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学习 = 不讲授 ?
从幼儿园开始,这个熟悉的场景就贯穿着我们在学校的学习生涯:老师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学生们则整齐地坐在下面,要么认真记笔记,要么心不在焉。
以老师授课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已有超过900年的历史,在STEM课堂上,被动学习仍占据55%的课堂时间,如果是线上授课,这个比例更是高达65%。
2023年一丹教育研究奖得奖者季清华教授
研究显示,将被动学习转换为主动学习后,学习内容的保留率能从50%提高至68%。然而,为什么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被动学习依然占主导地位?为何在这900年间,主动学习并未得到广泛推广?
因为缺乏规范
教育者也不清楚如何具体操作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季清华(Michelene Chi)教授这样解释道。
目前对“主动学习”的普遍理解仅仅是“不讲授” (no lecturing),因此在教学实践中,“主动学习”往往被简化为小组讨论或分组合作的形式。但季清华指出,这种方法只有在参与者之间水平相当、能够有效协作时才真正有效。
ICAP:如何推进主动学习?
季教授深入探究了学生的学习模式,并提出了“ICAP”认知互动理论。她因此获得了2023年“一丹奖教育研究奖”。在一丹奖峰会上,她详细阐述了ICAP框架如何指导教育者更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先生为季清华教授颁奖
当我们讨论“学习”时,实际上是在谈论学生无形的“思考”过程。虽然这一过程不可见,但学生在学习中的“参与”程度却是可以观察到的。适用于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各个阶段的“ICAP”理论,就是根据学生参与活动的程度,将学习活动分为四种模式:
Passive 被动学习
Active 主动学习
Constructive 建设性学习
Interactive 互动性学习
听课或看视频属于被动型学习(简称P):仅仅接受信息,没有输出。
在书上勾画、做笔记则是主动型学习(简称A):虽有笔动,但未产生创造性的输出。
绘制思维导图或用自己的语言做笔记,这是建设型学习(简称C):输出时创造了新内容,对知识有了深入理解。
与学伴共同编辑资料或辩论,属于互动型学习(简称I):不仅共享和构建已有知识,还能相互激发新思考。
季教授的研究显示:
I ≥ C > A > P
其中互动型学习在学伴们能够通过相互挑战和支持来产生新思考时,效果优于建设型学习。
相较于被动型学习,互动型学习的效率可高出7倍。
老师们在课堂上简单地改变提问中的动词,就能推动学生向自主学习迈进。季教授以一本中学练习册中的题目举例,从“选择数值相等的选项”改为“写出3个数值相等的数字”,就可以将学生从主动型学习提升到建设型学习。
如何使课堂更加生动,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常见的建议包括用引人入胜的故事开场、设置关键词和小标题、融入个人经历、增加视觉元素等;但季教授则鼓励教师们应用ICAP理论来刷新和提升自己的教学内容。
例如,增加课堂上的停顿,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引导学生梳理并总结最难理解的知识点;挑战学生发现并解释错误答案的问题所在……这些看似简单的调整,实际上都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一丹奖项目资金的支持下,季教授计划对ICAP框架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并开发相关的培训资源,以支持教师的专业成长,推动ICAP理论的广泛应用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