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等待2022年的那个决定?

文摘   2024-02-03 11:03   上海  

之前在一篇文章里面曾说过,2024年可能最像2022年。现在一个多月过去了,尤其是在昨天看到满屏的乐观向上的刷屏和某强国大V文章的评论后,更加地笃定。现在人群分为两种人,炒股炒基的和不做任何投资的,前者忧国忧民,满腹牢骚;而后者却感受不深,甚至对这场股灾有些幸灾乐祸。


人的个体是独立的,是有独立思想的,人与人之间是总会存在意见分歧的,就算是一起长大的同卵双胞胎也会对同一件事存在很大的意见分歧。在社会转型期,内外部压力剧增,不同生境人群间的意见分歧会更加剧烈。


2022年才过去一年多,可能很多人已经不愿意再回想。还记得当时对于疫情处理措施的巨大分歧吗?还记得对于俄乌之间的巨大分歧吗?等等。那时候的意外和冲击远比现在的股灾要大,那时的思想割裂也是我们这辈人世所罕见的。当时,各个微信群里的言语斗争真是非常激烈。可是,最关键的矛盾最后是怎么化解的?大家回想一下。


时间是可以化解一切分歧的。一种是要快,也就一句话的事情,从根子上就消除了分歧;一种是要慢,僵持在那里,让你慢慢失去讨论的兴趣,习惯这种新的范式。


随着市场的快速下跌,很多投资者也随之变得日益恐慌,甚至有开始对标90多年前那场来自灯塔国的全球性股灾。的确,中国的这波股灾史无前例,恒生今年已经是连续第五年下跌,A股则是在三年阴跌之后又加速下行。最近两个月的跌幅之大,下跌个股的数量之多,严重打击了市场的信心。如果中国宏观经济未来要复制日本失去的三十年,那么在资本市场上可能一年就已经走完了日本的三十年。


估值层面和技术层面已经不能解释当前市场的走势了,不尽快提高投资者的信心,可能会进一步负反馈。其实,投资者的需求很简单,不要一味地长胖了,长得高大强壮更重要。支持经济这么多年了,也该支持一下投资者了。


但是,正如文首截图所展示的,非股民是在嘲讽股民的。中国目前有2亿股民,但估计目前还活跃的可能不足1亿,从人群数量占全社会比例看,还是属于少数人群。多数人的无感,会影响领导的判断。政策会站在全体人民的更高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不过,若加上4亿基民以及投资者背后的家庭,能与投资者共情的人数可能会占到过半的比例。


所以,短期还是应谨慎的,但往下是有个阈值的。当前的跌法,被一些人理解为倒逼政策的出台。这是很情绪化的想法,领导是有很高定力的,不会那么容易被带节奏。当然,此时确实需要更快的决策,首先得把信心稳住。想想2022年,稳住信心,化解分歧,并不难。


记得前不久看到某杂志说,合肥市创造了一个奇迹,20年GDP增长了20倍。不知道20年前上市的合肥本地企业的股价有没有上涨20倍?这20年也是中国经济整体飞速发展的20年,股市给予投资者的回报肯定是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的。繁花中的宝总在炒股时,上证指数就摸到过千点,但三十年过去了,上证指数还在2000多点打转,货币光贬值就不知多少倍了,这点确实令人深思。



投基手艺人
独立思考,与优秀者同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