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跟大家介绍了登革热的常见症状以及预防方法(相关阅读:广东7天新增1785例,不见面也能传染?预防看这里→),很多家长在问:
“现在正是流感季,都是发热、肌肉酸痛,怎么区分登革热和流感呢?”
今天就来解答一下大家关心的话题,聊聊登革热和其他发热性疾病有什么不同。
01.
登革热和其他发热性疾病
有什么不同?
登革热与其他发热性疾病的主要区别在于其传播方式、特定的症状和流行病学特征。
传播方式上,登革热由携带登革病毒的蚊子传播,潜伏期3~15天。
在症状方面,登革热患者主要有突然暴发的发热,超过38.5℃的高热居多(儿童的发热症状一般不如成人明显),寒战,头痛、眼眶疼痛(尤其是动眼时)及腰背痛。在病初的数小时,患者可能会感到双腿及全身多处关节极度的疼痛。因为疼痛感剧烈,登革热也有“断骨热”之称。
另外患者可能会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在发病第2~5天,患者面部、胸部、腹部和四肢可能会出现斑疹或斑丘疹,也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现象,如束臂试验阳性、瘀点、紫癜/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吐血、尿血、便血或阴道出血。
束臂试验阳性(用血压袖带绑住上臂后保持几分钟,皮肤上会出现瘀点)
登革热有时候也会出现咳嗽、咽痛和鼻塞之类的症状,加上有发烧症状,所以一开始容易混淆,让人误以为是得了流感。大家可以通过以下这些要点来区分登革热和其他发热性疾病:
· 普通感冒:
普通感冒一般引起低热、流鼻涕,以及轻微、少量的咳嗽,持续时间比较短。
· 流行性感冒:
虽然流感也有高热、肌肉酸痛、头痛、咽痛等症状,但流感一般不出现皮疹,主要传播方式是飞沫传播。
· 麻疹:
除了发热、咳嗽、流涕外,麻疹会有特征性的麻疹黏膜斑(科氏斑)和全身斑丘疹,而且麻疹病毒通过飞沫传播,与登革热的传播方式不同。
· 猩红热:
猩红热主要表现为急性咽喉炎、发热和全身弥漫性充血性皮疹和疹后脱屑,但无蚊虫叮咬史,且皮疹形态与登革热不同,白细胞一般增多。
登革热广泛流行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在我国,西南地区、华南地区、华东地区发生本地传播疫情风险高,高发地区主要分布在云南和广东。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世界贸易、人员往来方式的日益便捷,登革热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速度加快,呈逐渐向温带、寒带及海拔较高的地区蔓延的趋势。
02.
医生怀疑登革热时
会做什么检查?
如果患者在疾病流行区域生活或旅行,突起发热、头痛、严重的眼眶后疼痛,出现肌肉疼痛伴淋巴结肿大,医生就会考虑是否有登革热的可能。可能会做以下几种检查来明确:
· 血常规检查 :登革热时,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可能会减少。
· 血生物化学检查 :半数以上患者会出现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轻度到中度升高,且AST的升幅较ALT明显。
· 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查:
·血清抗体检测:最早可在发病后第4天检测IgM抗体,通过急性期和恢复期(急性期后10—14天采样)的配对样本出现IgM血清转化来确诊登革病毒感染;如果抗体滴度增加至原来的4倍或以上,可以诊断为急性登革病毒感染。
这些检查主要是医生用于对登革热进行诊断和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登革热的病程以及各项检查的时间节点,可以参考下面这个图:
因为登革热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治疗药物,医生主要采取对症支持治疗、一般处理及预防性治疗等措施。
最后再提醒大家,对付登革热,重点是预防,做好防蚊灭蚊工作,如有相关旅居史和症状,及时就诊。另外,如果家里人不幸感染了登革热,无论在家中还是住院,都需要使用纱窗纱门和蚊帐等进行防蚊隔离,一直做到病程超过5天,并且热退24小时以上方可解除。
【科学审核】
李志标
知贝儿内科、儿童保健科医生
中山大学儿科硕士
曾就职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参考文献】
【免责声明】
往期推荐
一起传播循证育儿
让更多孩子受益
分享 在看 点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