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直接说要“推动物价”,什么信号?

财富   2024-11-19 22:04   北京  

▲ 点击上方“小马哥看大势”,再点击右上角的“···”,选择设为星标文章每天自动推送


我是马江博,关注我,很多关键判断和建议,只会内部小范围说,具体见文末

要涨价了。

一个非常关键的信号,是央行最近发布《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其中一条非常明确提到:把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把握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推动物价保持在合理水平

合理回升、重要考量、合理水平——这些更急迫更明确的字眼在过去很长时间,还是首次出现,此前的表达都更“温和”,比如:

5月份的一季度货币政策报告的提法是:维护价格稳定、推动价格温和回升

8月份的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的提法是:维护价格稳定,温和回升

而这一次的突然变化,熟悉政策的人都知道,很明显,央行用词更直接更紧迫背后反映出来的,是央行觉得时机已经趋于成熟,各项经济金融指标都开始出现好转,因此要开始重点考虑推动“温和再通胀”的问题了。

一方面,最近发布的一系列的金融经济数据都在显示经济的回暖现象:

M1环比上升1.3%,是今年以来的首次回升;M2增速7.5%,连续数月高位增长。二者反应着实体经济中货币的流通速度正在加快。

作为基建先行指标的挖掘机销量,10月份增速大涨15.1%,整体工程机械开工率环比回升1.6%。这些反应国内基建和投资的“风向标”都开始出现好转迹象。

10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1%,5个月以来首次回到扩张区间

而另一方面,10月份,CPI指数同比增长0.3%,环比-0.3%,虽然摆脱了去年接连负增长的局面,但依然徘徊在0附近的低位

换句话说,央行认为,经济的扩张并没有体现在价格上,也就无法形成持续的社会预期。

举个简单的例子,整个社会就是个木桶,这个木桶的一半是需求,另一半是供给,而木桶能装多少水,就是经济水平(或者说是GDP)。

很显然,经济水平的高低取决木桶的“短板”,也就是需求和供给哪一方拖了后腿。

但不同的是,二者的修补方式不同

如果供给是木桶的短板,需求大于供给,那么供给那一边会不断加高木板来满足需求挣取利润,然后需求的木板再加高,供给也继续加高。

整个过程中,水位(经济水平)也就水涨船高了,而给木板加高,就是涨价,这一整套下来,就是“通胀”

相反的,则是“通缩”,需求小于供给,要让需求“加木板”则需要持续降价,否则只能由供给那边来“拆木板”,也就是企业“消失(倒闭)”。

这会导致需求的木板进一步下降,形成一种负面甚至恶性循环,整个过程中,水位(经济水平)则在不断降低。

在了解清楚这两层经济学逻辑后,我们就能非常容易理解,为何要推动温和再通胀了

就是要通过经济的扩张来刺激物价水平的合理上涨,从而刺激消费,企业有钱了就拿去扩大生产和招人,大家收入也就慢慢起来了。

而整个“温和再通胀”的关键,就在于“温和”两个字。

不能像土耳其、阿根廷、津巴布韦那样无底线的印钞,产生恶性通货膨胀

也不能像日本那样,迷恋零利率主义,陷入长期的通缩螺旋

美国的温和通胀目标是每年2%,而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目标则是定在了3%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专家委员黄益平就非常推崇温和再通胀,他甚至建议:要将温和通胀的重要性,提高到与GDP增速同等重要的地位

GDP增速是追求规模,而温和通胀是追求效率(价格),二者要并重。

另一方面,是更大的时代背景,我们也正面临着推动温和通胀的内外紧迫性。

外部,是全球自由贸易时代终结,新一届美国政府上台加大挥舞关税大棒,外循环受阻,必须要通过内循环来对冲,而要实现内循环,就必须推升涨价通胀预期,从而刺激消费

而内部,全国人大刚刚审批通过地方化债方案,地方政府迎来“化债十五年”,虽然当下的负担更轻了,但是钱还是要还,必须要通过温和再通胀来实现债务的消化(债务长期贬值)

实际上,一列信号标明,高层最近已经在从温和通胀的边边角角开始动手了:

最近宣布春节、劳动增加两天假期,让大家有时间去消费

提倡推动慢牛股市,让居民能从平稳的行情中增加财产性收入

发布“就业24条”和“生育18条”,涨工资、提就业、促生育;

严厉反内卷,光伏开始产品涨价,银行开始利率回升,电商停止价格战。

以及,推动新一轮旧房改造和烂尾楼白名单的规模翻倍,解决房地产的拖累。

因为我们不能简单暴力地抬升物价,而是要从更加广泛的就业、收入、消费、内需、产能、人口、楼市等各个方面协同发力,引导社会和大众形成持续的“通胀预期”。

而预期会自我实现,最终形成温和通胀



谁都意识到了,世界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洪流之下,趋势就是命运

如果你不想被时代淹没而是要站在潮头,强烈建议加入【趋势局|大势研判。主理人曾在中央学府培训过数千领导干部和企业家,现携手数位高学识老手,一起带你看懂关键大势和未来机会。判断精准,见识一流。加入之后一年有效,除长假外每周一期,并有额外热点分析和直播。

每期几千字涵盖最新政策、经济、城市、财富、就业等关键趋势判断。这事儿不值得犹豫,巨变时代,一定要让自己看一步了解

我是马江博大变局时代,关注我看懂趋势,看到财富。

    往期推荐    

中央转移支付10万亿!凭什么这三个省拿得最多?

美国变脸,突然谈要不降息,准备干什么?

真没想到,原来是它在支撑今年的经济大局

中央罕见专门发文,博士突然大扩招,什么信号?

城市也“阶层固化”,中小城再难出头


小马哥看大势
政经趋势研究学者,北京市领军人才;在中央学府培训数千司局干部和企业家,研究政策二十年;在大变局时代,一起看清形势,看懂趋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