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为大家分享的是,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柯超教授团队带来的内镜经鼻-眶纸板眶内脑膜瘤切除术,欢迎阅读、分享!
入院查体:左眼外斜视、不能内收,瞳孔直径约3.5mm、对光反射迟钝,视力检查无光感。
诊疗过程
手术经过、术中出现情况及处理:
讨 论
概念与背景:
“内镜经鼻-眶纸板眶内脑膜瘤切除术”是利用内镜技术,从鼻腔入路穿过眶纸板直达眶腔内部,对位于眼眶内部或附近的脑膜瘤进行切除的手术方式。与传统需经颅骨广泛切开才能到达眶部或前颅底脑膜瘤的手术路径相比,此术式大大减少了头面部或颅内结构的损伤,提高了患者的术后美观度和恢复速度。这一方法的兴起与发展基于内镜颅底外科技术的成熟,使外科医生能够在高分辨、直观的内镜影像下实现精细操作。
手术适应证:
该术式适用于位于眼眶内侧邻近眶尖的特定脑膜瘤,尤其是那些传统开颅或经眶外侧入路难以接近或需较大创伤才能切除的病变。理想患者通常为肿瘤位置深在但边界清晰,与重要神经血管结构相对易于分离,并可通过眶纸板有限的切除进入病变部位。
手术技术要点:
1.内镜入路:通过鼻腔和鼻窦作为天然手术通道,减少外部切口,利用内镜提供的高清晰、多角度视野进行精确操作。
2.眶纸板去除:眶纸板为眼眶内侧壁一层极薄的骨质屏障。通过识别和谨慎去除该骨质结构,便可从鼻腔侧直接进入眼眶腔内,从而接触、减压并逐步切除脑膜瘤。
3.肿瘤分离与切除:在内镜直视下,对肿瘤进行安全分离,保护周围重要神经(包括视神经)与血管结构,最终实现肿瘤的完整或近全切除。
优势与益处:
微创性:无需头面部切口或大范围开颅,降低了手术相关创伤,保留了患者头面部和颅骨结构的完整性。
高清可视化:内镜提供了放大且清晰的术区视野,有助于精确分离肿瘤与正常组织,提高肿瘤全切率和安全性。
局限与挑战:
技术门槛高:手术团队需要具备内镜颅底外科和眼眶外科的综合技术与解剖知识。
适应证有限:并非所有眶内或颅底脑膜瘤均适用,经鼻-眶纸板入路更适合特定位置和特定大小的病变。
专家简介
柯超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神经外科主诊教授,副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第九届“羊城好医生”
熟练运用显微镜和内镜技术切除复杂颅脑肿瘤(脑膜瘤、垂体瘤、听神经瘤、胶质瘤、颅咽管瘤等),在颅底肿瘤显微及内镜手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年均主刀完成手术约200台次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3项科研项目,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Neuro-Oncology等期刊发表论SCI论文10余篇
主要学术任职为:中国医师协会脑胶质瘤专业委员会手术及相关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脑脊膜瘤学组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神经外科分会青年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青年医师专业组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老年免疫学组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识别二维码,前往柯超 副主任医师学术主页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段昊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临床医学博士,国家公派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联合培养博士。致力于脑肿瘤临床诊治及转化研究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青年基金等,以第一/共同第一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Genome Medicine》《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授权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6项,多次在美国及欧洲神经肿瘤会议学术报告
识别二维码,前往段昊 副主任医师学术主页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Brain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脑医汇App(原神外资讯/神介资讯App)“话题圈子”重磅上线,这里有各种专业问题及权威解答,点击“阅读原文”抢先体验!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