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生病,对于任何家庭来说都是一次措手不及的考验。
特别是对那些没有后援的双薪家庭,面对职场的高压与育儿责任的双重夹击,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可能将生活的节奏彻底打乱,家长就算把自己一年之中的事假、带薪假全都用上,往往还是不太足够。
面对这样的状况,日本政府为了让国民可以兼顾“育儿”与“工作”,设立了一种名为“病儿保育”的制度,成为许多家庭的救命稻草。
什么是“病儿保育”
日本的病儿保育制度,于厚生劳动省在2000年发行的保育所指南当中,有了正式的名称。可以将其理解为:在幼儿因病无法上学,父母亲又没办法照顾时,所提供的照顾生病幼儿的托育服务。
病儿保育对于许多日本家庭来说,是非常实用的一项支援,该制度最大的好处,便是让家长在无后援的状况下,也有安心托育幼儿的地方。
因为在日本的职场文化内,请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同时兼顾生病的幼儿,对双薪家庭来说本就有一定程度的困难。
“病儿保育”依实施方式可区分为两种主要类型:设施型、访问型。“设施型”下面再细分为3类,分别是“病儿保育专门设施”、“医院附设病儿保育”与“幼儿园附设病儿保育”。
设施型的病儿保育机构,主要是由政府营运的公立机构,因此需要由医院开立“利用许可”,家长自负额一天约2000-2500日元(低收入家庭免费),一次最多可以用7天,且儿童在12岁以前都可以使用。
虽然病儿保育并非所有疾病都适用,但普遍对应的症状有20种类型左右,已经能覆盖大多数。
公立的病儿保育机构,托育时间最晚到傍晚5点半,没有延长保育,周末也不会开放。至于人员配置,依照日本订定的标准,每10位幼儿要有一名护理师,每3位幼儿需要有一名保育士。
“访问型”病儿保育主要由私人公司派遣保育士到家里协助照顾,因此家庭只要能支付相关费用即可,不太需要提出特别的证明。
根据笔者收集到的资料,私人访问型病儿保育的费用,主要分为几个部分:
入会费大约3万日元、月费大约5000日元,此后每月会有基本9小时的使用额度,且月费每3个月会依据使用频率进行调整,频率越高费用越高;在基本额度使用完之后,所需提供的保育费用,每小时约2200日元。
“访问型”病儿保育的服务时间,通常为早上8点至晚上6点半,并提供“早托”与“延托”服务,须支付额外的费用。而保育士到宅的交通费也要由家长核实支付,上限为1000日元。
△病儿保育室/作者提供
由于是私人公司,甚至也会提供“高级会员”等制度,比如可享有“优先到宅病儿保育”的保证,确保当日有保育士能到宅支援。
访问型病儿保育机构设有中央应对处理中心,通常会有护理师常驻,保育人员可随时与中心讨论孩子的紧急情况,必要时也可协助安排就医。每天也会有完整的保育记录,供家长随时查阅。
民间对这一制度的疑虑
我在日本留学期间,实际参访了一间保育园附设的病儿保育设施,园长是在因缘际会下体会到育儿家庭的辛劳,因此决定在自己的园内附设这样的制度,方便家长放心兼顾工作和育儿。
病儿保育在性质上,是一种介于“住院”与“送托”的中间选项,让生病的幼儿可以获得充分的休息,也让工作请假到极限的家长有另一种缓冲。
当然,这个制度也在日本民间受到了一些质疑。
基于儿童发展的基本依附关系,当儿童生病了,对父母依附感的需求其实更为强烈。若家长没办法亲自照顾,就情感依附、孩子内心感受的层面来说,确实会面临伦理的挑战。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连孩子生病了,家长都没办法安心请假亲自照顾,日本社会的工作“压力”到底有多高呢?
不过,我相信不论在日本还是其他国家,真的就是有“父母已经没假可请,但小孩生病要人顾”的情况。在这种时刻,这类病儿保育制度就显得非常有意义,不论对孩子、大人以及公司都是最好的兼顾方式。
这一制度既是对家庭育儿难题的回应,也是日本社会在职场文化与家庭责任之间寻求平衡的探索。然而这也暴露出日本职场的深层问题:当家长为了兼顾工作和家庭,不得不依赖外部支援时,是否也该重新审视企业文化对员工生活的“压迫”?
在强调效率与责任的现代社会,或许我们需要的不只是权宜之计,而是一场更深刻的文化变革——让每个家庭在面对孩子生病时,都能选择“陪伴”,而不是“权衡”。这不仅是对孩子情感需求的尊重,更是对家庭价值的重新定义。
●同事休育婴假,你领10万日元!日本企业吹起“育儿平等”新风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