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是一场长跑,我们需要从书籍中汲取力量。星图金融财顾频道联合星图金融研究院推出“财顾荐书”栏目,每期一位主理人,负责向大家推荐一本经典书籍。
本期主理人为星图金融研究院研究员薛洪言,他推荐的书目是《富国的伪善:自由贸易的迷思与资本主义秘史》,作者张夏准[英]。
以下为推荐正文,希望大家阅读愉快,有问题也欢迎留言交流:
近期,贸易问题比较受关注。在选择推荐数目时,英籍韩国人张夏准的著作《富国的伪善》映入脑海,关于国际贸易,这本书提出了很多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颇有启发意义。
在书中,作者再现了韩国是如何从一个主要出口钨矿石、鱼、假发的贫穷国家,短短几十年内转变成一个发达经济体的过程。
作者直白地写道,在众多经济学家看来,韩国之所以成功,是因为遵循了自由市场的指示。也就是说它已经接受了这样一些准则,如稳健货币(低通胀)、小政府、私有企业、自由贸易和善待外国投资。
实际情况如何呢?与自由市场的指示完全相反,韩国在经济腾飞时期的真正举措是,由政府与私营部门协商挑选特定的新产业,通过关税保护、补贴和政府支持的其他方式(比如由国家出口机构所提供的海外市场情报服务)加以培育,直到它们成长到能抵抗国际竞争为止。换言之,韩国政府并非完全隔绝国际竞争,而是会给国内企业设置一定的保护期,让其先具备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同时,在这段时期,韩国对稀缺的外汇实施绝对控制,并对外国投资实施严格管制,对外国专利也实施了宽松政策,鼓励国内企业进行“反向工程”。
以韩国的崛起为基点,作者又解析了英国、德国、美国等国家的崛起过程,发现无一例外,当今所有发达国家都是基于违反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政策秘诀而致富的,且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这些国家都是当时世界上实行保护主义最强的国家。当这些国家自身的产业成熟之后,迫切需要全球市场时,富国开始向穷国兜售自由贸易,就像爬上屋顶的人踢开了梯子,防止别人沿着梯子爬上来,作者称之为“富国的伪善”。
以英国为例,经济史学家保罗·贝洛赫曾总结道,英国在取得相对于其竞争对手的技术优势之后,才开始发展自由贸易,在此之前,英国实施的是高额且长时期的关税壁垒。
以美国为例,早期是英国殖民地,关税不能自主。1812年,英美战争爆发,美国将关税从12.5%提高至25%;1816年,提高至35%;1820年,上升至40%,之后的近百年里,美国的工业品进口关税一直保持在40%-50%之间,是当时世界上关税最高的国家。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才有所缓和。那个时候,美国早已成为全球工业第一强国。而美国真正全面拥抱自由贸易,是在二战之后,当时美国已拥有毋庸置疑的竞争优势。
而既便二战后,美国全面拥抱并推崇自由贸易,在一些重要产业政策上,也从未放弃过保护和补贴。据书中数据,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中期,美国联邦政府的资助占所有研发资助的50%~70%,这比日本和韩国这样一些“政府引导型”国家还要高20%左右。
事后看,若没有联邦政府对研发的大力资助,美国可能很难在计算机、半导体、生命科学、互联网和太空等重要产业上持续保持对其他国家的技术领先。
梳理了发达国家崛起史后,作者总结道,发展的早期,所有成功的国家都使用过某种混合形式的保护、补贴和管制政策来促进经济发展;不幸的是,历史的另一个教训是富国已经“踢开了梯子”,将自由市场、自由贸易政策强加给穷国。
而且,更令人惊讶的是,经过长期洗脑和历史美化,许多富国的人民虔诚地相信自由贸易和自由市场政策,认为他们的祖先正是运用了这些政策才使他们的国家变得富裕。于是,当穷国抗议这些政策有害无益时,那些抗议者还会受到道德层面的斥责。
此外,富国的伪善还表现在,富国一边游说穷国全面接受自由贸易政策,一边设置很多例外条款,继续保护本国需要保护的产业。比如,富国在禁止大部分国内补贴的同时,却允许向农业、基础领域(相对于商用)的研发以及缩小区域差距等方面提供补贴。
对于外国直接投资,富国也是双重标准。在富国还是外资接收方时,他们通常会执行严格的管制;而当他们成为资本输出国时,又开始竭力禁止外资管制行为。
版权保护方面,富国也是“劣迹斑斑”。作者梳理发现,当富国在知识方面处于落后地位时,这些国家乐意侵犯其他人的专利、商标和版权,如历史上瑞士“借用”德国的化学发明,德国“借用”英国的商标,美国“借用”英国的版权材料等。而当富国成为知识产权净出口国时,又通过TRIPS和一系列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强迫发展中国家以史无前例的强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鉴于在一些领域知识版权的滥用,作者警示道,最严苛的知识产权制度已经成为全球技术创新的障碍,而不是激励手段。
对于国有企业,作者也进行了辩护。很多新自由主义者攻击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问题和预算软约束问题,认定国有企业天然效率低下。在作者看来,股权充分分散的大型民营企业,与理论上全民所有的国有企业,面临相似的委托代理问题;而在政治和经济上具备重要性的大型企业,同样存在预算软约束和大而不能倒的问题。因此,关键不在所有权形式,而是完善的治理结构和监督机制。
另外,当发展中国家遭遇危机时,富国开出的药方通常是严格执行审慎的财政政策,其结果通常是雪上加霜,让本已紧缩的经济陷入更大的困难。反观富国自己,当遭遇危机时,他们会毫不犹豫地大幅提高财政赤字,早已将“审慎”抛诸脑外。在作者看来,这也是富国的傲慢与伪善。
精彩观点摘录:
1、对于发展中国家,自由贸易很少是能选择的事,通常是外部强加的,有时是通过军事实力强加的。在自由贸易中,大部分发展中国家表现得很糟;当运用保护和补贴政策时,它们做得更好。成绩最好的国家是那些实行有选择的、逐渐开放的国家。
2、如果没有这些保护政策,英国许多产业在有机会赶上国外先进对手之前就已经被毁掉了。但是,一旦英国工业具备了国际竞争力,保护就不再必要了,甚至会破坏生产力。保护不再需要保护的产业很可能会使其变得自满和低效。
3、经济发展最终要靠获取并掌握先进技术来实现。理论上讲,一个国家可以凭一己之力发展技术,但这种技术上自给自足的战略很快就会面临瓶颈,所有经济发展成功的国家都高度重视获取并掌握外国先进技术。为了能从发达国家进口技术、服务和设备,发展中国家需要外汇,这些外汇主要通过出口贸易赚取。因而,没有贸易,就不会有显著的技术进步,也就不会有快速的经济发展。
4、不能过分夸大国际贸易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自由贸易不是经济发展的最好路径。只有当一个国家能综合运用保护措施和开放贸易并能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调整时,贸易才会有助于经济发展。
5、外国直接投资能促进经济发展,但必须被纳入长期发展战略之中。应该设计一些政策使外资不会扼杀国内生产者,同时保证外国公司所拥有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技能可以最大限度地转移到国内企业中。
本文由公众号“星图金融研究院”原创,作者为星图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封面图来自壹图网。
(可在“星图金融研究院”公众号后台回复“进群”,扫码添加小助手微信,免费加入星图金融研究院读者交流群,群内每日分享市场观点。)
编辑:胡伟
点击“阅读原文”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