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享】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柯超教授团队:内镜经鼻-眶纸板眶内脑膜瘤切除术

学术   2024-12-24 13:13   上海  

今天为大家分享的是,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柯超教授团队带来的内镜经鼻-眶纸板眶内脑膜瘤切除术,欢迎阅读、分享!

患者男性,58岁,因“左眼外斜视50余年、失明3年”入院。
患者自幼左眼外斜视,3年前左眼视力下降、直至失明,3个月前至外院眼科就诊,行颅脑MR显示左侧球后视神经走行区占位,大小3.9cm×1.8cm,考虑视神经鞘脑膜瘤。遂行“左眼眼眶肿物切除术(侧壁开眶)+钛板植入术”。术后病理:左眼眶脑膜瘤(脑膜皮细胞型,WHO 1级)。1周前复查颅脑MR:左眶尖部锥形软组织影,考虑残留,1.3cm×1.8cm。
既往史:高血压10余年,最高180/90mmHg,口服氯沙坦氢氯噻嗪片,血压控制可。

入院查体:左眼外斜视、不能内收,瞳孔直径约3.5mm、对光反射迟钝,视力检查无光感。


3个月前初诊MR

1周前复查MR



诊疗过程



入院后完善各项检查,术前检查未见明显手术禁忌,根据病灶所在位置决定行内镜下经鼻-眶纸板肿瘤切除术。考虑到残留的肿瘤位于靠近眶尖的肌锥内,经鼻眶纸板入路可暴露此部位肿瘤,同时眶内侧入路可避开原手术入路的疤痕和钛板植入物。

手术经过、术中出现情况及处理:

切除左侧中鼻甲、钩突及筛泡,显露左侧眶纸板。电刀切开左蝶窦前壁的粘膜,咬除部分鼻中隔根部和蝶窦前壁骨质,切除蝶窦粘膜,暴露鞍底。打开眶纸板及视神经管,分离眶筋膜、眶内脂肪,于内直肌与下直肌之间见质韧肿瘤,与视神神经紧密粘连。小心保护眼肌和视神经,将肿瘤整块剥离。流体明胶及明胶海绵填塞止血,眶纸板缺损处覆盖中鼻甲粘膜、喷射生物胶。


术后8个月复查MR



讨 论




概念与背景:

“内镜经鼻-眶纸板眶内脑膜瘤切除术”是利用内镜技术,从鼻腔入路穿过眶纸板直达眶腔内部,对位于眼眶内部或附近的脑膜瘤进行切除的手术方式。与传统需经颅骨广泛切开才能到达眶部或前颅底脑膜瘤的手术路径相比,此术式大大减少了头面部或颅内结构的损伤,提高了患者的术后美观度和恢复速度。这一方法的兴起与发展基于内镜颅底外科技术的成熟,使外科医生能够在高分辨、直观的内镜影像下实现精细操作。

手术适应证:

该术式适用于位于眼眶内侧邻近眶尖的特定脑膜瘤,尤其是那些传统开颅或经眶外侧入路难以接近或需较大创伤才能切除的病变。理想患者通常为肿瘤位置深在但边界清晰,与重要神经血管结构相对易于分离,并可通过眶纸板有限的切除进入病变部位。

手术技术要点:

1.内镜入路:通过鼻腔和鼻窦作为天然手术通道,减少外部切口,利用内镜提供的高清晰、多角度视野进行精确操作。

2.眶纸板去除:眶纸板为眼眶内侧壁一层极薄的骨质屏障。通过识别和谨慎去除该骨质结构,便可从鼻腔侧直接进入眼眶腔内,从而接触、减压并逐步切除脑膜瘤。

3.肿瘤分离与切除:在内镜直视下,对肿瘤进行安全分离,保护周围重要神经(包括视神经)与血管结构,最终实现肿瘤的完整或近全切除。

4.修补与重建:手术完成后需对眶内及颅底缺损区进行修复,可采用自体组织移植(如筋膜、脂肪)、人工硬脑膜或其他修补材料,以防脑脊液漏及感染。

优势与益处:

微创性:无需头面部切口或大范围开颅,降低了手术相关创伤,保留了患者头面部和颅骨结构的完整性。

高清可视化:内镜提供了放大且清晰的术区视野,有助于精确分离肿瘤与正常组织,提高肿瘤全切率和安全性。

快速康复: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相对减少,使患者能够更快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局限与挑战:

技术门槛高:手术团队需要具备内镜颅底外科和眼眶外科的综合技术与解剖知识。

适应证有限:并非所有眶内或颅底脑膜瘤均适用,经鼻-眶纸板入路更适合特定位置和特定大小的病变。

潜在风险:包括视神经损伤、眶内结构损伤、脑脊液漏、感染等,但在经验丰富的团队和严谨的操作下可大幅降低风险。



专家简介


柯超 副主任医师

  •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神经外科主诊教授,副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第九届“羊城好医生”

  • 熟练运用显微镜和内镜技术切除复杂颅脑肿瘤(脑膜瘤、垂体瘤、听神经瘤、胶质瘤、颅咽管瘤等),在颅底肿瘤显微及内镜手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年均主刀完成手术约200台次

  •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3项科研项目,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Neuro-Oncology等期刊发表论SCI论文10余篇

  • 主要学术任职为:中国医师协会脑胶质瘤专业委员会手术及相关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脑脊膜瘤学组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神经外科分会青年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青年医师专业组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老年免疫学组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识别二维码,前往柯超 副主任医师学术主页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段昊 副主任医师

  •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 临床医学博士,国家公派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联合培养博士。致力于脑肿瘤临床诊治及转化研究

  •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青年基金等,以第一/共同第一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Genome Medicine》《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授权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6项,多次在美国及欧洲神经肿瘤会议学术报告


识别二维码,前往段昊 副主任医师学术主页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Brain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脑医汇App(原神外资讯/神介资讯App)“话题圈子”重磅上线,这里有各种专业问题及权威解答,点击“阅读原文”抢先体验!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神外资讯
【脑医汇】品牌旗下新媒体,传播、分享神经外科领域的最新进展,为神经外科医生提供一个学术交流、业务交流的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