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CSCO | 于金明院士:智慧放疗指日可待,精准免疫加速前行

学术   2024-10-10 19:01   北京  

前言

随着医疗科技的飞速发展,智慧放疗正逐步从愿景走向现实,以其前所未有的精准度重塑癌症治疗格局。同时,精准免疫疗法的加速推进,也为肿瘤患者带来了更多希望之光。在第27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24年CSCO学术年会上,医脉通特邀CSCO理事长、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于金明院士为我们解析精准治疗时代肺癌诊疗的突破和挑战。


- 于金明院士 -

  • 中国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导师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

  • 山东院士专家联合会首届会长

  • 中央保健联系专家

  •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理事长

  • 中华放射肿瘤学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

  • 中国抗癌协会放疗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

  • 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多学科诊疗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

  • 山东省抗癌协会理事长



您在本次CSCO年会的大会主旨报告中提到,放射肿瘤学的模式在不断发展,请您谈谈当前放射肿瘤学处于哪个阶段?您对放射肿瘤学的愿景是什么?

于金明院士


自1894年伦琴发现X射线以来,放射治疗的发展已历经多个关键阶段,逐步迈向智慧放疗的新时代:


第一阶段为传统放疗时期,主要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初,此阶段采用基于X光的二维放疗技术。然而,这一方法存在两大显著局限:一是射线照射的精确度不足,二是靶区勾画的准确性有待提高。这些问题限制了放疗的疗效并可能增加正常组织的损伤风险。


进入90年代,放射治疗迎来了精确放疗时代。随着计算机断层扫描(CT)等影像技术的引入,放疗进入了三维空间的新纪元。通过三维图像的精准构建,不仅提高了靶区勾画的准确性,还实现了对头罩等辅助设备的精确设计与应用。这一时期,诸如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S)和调强放疗(IMRT)等先进技术应运而生,极大地提升了放疗的精确性和疗效。


随后,放射治疗进一步发展为精准放疗阶段。在这一阶段,分子影像学、影像组学等前沿科技被深度融合到放疗实践中,使得放疗从单纯的物理治疗向生物物理结合、分子基因水平调控的更高层次迈进。


当前,我们正处于智慧放疗的探索与实践阶段。智慧放疗不仅集成了人工智能、大数据、5G/6G通讯、区块链等先进技术,还深度融合了系统生物学的研究成果。这种高度融合的模式,旨在使放疗过程更加自动化、智能化、程序化和规范化,如同自动驾驶技术一般,引领放疗进入一个新的高度。从当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智慧放疗的实现已指日可待。我们期待未来的放疗能够像现代交通工具一样,实现高效、安全、精准,为患者带来更大的福祉。


从免疫单药治疗到免疫联合,肺癌的免疫治疗模式在不断变化,临床决策的复杂性也随之增加,您认为肺癌精准免疫治疗还有哪些挑战有待解决?

于金明院士


在肺癌治疗的前沿阵地,免疫治疗正以其独特的机制与日益凸显的临床疗效,逐步渗透至疾病管理的各个阶段——从晚期至围术期乃至向更早期前移,展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力与治疗潜力,标志着肺癌治疗策略的全面革新与疾病周期管理的深化。然而,尽管免疫治疗前景广阔,我们亦需正视其面临的挑战。


首要且核心的挑战之一在于免疫治疗优势人群的识别精度尚显不足,导致总体疗效未能达到临床预期。以PACIFIC研究为例,尽管该研究显示免疫治疗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无进展生存(PFS)及总生存(OS)获益,5年PFS率达到33%,5年OS率达到43%,这一成果无疑振奋人心,但它也促使我们深入反思:为何在未接受免疫治疗的患者中,部分患者仍能维持良好生存状态?而另一方面,对于那些未能从免疫治疗中显著获益的患者,其背后的生物学机制与个体差异又该如何解析?这一系列问题揭示了精准识别免疫治疗优势人群的复杂性与挑战性。


为应对这一挑战,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肺癌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免疫微环境状态以及患者个体的免疫应答潜能等多维度信息,以构建更为精细的免疫治疗预测模型与分层策略。借助高通量测序技术的飞速发展、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的日益成熟,以及大规模、多中心临床试验数据的深度整合,我们有望更为精确地识别出免疫治疗的优势人群。此外,我们还应积极探索创新途径,以更有效地激活并强化机体的免疫系统,力求突破现有免疫治疗的局限,扩大免疫治疗的受益人群范围,使更多肺癌患者能在免疫治疗中实现生存获益。通过不断优化治疗方案、联合多种治疗手段,以及开发新型免疫调节药物,我们期待能够让更多的肺癌患者在免疫治疗的助力下,实现生存期的延长与生活质量的提升。


编辑:Faline

审校:于金明院士

排版:Faline

执行:Faline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医脉通肿瘤科
关注医脉通肿瘤科,快速获取国内外肿瘤领域进展,及时查看指南更新,抢先知晓热门会议动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