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七节:用新技术新业务来不断促进病理科的发展

文摘   2025-01-03 06:00   湖北  

点击关注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2016年4月23日日记




病理科要不断的发展壮大,就需要不断的开展新技术,新业务,满足临床发展的需求,最后促进医院的发展,所以创新,无论在哪个方面都很重要。



01

静在当科室负责人之前就听到两个同事对病理科细胞学检查的评价。

一次食堂午餐时,一个和静同时来医院的妇科研究生告诉静:“我们的宫颈细胞学检查都送给院外了,报告出得很慢,真希望你们病理科能自己做。“

旁边另一个临床医生说:”算了吧,病理科的细胞学送也是白送,从来就诊断不出癌,我们也是把细胞学检查送到院外去检查。“

静开始留意细胞学这项工作。看了2005年的细胞学工作量:122例,每三天一例;再去翻阅细胞学的登记本,结果绝大部分确实是一个Q字,代表正常;再去观察细胞学的工作,发现细胞学的标本送来时,有的技术员就随便吸点液体涂片染色,然后医生也只是简单看看,写一个正常的结果就回复临床,最后立马将切片都丢掉,理由是国家规定只保存阳性切片。

这是一个错误的管理方法,凡是不能够进行检查、验证的工作就会失去责任心!因为像一个死无对证的案子无法破。

在以后的管理中静加入了可追溯源头的管理方式:每个人将自己的每项工作留下印迹,谁取材,谁发报告,谁制片,都必须签字,并留下档案,以备检查。

当细胞学的切片无论阴性阳性都必须留档并定期复查时,制片的技术员、做诊断的医生就不得不认真做好。


02

2006年静已经取得医生执业证书,准备学习发常规报告,但是遇到了很大的阻力(有人威胁她:如果你敢做病理诊断,我就敢让你出医疗事故。有人告诉她:你学历高,我没有水平带教你。打击一个人就是千方百计不让她成长,但一个人的成长最终决定于自己是否努力,静后来通过多种途径的自学,每天晚上在科室看切片学习,获得了发常规报告的能力),于是静决定去学习细胞学诊断,她去兰丁旁听了宫颈细胞学的课,回到科室开启了病理科的第一个新技术新业务:宫颈细胞学检查。

使武汉市中心医院成为了武汉市级单位中第一个开展TCT检查的病理科。

贾主任对科室人说静开展新技术新业务是想累死大家(每件事情都有两个角度),所以除了杨美外,大家一致反对这个新技术新业务。

倔强的静决定一个人将这个新技术新业务开展起来,她自己去临床收标本,杨美帮助制片,她自己看切片,打报告,发报告。中间出现很多问题,标本取材不规范导致细胞量少,她就去临床给妇产科医生讲课,讲TCT检查的临床意义(有利于发现宫颈癌早期),讲如何正确取材,讲如何判读TCT报告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静和妇产科的老师成为很好的很好的朋友,她们一直非常支持静的工作。

通过宫颈TCT的检查,发现了很多宫颈癌前病变患者,病房的宫颈疾病手术量不断上升。

2006年病理科的细胞学检查量已经从2005年的112例增加到4277例;到2014年,静离开医院时,细胞学检查量已经达到18706例。

因为宫颈TCT的开展,病理科的总收入显著上升,病理科的奖金也大幅度提高。仅静和杨美参与这项工作,但是大家都得到了奖金,因此科室的其他人不再反对这项业务,开始承担这项业务的各项工作。静也在以后的岁月教会了科室所有年轻人宫颈TCT的诊断。


03

静开始的第二个新技术新业务是宫颈HPV检查,因为HPV是宫颈的明确病因。

宫颈癌是惟一可以早期筛查,可以预防的癌症,这是一项有巨大社会效益,同时有经济效益的新技术新业务。

这是静选择新技术新业务的标准:首先对患者有益,有社会效益;其次对医院和科室有益,可以提高诊断水平,增加工作量,增加奖金。


04

静开展的第三个新技术新业务是细胞蜡块。

肿瘤科的王主任是静的好朋友,一天他很苦恼地对静说,他的一个患者有大量胸水,细胞学检查考虑为癌,但不知道癌来自哪里,每天抽完,第二天就长起来,所以无法做CT检查看肺是否有病变。看着病人迅速地衰弱,他很焦急地问静是否可以帮她解决这个问题。

静和杨美想了想,决定做细胞蜡块,杨美查文献,并结合自己的经验,想出了做细胞蜡块的方法。

静通过免疫组化确定了这个患者是肺腺癌转移性胸水,报告发出去的第三天,静就接到王主任喜悦的电话:“按你的结果,我给患者化疗,胸水第三天就控制住了。”

