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
传说腊八节来自“赤豆打鬼”的风俗。传说上古五帝之一的颛顼氏,三个儿子死后变成恶鬼,专门出来惊吓孩子。古代人普遍迷信,害怕鬼神,认为大人小孩中风得病、身体不好都是由于疫鬼作祟。这些恶鬼天不怕地不怕,单怕赤(红)豆,故有“赤豆打鬼”的说法。
所以,在腊月初八这一天以红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
朱元璋小时候家中贫困,在财主家放牛,经常挨打受骂。有一次他牵牛过独木桥,老水牛跌到桥下摔折了腿,财主把他关在一间屋里,三天三夜不给饭吃。在他饥肠辘辘的时候,发现了一个老鼠洞,一挖开里面竟然藏着一个老鼠粮仓,大米、豆子、粟米、红枣等等什么都有。他把这些东西煮了一锅粥吃,觉得比什么都香甜。
后来,朱元璋打下江山做了皇帝,吃腻了山珍海味。有一天,他又忆起当年的这种粥来,于是传令御厨用各色五谷杂粮煮成粥进奉,大宴群臣,这一天正是农历腊月初八,因而这粥被赐名“腊八粥”。
传说腊八节出于人们对忠臣岳飞的怀念。当年,岳飞率部抗金于朱仙镇,正值数九严冬,岳家军衣食不济、挨饿受冻,众百姓相继送粥,岳家军饱餐了一顿百姓送的“千家粥”,结果大胜而归,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岳飞死后,人民为了纪念他,每到腊月初八,便以杂粮豆果煮粥,终于成俗。
从先秦开始,腊八节就有祭祀祖先、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习俗。此外,腊八节还是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是佛教徒的节日,所以,在这天祭神、敬佛、祭祀祖先,有祈求神灵、佛祖、先人庇佑的好兆头。
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腊八蒜就是在腊月初八这天来泡制,将蒜瓣去老皮,浸入米醋中,装入小坛封严,至除夕启封。蒜瓣湛青翠绿,蒜辣醋酸香溶在一起,扑鼻而来,是吃饺子的最佳佐料,拌凉菜也可以用,味道独特。
腊八前一天,人们一般用钢盆舀水结冰,等到了腊八节就脱盆冰并把冰敲成碎块。据说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在以后一年里不会肚子疼。
温馨小提示:腊八粥中的豆类比较多,因此一定要煮到软烂才不会增加孩子消化系统的负担。建议提前将食材用水浸泡几小时,这样更有利于烹煮。
除了了解腊八节的习俗和美食,朗朗上口的童谣也要陪孩子哼起来哦!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
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炖猪肉;
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小花猫,实在馋,天天盼着快过年。
过年能吃好东西,过年还有新衣穿。
盼呀盼呀盼不到,急得花猫来回转。
忽然一天发奇想,都因日历翻得慢。
从此一天翻几页,全本翻完刚夏天。
花儿正红草正绿,还是不能过新年。
“腊八,祭灶,新年快到!”中国的传统节日大多与美食相连,更与一家欢聚的温暖氛围有关。家长们要抓住节日的契机,陪孩子将亲情“煮”进美味中。相信孩子在传承传统民俗文化的同时,这些也会成为他们心中最美好的回忆。
在此,祝所有的大朋友、小朋友腊八节快乐!
▄
TOPIC TAG
话题标签
点击下方话题标签,即可获取相关内容
#探究操作包 #趣蒙操作包
#蒙氏数学升级版 #玩创音乐
#趣玩科学盒 #绯绯点读笔
▄
READ MORE
推荐阅读
幼小衔接 | “趣”探小学!看孩子们在游戏中沉浸式体验小学生活
有奖征集 | 第十四届亿童杯“‘园’来有你”征文活动开始啦,等您来参加!
微博ID
亿童官方微博
视频号ID
亿童学前教育
小红书ID
亿童学前教育
抖音ID
亿童学前
点击分享
点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