件的提升,有了更多的观察手段,收集到更多的信息,以前没有的信息,于是,重新进行认识,发现宇宙的运行,是以太阳为中心的,也就是日心说。
所以,在新阶段,形成了更接近于事物规律性的认识。
因此,由于存在技术条件的限制,或未发现前所未有的材料,导致错误的认识的情况,需要持续的认识。
如果在实践中,实现了预期的结果,那么这一阶段的认识活动,可以说是结束了。
但是随着事物发展进入新的阶段,认识活动又不会结束,而会持续发展。
事物的发展推动认识运动的发展。
由于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人们的认识也因随事物的发展而发展。
事物的发展变化,导致人们接收到的信息也在不断的变化,从而使人们的认识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
过去被验证了的真理,是相对的,即在事物的那一个发展阶段过程中,在实践中被证实的,认识符合于客观的规律,但是,这样的认识,也只是符合那一阶段事物的发展。
事物在不断发展变化,从一个阶段发展到另一个阶段,那么,旧阶段得到的认识,就存在不符合新阶段,事物的客观规律。
因此,随着事物的发展变化,认识运动也应该发展变化。客观现实和世界的变化永无止境,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不会结束。
只有保持持续的认识和探索精神,我们才能不断接近真理。
九、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知与行的关系)
认识来源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反过来又指导实践,推动认识不断深化。
认识过程分为两个阶段:感性认识阶段和理性认识阶段。
在生产活动中,人们通过感官与外界接触,接收事物信息,形成感性认识。随着生产活动的持续进行,人们对事物的了解,变得更加丰富,完整和有效,这些信息在大脑中留下的印象,也更加深刻。为了有效记忆和运用这些信息,大脑会对类似的事物信息进行总结和概括,从而提炼出概念,并通过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得出认识的结果。
概念的形成标志着大脑对事物的认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不仅限于事物的表面现象,而是能够深入事物的内部,探究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种理性认识又能动地指导实践,形成新的认识。
在实践中,认识不仅得到检验,还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经过反复指导实践的检验,如果认识实现了预期的结果,那么这种认识就可以被认为是真理,因为实践确实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相反的,如果没有实现预期的结果,那么人们会通过理性认识,来改正和发展原来的认识。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个过程不断循环往复,推动认识水平与实践能力,呈螺旋式上升。
每一次实践都会带来新的认识,而每一次新的认识又会指导新的实践。这种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过程,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和发展。
因此,随着实践的不断推广和深入进行,人们的认识也将不断发展到新的高度,这体现了认识与实践的相辅相成的关系。
实践不断推动认识的进步,而新的认识又指导新的实践。在人们认识不断提升的同时,通过理论指导实践,改造事物,解决生产问题,实现预期目标。
认识与实践之间形成了一种紧密的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循环。
实践作为认识的来源和检验标准,激励着人们探究真理,正确的认识犹如指南针,又指导实践,引导人们更加有效地改造世界。
这就是认识的基本规律,通过不断的实践,来提升认识,从而改造事物。这也是人们想追求的目标,从而实现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