所以新技术新业务的第三个具体标准是:解决临床的问题。

这个新技术后来被静带到湖北省人民医院病理科,成为重要的一项技术,吸引了很多外院患者来做,并且病理科总结写了一系列有关这个新技术的论文。

(今年疫情期间,手术停,穿刺停,病理科工作一天都没有停,很多可怜的有胸腹水的肿瘤患者通过这个技术确诊癌症类型,获得及时治疗机会)。


05

后来静为了配合临床的需求,开展了很多的新技术新业务:比如尿液的FISH检测,乳腺癌、胃癌HER-2的FISH检测,肺癌的FISH检测,乳腺穿刺组织学的快速诊断等等。

每个业务的开展都解决了临床的一个问题,病理科越来越受到临床的尊重。每次年终主任会议时,临床科室给予病理科的是鼓励和肯定。

在2013年年终全院实名投票选医院10佳科室时,作为人员很少的、一个很小的辅助科室病理科以全院最高的票数获得了全院十佳科室奖励。

一个科室的发展需要不断地创新,不断去服务日益发展的临床科室的需求。


活成我最喜欢的模样

我的故事

第一章第一节:18岁那年我高考失败,选择专业错误

第一章第二节:感谢考研!

第一章第三节:学习是改变人生的最重要方法

第一章第四节:如何在面试中不受考题限制来表现自己?

第一章第五节:如果不能逃避,那么必须热爱

第一章第六节:三年时间,你可以改变命运

第一章第七节:感谢那些寂寞充实的日子

第一章第八节:37岁的妈妈考上博士啦

第一章第九节:努力变成自己喜欢的模样

第一章第十节:我一直很努力

第一章第十一节:20年前的青春

第一章第十二节:阳光般的鼓励和不变的感恩

第一章第十三节:第一次当大学老师

第一章第十四节:只是因为我喜欢

第一章第十五节:最后一次当青年与圆梦

第一章第十六节:我只是坚信努力!

第一章第十七节:坚持就是胜利

第一章第十八节:活成自己的阳光

第一章第十九节:诚实,让我获得了美好的工作

第一章第二十节:第一次当老师

第一章第二十一节:有多少梦想在自由的飞翔

第一章第二十二节:人生需要有翻篇的能力

第一章第二十三节:我的文学梦

第一章第二十四节:热爱上自己必须做的事情

第一章第二十五节:一次性通过的英语考试

第一章第二十六节:我也是老师了,真幸运

第一章第二十七节:我的粉丝终于超过1万人了

第一章第二十八节:徐老师的鼓励,让我爱上了写作

第一章第二十九节:再次穿上20年前的衣服

励志故事

第二章第一节:观念一变,月薪1千变6千

第二章第二节:你的人生你做主

第二章第三节:能把一手烂牌打好才叫本事!

第二章第四节:努力做到不求人

第二章第五节:青春不努力,怎么会美丽?

第二章第六节:职场新人不要轻易说我不会,我不能!

第二章第七节:重要的是你能学到什么

第二章第八节:学会爱自己

第二章第九节:下班后3个小时决定你与他人的差距

第二章第十节:我一直很努力

第二章第十一节:为什么你拼死努力人生还不能开挂?

第二章第十二节:你相信1万小时定律吗?

第二章第十三节:为什么优秀的人一天是48个小时

第二章第十四节:优秀的人有时间锻炼吗?

第二章第十五节:没有你的允许,没有人可以伤害你,没有人可以压倒你

第二章第十六节:当你身边的人比你优秀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第二章第十七节:成功人士最大的共同点是什么?

第二章第十八节:学习是改变人生的最重要方法

第二章第十九节:一个临时员工的卓越努力

第二章第二十节:努力是为了多一种选择

第二章第二十一节:以明确目标、正确方法为导向的努力才会事半功倍

第二章第二十二节:每个人都应该有梦想

第二章第二十三节:服务品牌是怎么形成的?

第二章第二十四节:那个一定会幸福美满的女孩

病理科的故事

第三章第一节:一个病理科的10年巨变

第三章第二节:上班第一天:我们科室有点破

第三章第三节:病理科是医院遗忘的角落

第三章第四节:病理科是临床最不满意的科室

第三章第五节:临危受命,谁的人生不委屈

第三章第六节:病理科的奖金不应该低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的公众号开更啦~

欢迎大家关注~




我走了一条曲折的路。

从高考失败只能读专科,到最后获得名校的博士学位。

从普通护士到病理专家。

从小医院的医生,到大医院的科主任。

一路上很艰辛,但又获得了很多收获。

听过很多冷言冷语,也获得了温暖鼓励。

所以,只要是你足够努力,很多梦想是可以实现的。

而我们的努力和成长就在每一天的生活和工作中。

我用微信公众号记录我每天的努力,记录生活的美好,同时希望这是文学梦想实现的开始。    




袁静萍  现任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主任


有趣的静萍医生
从小医院护士,到大医院博导,我用了30年的坚持努力,所以我相信:人生不设限,努力无止境,永不言败,勇攀高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