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金元明清,北京的戏曲探源

文摘   2025-01-05 07:00   河北  

辽金时代的北京戏曲


距离现在大约1千多年的辽金时代,作为这两朝的首都,那时候北京的戏曲形式,其实已经有相当的雏形了。当时的戏曲叫作“院本”“杂剧”,当然这个杂剧和后来元朝建都以后叫的那个杂剧,含义上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这时候的杂剧不光演的戏和剧,还包括一些杂耍、魔术、武术、曲子等等多种文艺形式的混合。这时候的声腔叫作“诸宫调”,所谓这个诸宫调,就是把不同宫调的曲子,连缀起来加以演唱。


《西厢记》


有记载当时比较有名的作品像《西厢记诸宫调》,《刘知远诸宫调》等等,这些都是有明文记载留下的曲目剧名。


元大都时代的北京戏曲


从宋朝以后,我国南方和北方并存有两大戏曲形式。南方的叫作南戏,北方的叫作杂剧,南戏所用的曲子叫作南曲,北方杂剧所用的曲子叫作北曲。


北方杂剧的中心,就是元代的首都大都,也就是今天的北京,以北京为中心的元杂剧也称为元曲。


大家知道元曲代表了当时文化的最高形式,因此我们今天人也都会说什么唐诗宋词元曲,可想它的文化价值是非常高的,它在中国文学史,戏曲史,文化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当时在元大都,聚集着一大批杰出的剧作家,曲词家,比如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王实甫等等,这些元曲大家,在那一历史时期创作了很多,直到今天还在流传的千古名作,比如说《窦娥冤》、《救风尘》、《西厢记》、《望江亭》等等,这些作品,无论从戏曲艺术以及文学价值上都是非常高的。


《窦娥冤》


与此同时,元大都还聚集有一大批著名的艺人。


戏总得有人演,所以据元末文人夏庭之所著的《青楼记》一书记载,当时著名的女艺伶就有74人之多,她们的演技均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比如著名的女艺人珠帘秀即是其中之一。在田汉写的《关汉卿》这出话剧里,也有关于对这位女艺人珠帘秀的描写。


明清时候的北京戏曲


明代南方的戏曲声腔,比如说昆曲,弋阳腔纷纷流传到了北京,这一时期也是昆曲与弋阳腔占领北京并且不断融合的这么一个时期。


那么到了清朝早中期,比如说在乾隆皇帝之前,昆曲和弋阳腔仍然居于北京戏曲的重要地位,那时候弋阳腔称为高腔,逐渐发展为京腔这一新剧种。


当然从乾隆皇帝做寿,南方的“四大徽班”进京以后,这种形式与境遇就直转急下,昆曲以及弋阳腔被逐渐边缘化,京剧一举夺取了北京戏曲的阵地,昆弋京腔从此一蹶不振,北京也迎来了以京剧一家独大的这种局面。


以上简单的论述了一下关于北京戏曲的这个演变过程,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总有新曲换旧曲,亦有新人替旧人!这是客观规律,谁也改变不了。


但是一朝有一朝的繁荣,一朝有一朝的鼎盛,不能说现在新的东西就一定比旧的好,那时候的艺人同样有他们的绝活和绝技,只是现在人没有看到罢了。


欢迎关注荷露团珠谈戏说戏聊戏

(声明:此文章内容文字系荷露团珠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谢谢。)

本公众号精选文章:


在偏见思想引导下,鲁迅是怎么否定京剧和讽刺揶揄梅兰芳的

关于程派的《费宫人》一剧

三言两语评:赵燕侠、李少春、李和曾、杜近芳、杨荣环、李金泉

张火丁改编的《霸王别姬》真的能超越梅兰芳大师的经典吗?

张火丁要改编的梅派名剧《霸王别姬》到底是一出什么戏?

谈对戏曲男旦现象的认识

《锁麟囊》,一出现在被唱成“烂饺子”的经典

流派的传承能否一成不变

杂谈中国戏曲“票友”现象

老艺人对艺术的严谨和珍爱,是追求一种与众不同的人生活法和境界

京剧张派唱腔中的“冲”

没人看戏?那为什么很多人听张云雷唱《锁麟囊》而喜欢上了京剧?

话说京剧流派的方方面面

随着老一代优秀艺人的不断离世,戏曲的传承会不会断档?

春梦无痕乱弹聊戏
本公众号主要是我个人聊戏,聊京剧,聊艺术的一个平台,辅助转发其他人的文章做参考,大家共同研习艺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