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后,面对落了灰的书架,75万人会回想起第一次翻开《百年孤独》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在马孔多的世界里,一次次被不断重复的名字弄昏了头,布恩迪亚、奥雷里亚诺、阿尔卡蒂奥,循环往复;冰块、镜子、金银器作坊、骨殖,使人晕眩。
《不是任何人女儿的海媛》剧照
读不进去的人困惑:无论如何都只能读到第3页便放弃,好处是治好了自己的失眠;
读得入迷的人感慨:马尔克斯的文字像滔滔江水般一波一波地撞机心灵,就连梦中都在惊叹,家族私生活和历史宏大叙事的完美结合下,瑰丽魔幻的韵味,疯狂背后的痛苦与宿命。
《鼬鼠的蛮荒故事》剧照
经典难读。
和《百年孤独》相提并论的,还有《追忆似水年华》。
开头提到的“75万人”可不是瞎编,这是豆瓣上标记已经读完以及正在读《百年孤独》的人数。而《追忆似水年华》这部300万字巨著,读过的人和在读的人骤降,加在一起只有3万——但标记“想读”的人,高达10万。
法国作家法朗士说,“《追忆》太长而人生太短。”还有人戏称,“这是无期徒刑最佳刊物,但凡判决的是七八年都啃不下来”。
吐槽起《追忆似水年华》,大家从不留情面
然而,如卡尔维诺所言,经典作品对于读过并喜爱它们的人,构成一种宝贵的生命经验;但是对于那些还没有等到享受它们的最佳状态来临时才阅读它们的人,也仍然是一种丰富的经验。
只有真正把《追忆似水年华》啃下来的人,才会懂为何这本书被誉为“法国版《红楼梦》”,才会在气味、声音、时间、记忆的碰撞中,如普鲁斯特所言,像获得放大镜那样,从书中得到阅读自己内心的方法。
是啊,每一代人之所以反反复复阅读经典,不就是因为:当我们陷入困境,经典会击碎时间,来到我们面前。人性、人心、时间、空间,每当我们觉得世界摇摇欲坠,总能在历经淘洗沉淀下的经典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